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9843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长兴岛初级中学 王本芝【教学目标】1、在激情的诵读中,理解文章主要内容;2、体会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雄健精神的涵义,体会它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2.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教学是主要通过朗读课文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搜集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2.处理文中重点字词(不理解的和重要的),熟读课文,尽量带有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国歌,激发学生情感。)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令世人瞩目。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充满艰难险阻和坎坷不平的道路。在最艰难的时候,正是无数的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的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些英雄人物可称之为雄健的国民,这种精神可称之为雄健的精神。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李大钊同志的文章来体会一下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一下雄健精神的内涵。二、作者简介 李大钊(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三、检查预习(课件展示相关资料)1读得准、填的准逼狭 亦复( )( )崎岖 ( )壁( )崖阻抑 一( )万里回环曲折 浊流( )( )生合作听记,并自选三个词连词成段。2.理解的

3、准、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逼狭:非常狭窄、艰难。、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亦复如是:也是如此。、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老:富有经验的。、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阻抑:阻碍抑制。、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成:成就、形成。魄势:气魄、气势。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出示问题)1.要求,注意重音、感情等。2.师生合作读文,教师读第一段,找四名学生读后面几段。并提出要求:划出自己不懂的语句;读文后你想说什么?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师生合作读文后,找生评价;互相交流不懂的语句,师生共同解决;生

4、交流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生说作者的写作思路,达成共识。3、出示背景材料,深入了解课文4、概括各段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提示:抓住每段的关键词语。)a.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b.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c.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d.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e.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四、小组合作、深入探究(课件出示问题)A组1.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文中哪句话最好的阐释了“雄健”的含义?2.“有时走到艰难险阻

5、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把“冲”换成“走”好不好?说说理由)B组1.“奇趣横生”、“一种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你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2.“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请把此句改为陈述句。(这种改变好吗?请简述理由)小组讨论,展示。其他生评价,师适当点评。3、从课文标题来看,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未尽之意说出来吗?4.你还知道哪些人和李大钊一样,也可以称之为雄健的国民?(生结合所学,自由发言,列举英雄人物。)5五、质疑解疑(课件出示重点问题)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

6、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小组讨论回答: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的雄健豪壮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师对生的回答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六、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1.请用“国民之所以雄健,是因为他们”的句式说一句

7、话。(生自由说。)2.仿写第三段,把“旅行”换成其它词语,用“有时有时,”“固是愈是愈能”的句式。(思考后口头表达。)3.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我们还需不需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七、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八、总结(课件展示)无论是坦荡平原,还是崎岖险路,我们都应该拿出勇往直前的雄健精神,像扬子江、黄河一样浩浩荡荡地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九、布置作业 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1、整理文常、抄写生词、解词;2、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或搜集名人故

8、事;3、完成语文能力培养。附板书: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1889-1927) 人类历史道路 民族生命进程 比喻趣味 人类历史生活 中华民族史路 中华民族精神附:李大钊的名言(课件出示)1、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2、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4、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5、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

9、则功业可就。6、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7、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8、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9、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10、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11、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12、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13、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

10、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14、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15、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16、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17、每一秒钟的生命都是可贵的。18、学习的时候要学得认真,玩的时候要玩得痛快.课后反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爱国这一主题太大,太空泛,很容易上成政治课或说教课,枯燥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它的内容多议论,有些枯燥,李大钊生活的动乱年代,和现在我们生活的和平时代隔得太远,学生不熟悉也难深刻体会爱国之情,这都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感同身受,引起共鸣。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最大的亮点就是化繁为简、化深为浅。把

11、问题简化,把难点变成连线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其他一些比较满意的地方,例如:在导入和结尾部分,充分利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歌,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在朗读时,用纠错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男女分段朗读,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打起精神、充满斗志。总结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加深学生印象,掌握写作技巧。以上是这堂课比较令人满意的地方,当然也有不足。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有些学生理解速度慢或根本不懂,参与的人数不多,多靠老师讲解。另外没有过多讲解李大钊生活年代背景,致使学生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迫切之情和爱国之深。在互动环节上,讨论合作的地方也不够多。总的来说,这一课上的还比较成功。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理解文章主旨,并且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了解中国时事,关注国家命运,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雄健”的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