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4445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熟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修辞、用典、警句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3、感悟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及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台湾文学家余光中曾充满豪情地吟咏过这样一句诗:“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他在歌咏谁呢? 听听下文你就知道了。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

2、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李白 !今天我们就学习李白的一首如水晶般珠圆玉润、晶莹碧透的诗歌行路难二、感知文本1整体感知范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师:吟读之前,拿起笔划出这样几个地方。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3、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比喻的是一种境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因为一个“云”字,“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学生齐读课文)师:好。我觉得节奏有点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

4、奏来读。(教师示范四三节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奏)就不行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学生再次齐读课文)师:这次好听多了!聪明!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注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句我们还能再体会一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一句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二句要比较地抑,最后一句要很好地扬。(学生第三次齐读课文)师:好。最后一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太好了,有些同学读得很有感受似的。2研读鉴赏(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a.开篇诗人描写了一个场

5、景:丰盛的筵席,金樽、玉盘:精美的食器清酒、珍羞:珍奇的食物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按我们的理解,李白一酒仙,嗜酒见天真,饮中八仙之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遇有这样的酒席他应是什么样子的?会须一饮三百杯!b.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停、投、拔、顾四个连动,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

6、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c.这样模糊的答案倒底隐含着什么样的真正的原因呢?李白是在天宝元年(742年)来到长安的。此时唐玄宗已作了31年皇帝。唐玄宗是一位有为的皇帝,他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开创了繁荣富强的“开元盛世”。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这样了,他已经迷醉在唐朝的繁盛景貌中了。此时,狡猾的高力士已侍奉他11年,奸诈的李林甫为他做宰相已经8年,而24岁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杨玉环也以“太

7、真道士”的身份出入宫掖,陪侍在他的左右。唐玄宗需要的已不再是忠言直谏,而是;已不再是辅弼大臣,而是逢迎小人;已不再是开拓创新,而是安享太平。此时的大唐虽然经济依然繁荣,文化依然鼎盛,军事依然强大,但政治已不再清明。权谋机诈管控着臣僚,龌龊卑鄙侵蚀着官场,腐败业已产生,黑暗开始降临,危险正潜滋暗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高歌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了长安。那么很明显,才华横溢、品行高洁、行为狂放、志向远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是格格不入的。唐玄宗把李白召入朝不过封了个侍奉翰林,典型的御用文人。在朝廷的官场中,不可企及修齐治平的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就纵酒狂歌为乐。

8、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借着酒力,李白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贵妃为他磨墨。(此为笑谈,并不可靠)又一说因诗中“飞燕”暗讽杨贵妃胖而得罪她,虽有当时唐玄宗就击节赞赏,但终因行为放浪得罪权贵,被下谗言,赐金放还。到朝仅二年!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齐读。(屏显10)金樽斟满清酒,一杯

9、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剑来,四处看着,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学生齐读)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屏显3)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师:下面思考一个问题:感受诗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开始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里面的关键词。(学生思考,批注)师:好,我们试着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见大家很用心,现在来谈谈你

10、所感受到的诗中美句。请举手发言。(学生举手)师:谢谢你。生1:我觉得诗中美句是最后一句。师:请你阐释。生1:前面已经说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最后仍然要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表明作者虽然遭受排挤,怀才不遇,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格美。师: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奋发图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谢谢你。(学生举手)师:谢谢。生2:我觉得第四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很美。这里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念,这种信念美我也觉得很美。师:用典故来说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好,继续。生3:我觉得美句是倒数第

11、二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它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感叹内心的凄苦。师: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一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好像在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的时候,突然又让我们眼前一亮。真美。生4:第三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不仅有一种描写美,而且我认为,黄河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那么容易渡过,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经雪满。这里表现他有计划的时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对,这就表现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内心的忧郁。师:前途无路可走,这里好像是实写,好像是写自然状况,实际是虚写,是用比喻来表现作者现实心情的迷惘。这里是写心情、写感觉的,它和“行路难,行路难

12、”这个句子密切地照应。师:好,我们把发言再集中到课文里最美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面来。(学生齐读这个句子)师:这个句子为什么美?我们来体会一下。(屏显4)乘风破浪,沧海扬帆。意境开阔,壮思飞扬。千古雄句,激荡人心。师: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沧海扬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这样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请做记录:(屏显5)课中微型讲座(一)警句让诗文生辉

13、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行路难因警句而格外让人喜爱,是一首情韵飞扬的诗歌。师: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屏显6)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齐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师:这样的句子,可以超越作品、超越时代,它还将继续超越下去,给我们以教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师: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理解诗中的难句。(屏显7)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

14、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理解诗中的难句。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涉及到了几个难句,这里我提出两个难句需要大家来阐释,这两个难句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懂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好,开始思考。(学生思考,教师巡视)师:同学之间,两两交流。(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师:好了,全班交流,自由发言。(学生举手)师:请你来,谢谢。生5:我想说第三句,它有两层意思。作者想渡过黄河,但黄河结冰不能通过;他想登上太行山,但因为雪满他不能登山。这两句给我的深层感受是,作者有自己的一番理想和抱负,但是因为社会上、官场上的阻扰,不能让作者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师:嗯,很好。谢谢你的演讲。师:而且你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地方,用手势助说话。阐释得很好,我就不接着你的话继续阐释了。生6:我选第四句。作者引用吕尚和伊尹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有识人才的人发掘他,让他有一番作为。师:第二句说得特别好,希望有人给他机会,使他得到重用,让他实现自己从政的理想。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基本上把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