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2568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写作训练(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叙事体新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 写作指导,授课者:周红旗,高考作文命题轨迹,“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意在多角度材料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就事论事,集中精力论清说透,呈现出思维的深化紧扣事件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 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写作“任务”的类型,1、解决问题式写作任务。 例: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中上水平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

2、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2、决定式写作任务。 即写作任务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可能有多个结果,让学生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并进行充分论述。 例: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

3、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3、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 即写作任务是一个具有可讨论性的话题,让学生充分交换意见,不必达成一致。 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

4、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对写作的界定:“劝说读者改变其观点或者采取行动,解释说明信息、问题和观点,提供经验以帮助读者形成理智的判断,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引起共鸣。” 写作测试: 1、说服性(提出论据和论点,或驳斥一种观点) 2、资讯性(为了说明,要求能够描述、解释、说明和分析) 3、叙述性(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虚构故事,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文章。),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作文试题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 如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 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

5、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任务型写作的要求和命题方向,任务型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任务型写作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至于命题方向,将“一点四面”渗透于作文之中,是试题立意的方向。 高考语文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学生熟悉的话题

6、、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社会现象。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任务驱动型作文”内涵,1.体式驱动:体裁 2.内容驱动:以小见大,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 3.思维驱动:简单粗糙认知深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概念辨析,多维度,思辨性、探究性 4.对象驱动:“个案分析”原则内容(人、事)指向性 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要务!,“传统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主要

7、矫正点比较,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抓对象

8、法和关键词句法,审题立意(角度分析),1、小陈讼亲文化价值分析 从伦理角度来说,算是不孝行为,不合古已有之的“亲亲相隐”的文化传统,这是一方面; 从法律角度,又算正确之举,对父亲实施的是终级关爱。前者重“情”,后者“理”“情”兼具。 2、老陈违规成性社会影响分析 从法律角度来讲,老陈交规意识淡薄,生命责任意识不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大有人在。安全重于天,生命高于一切,一个人不再属于他本人,联系着家庭与社会。安全自己的同时,也是安全别人,既是幸福自己的家庭,也是和谐整个社会。,审题(角度分析),3、警方执法社会价值分析 从法律角度,警方查实、教育、处罚,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分内之责,没有错; 只是公

9、开这起举报,则值得思索,应该人性执法,保护隐私。这样才能减少矛盾,和谐社会。 4、网友及更多民众的讨论社会价值分析 从社会舆论角度,网民点赞(小陈讼亲)、质疑(小陈讼亲、警方不容匿隐私),体现的是现代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监管意识) ,所要注意的是,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审题(角度分析),5、媒体报道思想价值分析 媒体,是社会正向思想的传播者,对社会新闻,不仅是报道,还需要引导,体现正向思想的力量。 要警惕炒作、煽动甚至推波助澜,传递负面的东西。,立意示例,(1)给小陈写信: 为大义“灭”亲的好闺女点赞;用法律来维护亲情是爱不是害;爱亲之情诚可贵,所用之法待商榷。(不为亲者讳是法治精

10、神的体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2)给老陈写信: 爱她,就要坚守法律底线;遵守法律,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3)给警方写信: 运用网络社交媒体传播正能量;自媒体时代更需重视隐私保护。 (4)给网民写信: 客观看待网络事件;理性发声。,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小陈: 你好,我叫明华,看到有关你的新闻后深有感触。很惭愧,像你父亲一样,我以前开车时也有接听和拨打电话的陋习,受你爱父之心和此举的感动,以后一定会改掉。想起前几天,我的孩子批评我吃饭时还在刷手机,内心也无比温暖。谨以此信向你表达支持与敬意。,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你的行为赢得了多数人的支

11、持,也有少数人质疑和反对你要宽容这种七嘴八舌的杂音,这就是舆论,当有关你的新闻变成一个大众传播事件后,很多评论就跟你、跟事件本身无关了,你不要被这些争议所干扰,不要被“举报父亲”这个渲染性标签压得喘不过气来,坚信自己是以这种父亲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我知道,你这样做,绝不是“吾爱吾父,吾更爱原则”而就是纯粹的爱父亲,以这种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方式改掉陋习。这种爱,只要父亲能够理解就足够了,无须别人的理解。,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之所以有一些争议和质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爱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将心比心,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个凑热闹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观者

12、。当这件事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时,你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热点。大众传媒工业从这条新闻中各取所需:网友需要的是伦理冲突和情法争议,媒体需要的是劲爆新闻和反常故事,评论员需要的是噱头和谈资,交警需要的是普法案例,律师需要的是以案说法,道学家需要的是道德高地,微博需要的是能增加点击的热点,微信圈需要的是能刷屏的温暖鸡汤。,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而这一切,与你的需要没有关系。作为一个曾一直努力想让父亲改掉抽烟习惯的我知道,作为女儿的你,要的只是父亲能改掉这个开车陋习,要的是父亲免于被这种陋习所伤害,要的是开车的父亲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从新闻看,你的目的已经达到,父亲老陈

13、后来领悟到“觉得女儿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对家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人爱的一种体现”。父亲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读到了你的爱,那就足够了。,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这个世界上,说服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想说服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点赞,那根本不可能我想跟你分享一幅漫画,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很多时候,你只须介意你爱的人的感受,只要说服那个你想说服的人,你爱的人理解,你介意的人接受,就可以了。这是你跟父亲两个人的事,是为了影响和拯救父亲,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不必介意那些杂音。你这样做,只是想让父亲改掉陋习,你成功地让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理解了你的爱,真的非常棒。,

14、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调赞美所迷惑,这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而可爱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警,是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1致小陈的一封信: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小陈,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多元与复杂,

15、当你走向社会,会更多接触到这种舆论生态,请坚守自己强大的内心,坚守自己内心崇高的爱与原则。 此致 敬礼! 明华 2015.6.7,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

16、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道题目密切结合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构建场景,我们可以捕捉到候选人物的特征“有风采”。 接下来公布了三名候选人:小李、老王和小刘。 最后留下问题:“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考生必须从三个人物中选择之一,说明其最具“风采”的原因及自己的思考过程。,首先,抓住三则材料的特点,为回答“谁更具风采”做好准备。 三个人物的特点:小李的特点是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老王的特点是爱岗敬业,技术完美;小刘的特点是酷爱摄影,留住乡愁。 其次,分析“任务驱动”: 要求有二: 1、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一是三个人都具风采,二是谁更具风采。 特别注意“更”字:“更”是副词,有“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 结合本题说,应该是三个人物都具有风采,你认为都有风采,谁最具风采呢?这就要求你作文必须对三个人物进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