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银行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8308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时间银行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时间银行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时间银行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时间银行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时间银行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时间银行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时间银行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银行一、概念与起源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卡恩46岁,却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卡恩是伦敦经济学院的资深研究员,他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他希望这种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经济和精神效益。根据这种模式,劳动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提出的“价值实际上无形的时间”。在他看来,不管是盖房子,还是照顾小孩,这些工作都是平等的。他还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通过电脑可以把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时

2、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记录下来。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23个国家的300多个社区的企业都采用了这个系统。每个参加者工作的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由电脑记录下来。二、运作方式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很简单:区里出资聘请一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任务。凡是愿意添加时间银行的人只需前来登记在册,将自己的时间保存在时间银行,需要帮助时便可和时间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三、宗旨时间银行的宗旨是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自愿添加时间银行的客户在需要时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其他成员交换服务,既解决了一时的困难,又彼此联络了感情,克服了

3、现代社会人们互不往来的缺欠。四、特点时间银行的显着特点就是双向。时间银行不是一个慈善组织,它只在供与求之间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参加时间银行的人不需付出一分钱,只需将自己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即可。成为正式成员后,时间银行会给每位添加者10张支票,时间银行成员可用支票表示时间的支付情况。支付一次,帮助自己为别人提供了一次帮助,反过来自己也能接受别人的支票。这就是所谓的双向原则。因此,自添加那天起,时间银行成员就要做好准备,既可得到别人的时间与帮助,也要准备在时间允许时为别人付出时间与帮助。五、在中国当前“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他们的生活状况更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建议

4、有关方面组建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空巢老人”提供必要服务。这些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可由街道、社区有关部门记载下来,当他们需要服务的时候可提取自己累计的服务时间以获得其他服务人员的照料。同时,建议在社区内将老年福利设施作为整个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造,并同步投入使用。社区医院应建立老人健康档案,为“空巢老人”定期体检并开设老年家庭病房,方便就医。此外,还可开办社区老年心理诊所,以排解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中国的南

5、宁、南京、重庆、成都等城市也零星出现了这种模式。目前,时间银行主要是依托于居民小区,重点的服务对象是老人。六、中国的探索与面临的问题1.中国的探索“时间银行”式为老服务最早是上海民间自发开展的一种为老服务探索。周海旺、沈妍:老龄化时代城市养老的时间储蓄与公益志愿以上海为例,上海城市管理2013年第1期。据周海旺和沈妍的考察,1998年前后,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缓解老年人家庭照顾的压力与困难,上海市部分区县通过民间互助等形式,积极探索为老服务的新模式,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的“时间储蓄式为老服务”就是其中之一。该探索“曾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个兄弟省市上门取经,相关部门曾一度

6、酝酿在全市推广”。2000年以后,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时间银行”试点的浪潮,很多省市如北京、天津、南京、泸州等地都有相关的实践,甚至出台了时间银行的相关制度规范。时隔十多年之后,上海当初的试点不仅未能推广,而且难以为继,当初所登记储蓄的服务因居民搬迁、居委会人员更迭、记录丢失、缺乏后续参与者等各种原因成为坏账而无法支取。周海旺、沈妍:老龄化时代城市养老的时间储蓄与公益志愿以上海为例,上海城市管理2013年第1期。被认为是国内首次从制度上将“时间银行”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结合起来的南京市兆园社区,李水金:浅探中国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3期。从其官网“社区简

7、讯”板块检索“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中含有“时间银行”的结果来看,2011年6月之后也不再有关于“时间银行”的简讯。然而,从省级层面的制度设计到社区层面的实践探索,新的时间银行还在不断涌现。如在2011年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的“百万志愿者助老工程”中就明确提出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规范志愿者组织建设,加强志愿者注册和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志愿者为老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以专业性助老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以低龄、健康老人服务高龄、失能老人为补充,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为重点,开展贴近实际需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常态化志愿者助老服务行动

8、。广泛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进行志愿服务储蓄,促进为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详见http:/ 今后能在就医就学方面得到更多便利,今日早报2015年5月4日。将志愿服务直接与日常便利进行交换,虽不是留名,但可使中国人怀疑志愿服务的“纯粹动机”,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可谓之为“功利”。长期以来,做好事不图回报是中国居主流的一种观点,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一直也是这样引导的。有研究指出,这种观点的依据大致有四:一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低调和内敛;二是认为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做好事不图名利;三是认为社会主义道德就应彰显无私奉献;四是认为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为人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人们通常认为做好事不图回报更值得称道。扈中平:对做好事应否留名的重新认识兼考雷锋做好事留名与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这也就对第二个认同提出了挑战。时间银行是否能有助于开展志愿服务,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思考投入与收益在中国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志愿服务,能否有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标准的消费者行为。尤其是对当前这些“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多是在单位制年代成长过来的,也是从学雷锋时代成长过来的,他们对于互帮互助的理解是不求回报的。(3)公信力和运营能力在时间银行中,从提供服务到获得回报的时间周期不仅可能是比较漫长的,而且时间可能是事先难以确定的,其信用属性决定了必须要由公信力强的全国性大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