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冷战中的对峙》课件3

j****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7MB
约61页
文档ID:99590858
《冷战中的对峙》课件3_第1页
1/61

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 和平?昔日的盟友关系能否维持长久?什么 是“冷战” 、“热战”? “杜鲁门主义”、“马歇 尔计划”是怎样提出的?“北约”、“华约”是 怎么回事? 德国、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又是怎么造成的?下面我们将 对此展开探究也许我们由此可以感悟到在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的一线之隔中,人类的命运应该如何把握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战争给欧洲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战争结束时,欧洲满目疮痍,西欧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战后美国力量介绍:,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控制操纵联合国,经济,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军事,政治,“二战”后,美国拥 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与军事力量军事上, 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 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 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 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 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

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白宫,战后初期,苏联 总兵力接近美国,建 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 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 就达40,000架,苏军驻 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在战争中,苏联大大 扩展了疆土,解放了 大片东欧领土苏联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 国抗衡的大国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二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什么问题?,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起来,美国认为,美国称霸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哪里? 面对这种形势,美国会怎么办呢?,一、冷战的背景 1.美国想称霸世界 2.苏联成为惟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三、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鐵幕的來臨,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什切青,的里雅斯特,你知道丘吉尔的铁幕是指何而言的吗?,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在东欧、南欧等国家,显示了共产主义的挑衅,2、“冷战”的表现,政治: 经济: 军事:,——冷战开始标志,——扶植控制西欧,——加剧冷战程度,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

……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杜魯門主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分别指的是什么? 从杜鲁门的话可见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 “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来自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公开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在全球扩张,冷战表现,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 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 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 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 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 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 始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看一看 想一想,北約1949年,,冷战表现,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可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行动”。

议一议:北约组织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集体防御,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西欧一些国家共同与苏联抗衡冷战表现,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3.苏联反击:华约的成立 1955年 两极格局形成,1949年,美国等12国 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图为12国代表集会签 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友好合作条约》,被通 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 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欧洲有哪几个国家既没有参加北约也没有加入华约?,北约和华约,火眼金睛,瑞士、奥地利、瑞典、芬兰、爱尔兰、南斯拉夫,“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称霸全球,,北约,合作互助,华约,对 峙,,,美 国,苏 联,四、美苏争霸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2、赫鲁晓夫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他依据的是什么呢?,1、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的什么战略意图?,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关系力量的对比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使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连连受挫另一方面:苏联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实力大增按苏联的统计数字以1960年与1950年相比,苏联的国民收入从1950年占美国的31%,变为1960年的占美国的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9390万发炮弹,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万架飞机,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140万,战后仍保留三四百万人战后苏联军事实力,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太空旅行第一人 尤里·加加林 (1961年),签定奥地利和约,苏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夫访美,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事件,战略优势在美国,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战略优势在美国,第一阶段:,二、美苏争霸的过程(三个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第二阶段:,苏攻势美守势,二、美苏争霸的过程(三个阶段),80年代,美国,苏联,第三阶段:,美强硬苏收缩,二、美苏争霸的过程(三个阶段),二、美苏争霸的过程(三个阶段),二、美苏争霸的过程(三个阶段),1948年8月,美国扶植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

同年9月,苏联扶植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1961—1990年的柏林墙示意图,1948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苏联支持下 也建立了民主德国图为东西柏林分界线——柏林墙柏林墙,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二战后,德国 作为战败国,被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 也分别被美、英、法、苏划分为四块占领区1961 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对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 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并开始在分界线上修建 水泥板墙、水泥墙、铁丝网、碉堡、壕沟、铁栅栏 等隔离措施,总长达169.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64年,柏林墙建成,柏林被一分为二柏林墙大事记 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柏林分别被美、英、法、苏划分为四块占领区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国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就接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勃兰登堡门是最著名的、经常被旅游者参观的地方,因为它是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标志这是从西边看东柏林1968),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朝鲜人民军反坦克部队向 美军坦克开炮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1954年,越南 北方解放图为胡 志明(中)到达巴 黎同法国谈判越南 独立问题1965年,美国海 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 登陆← 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1973年, 美国同越南北 方政府在法国 巴黎签订停战 协定↑越南南方解放军围攻西贡 军队别动营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u-2高空侦察机拍摄出的古巴一个装备就绪的导弹基地,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

美国由于鼓励对古巴入侵遭到失败(猪湾入侵事件)而陷入为难状态之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谢·赫鲁晓夫自以为美国不会阻止在古巴部署苏联的中近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并允诺以苏联武器保护古巴1962年7月,美国得悉苏联开始用船将导弹运往古巴8月29日,美国在古巴岛上空飞行的U-2型间谍飞机报告说,在古巴发现有新的军事设施和苏联技术人员10月14日又报告说,有一枚弹道导弹出现在发射场上在考虑是立即入侵古巴还是进一步采取外交谋略之后,美国政府决定对古巴实行海军“隔离”(小心翼翼地避免用“封锁”一词)10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隔离,并于次日由美洲国家组织批准肯尼迪警告说,苏联船只如果要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及有关器材”,美军将予以扣押在此期间,没有载运这类东西的苏联船只企图进入隔离区域 为此,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多次交换信件10月28日,赫鲁晓夫通知肯尼迪,“构筑武器发射场”的工作将停止,已经运入古巴的导弹将运回苏联他承认导弹是进攻性中近程和中远程地对地导弹他同意由联合国代表前往古巴作现场观察 美国政府11月20日撤除“隔离”,古巴导弹危机结束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

这是一幅被阿富汗游击战士击落的苏联直升机的残骸的历史照片束结战二,50年代后期,对 峙,苏联,美国,三、美苏争霸的特点、影响和教训,1、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2、互相牵制,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 3、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4、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走科教兴国道路 5、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互有攻守、各有得失,小结,一、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呈现不同态势,究其原因,关键是双方经济、军事等实力(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可见,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二、在美苏争霸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总体是不断上升可见,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与国际格局之间有互动关系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各抒己见,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 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