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8997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精神病学英文名称:Psychiatr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 学 时:33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15学时)学 分:2.0 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预修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Y)、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建议教材:精神病学(第7版),郝伟、于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概括:精神病学的概念。各精神障碍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临床晤谈与治疗。目标:(一)基本知识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精神障碍的主要病

2、因,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2.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了解主要分类系统:如ICD-10,DSM,CCMD-3。了解诊断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使用诊断标准的意义。3.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主要临床意义并能识别。4.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熟悉其病因、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5.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原则,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分离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神经性厌食与贪食症,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6.掌握常见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的适应证、禁忌证以

3、及常见副作用的识别与处理;了解其作用机理。了解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的基本知识。(二)基本技能1.掌握精神疾病病史采集及精神状况检查的程序与内容,熟悉精神状况检查的技巧。2.了解对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的临床思维方法。3.了解脑电图、脑CT、脑MRI、脑脊液检查及常用精神科量表评定在精神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了解电抽搐治疗的操作方法。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及见习、讨论结合的方法。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目的要求: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熟悉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3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4了解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对策。(二)学

4、时安排:理论课:1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0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精神病学、精神障碍。2.主要教学内容:(1)介绍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介绍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讲解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主要讲解遗传因素、素质因素、促发因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3)介绍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强调回归综合医院和走向社区的趋势;介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一)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2掌握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3熟悉其他非常见精神症状的含义、表现与临床意义。4了

5、解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二)学时安排:理论课:2.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2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精神疾病综合征。2.主要教学内容:(1)症状学概述简略讲解正常的心理过程;强调精神症状的识别与确定对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2)分别举例讲解以下常见的精神症状及其主要的临床意义,并注意讲解容易混淆的症状的鉴别要点。感知觉障碍a.简略讲解感觉障碍。b.重点讲解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和幻觉的定义与临床意义;临床常见的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简略讲解真性与假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自身躯体的感知综合障

6、碍)、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思维障碍:a.重点讲解思维联想、连贯性与逻辑障碍:如思维迟缓、思维奔逸、思维贫乏,思维松弛与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简略讲解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b.思维内容障碍:重点讲解妄想的定义与三个基本特征、与迷信、宗教观念的区别;原发性妄想的特点;临床常见的妄想,如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被洞悉妄想(被洞悉感)、物理影响妄想与被控制妄想;简略讲解超价观念;强迫观念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等。注意障碍:简略讲解。记忆障碍:重点讲解遗忘、错构与虚构。智能障碍:重点讲解智能障碍的定义与识别,介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全面性与部分性痴呆、真性与假性

7、痴呆)的概念;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区别。定向力与自知力障碍:简略讲解环境定向(时间、地点、人物)与自我定向;重点讲解自知力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情感障碍:重点讲解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情感脆弱。在此讲解情绪低落与情感淡漠的区别。意志行为障碍:简略讲解意志的概念及意志障碍的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重点讲解精神运动性兴奋,包括协调性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区别;精神运动性抑制:重点讲解木僵、缄默、违拗症;简略讲解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意识障碍:一般讲解意识障碍常见类型,包括漫游性自动症;重点介绍谵妄状态(按照ICD-10的定义)。(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见习:

8、见习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贯穿复习症状学概念的定义及相似概念的区别、临床意义等,重点启发学生思考。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一)目的要求:1熟悉临床沟通技巧。2熟悉精神状况检查的注意事项、基本程序和内容,精神障碍诊断分析的基本步骤。3了解常用的精神科量化评估工具。(二)学时安排:理论课:0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3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面谈检查。2.主要教学内容:介绍面谈技巧,一般介绍采集病史的注意事项。精神障碍诊断分析思路的基本原则及步骤。一般介绍常用的标准化诊断精神检查工具与评定量表。(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见习:举例或现场演示如

9、何临床沟通,强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按基本程序进行问诊采集病史,进行精神状况检查。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一)目的要求:1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与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2了解几个主要的分类系统:ICD10,DSM,CCMD-3。(二)学时安排:理论课:0.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0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ICD10。2.主要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1)精神障碍分类原则、类别,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2)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3)常用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主要介绍ICD10,简单介绍DSM,

10、CCMD-3。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一)目的要求:1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2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3熟悉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4熟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5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二)学时安排:理论课:1.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2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谵妄、遗忘、痴呆。2.主要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11、2)重点讲解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谵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及遗忘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3)讲解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4)一般介绍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5)重点讲解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强调病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重要性。(6)一般介绍易于导致精神障碍的常见躯体疾病的临床特点:包括某些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某些内脏器官疾病。(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见习:详见见习大纲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目的要求:

12、1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2掌握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3掌握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原则。4熟悉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5了解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原则。6了解中枢兴奋剂滥用的临床表现与后果。(二)学时安排:理论课:1.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1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阿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2.主要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成精神活性物质、物质依赖、物质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2)重点讲解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3)重点讲解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特点及治

13、疗与预防原则。(4)讲解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5)一般介绍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发病机制,兴奋剂滥用的表现与后果。(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见习:详见见习大纲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一)目的要求:掌握精神分裂症概念、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熟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二)学时安排:理论课:1.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2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妄想性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2.主要教学内容:(1)重点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一般讲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重点讲解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特征性症

14、状:思维松弛、思维破裂、强制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原发性妄想;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特征性的感知障碍(言语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思维鸣响);被动体验(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中断、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其它常见症状:思维贫乏、自语、自笑、内向性、幻触、幻味、幻嗅、人格解体、各种妄想、紧张症状群等。(3)一般讲解主要的临床类型单纯型、偏执性、青春型、紧张型的主要特点。(4)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诊断要点,包括症状特点、病程特点、病期要求。主要的鉴别诊断。(5)一般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特点、预后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6)重点讲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疗程。(7)一般介绍

15、偏执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见习:详见见习大纲第八章 心境障碍(一)目的要求: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熟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二)学时安排:理论课:1.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1 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心境稳定剂2.主要教学内容:(1)重点介绍心境障碍的定义;一般讲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重点讲解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情绪高涨、思维联想加速、行为动作增多(三高症状)及其相关的伴发症状。(3)重点讲解抑郁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动作减少(三低症状),抑郁的生物性症状,其他常见的共患症状(焦虑、激越、躯体不适等)。(4)一般讲解心境障碍的常见类型:单相与双相障碍,恶劣心境障碍。(5)重点讲解诊断要点,包括症状特点、病程特点、病期要求。主要的鉴别诊断。(6)一般介绍疾病的预后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