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6541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一、感觉世界 1、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2、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所有感觉的生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3、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4、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5、嗅觉:鼻的结构:鼻腔、 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6、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 嗅觉细胞 嗅觉神经 大脑 产生嗅觉(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

2、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粘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嗅觉的过程。)7、嗅觉的特点:(4点) 大脑嗅觉会产生疲劳现象,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了。 人的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8、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9、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 味觉细胞 味觉神经 大脑 产生味觉(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

3、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10、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 综合味觉有:麻、辣、涩11、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 舌尖 苦味 舌根 酸味 舌侧中部 咸味 舌侧前部 12、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二、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2、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3、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说

4、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4、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三、耳和听觉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耳的结构: 中耳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5、前庭:内耳 半规管: 晕车、晕船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把声波扩大并传导) 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听觉神经(传到信息) 大脑(产生听觉)(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

6、,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可用助听器;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不能用助听器。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同样道理,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音乐中的“1、2、3、4、5、6、7”以及“C

7、”、“D”调等指的是音调。 人的发声频率(65Hz-1100Hz)与听音频率(20Hz-20000Hz)是不同的,如果某物体发出的声音在人的听音频率范围内则能被听到,反之,不在人的听音范围内,高于2000Hz的声音(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波)叫次声(波),这些声音人听不到。响度:声音的大小,通常指声音太大,太响亮。主要与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有关,其次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声学上常用分贝(dB)来表示,0dB表示人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注意了解几种环境中响度的分贝值。音色:声音的特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

8、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还与年龄有关。噪声: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声音都称为噪声。控制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四、光和颜色: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太阳和所有的恒星等都是光源。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 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3、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小孔成像(太阳的像),与小孔的大小

9、、形状无关,只与小孔与地面的距离有关。 4、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5、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6、物体颜色:a)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7光线。 在科学上,人们

10、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8、三原色:红、绿、蓝五、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11、路线和方向,即光线。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视镜、化装镜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光的反射现象导致)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物与像左右相反)【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 凸面镜 凹面镜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

1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8、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注意】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空气水六、透镜和视觉1、 凸

13、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体现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窄。)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体现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虚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大。)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4、凸透镜光路图的三类特殊光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跟主轴平行。5、 凹透镜光路图三条特殊光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跟主光轴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