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优秀教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8806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优秀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雪鲁迅备课者:胡招华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品析两幅雪景图。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教学过程:导入: 一、“朗读者”导入 导语:朗读,是一种习惯,也是对于生命进行升华,以文学的汁液浸透生命的深度。朗读者这个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

2、实人物情感。今天的朗读者是来自继光实验学校的胡招华老师。我给大家朗读的是鲁迅先生的雪 二、新授 板块一:听雪声(5分钟) 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要求:仔细聆听,文中都写了哪些地方的雪?(板书: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板块二:赏雪景(15分) 教师过渡语:是的,作者妙笔成画,一幅幅画卷俨然舒展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那份秀美而喜悦,为那份苍劲而震撼。请同学们品读文章,平时你们是怎样赏析句子的?(生答后,出示PPT补充,我们今天主要用前面两种来赏析文中的美景。)示范后,生自行赏析,师点拨后,指导个别朗读。预设:(1)“他们嗡嗡地闹着”对“闹”字的体会 古人曾有云:“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生机勃勃的

3、春天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想象出“闹”字所营造出的情景(3)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呵”手的情景 “紫芽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中所包含的童真童趣 参考:芽姜写出了孩子小手的嫩,小,而紫写出了天气的冷,把手冻得红里发紫,而这其中充满了玩雪的乐趣。 (4)“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换字,把“撒”改为“飘”好不好?体会两个字在表达上的不同:读出这句话的气势(注意引导学生重读并体会“但是”“永远”“决不”“撒”的意味)齐读全段 教师点拨: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才能有身临其境的真切

4、感受!(分男女生读江南雪:舒缓、轻柔!朔方雪:深沉、厚重!语速较前部分稍快,个别地方稍加停顿) 板块三: 悟雪魂(20分) 1、 过渡:刚才我们领略了江南的雪景和朔方的雪景,如果有个机会让你选择去游玩,孩子们,你们更愿意到哪里去呢?(自由表达)那你能从字里行间里看出鲁迅更欣赏哪里的雪吗?2、 教师出示时代背景,学生思考问题:作者写这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写雪景吗?参考:作者写雪,更是写自己(屏幕显示)材料链接: 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

5、 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作者的个性更像朔方的雪,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文章作者更欣赏的应该是朔方的雪。3、鲁迅先生在文中哪个地方把对朔方雪的赞美唱到了最强音?你怎么理解?(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肯定赞美,语调高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学生讨论后,老师点拨)孤独北方的雪,没有花朵的映衬,没有蜜蜂的陪伴北方降雪的时候,是一片肃杀,万籁 俱寂,唯有那雪花是唯一的舞者死掉北方的雨死掉就成了坚硬的冰冷的灿烂的雪花精魂北方的雨死掉了,但是他的坚硬与刚强升华为雪,是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三、归纳总结:(3分钟) 师语:如果哪天我看到了那沐浴在暖阳下的大阿罗汉,看到那随风飞扬的雪花,我们会感到有似曾相识的亲切啊,这就是鲁迅的雪,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动情地朗读大屏幕上的文段,感受那雪的精魂。 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反复两遍最后一段!同学们,让我们做朔方最美的雪花,即便孤独,仍顽强,执著地漫天飞舞!我相信:雪花纷飞之后,必将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4、 课后作业: 请同学课文后面的附录部分,这样可以让你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