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6155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4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经 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印发。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 年 1 月 24 日 教研20172 号 G17041 20171 26 2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

2、部署,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国发201564 号,以下简称总 体方案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 展理念, 以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为核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 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 有力支撑。 第三条第三条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 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

3、国际 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 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 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 合作中的综合实力。 3 到 2020 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 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 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 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 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 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第四条第四条 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 流大学”和“一流学

4、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 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 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 第五条第五条 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 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 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 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 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 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 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 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第六条第六条 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

5、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第二章 遴选条件 4 第七条第七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 具有先 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 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 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 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 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 替代性。 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教育 方

6、面成果显著;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成果丰 硕;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质量保障体 系完善,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社 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 社会高度认可。 科学研究方面科学研究方面,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健全,协同创新成效显 著。基础研究处于科学前沿,原始创新能力较强,形成具有重要 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 应用研究解决了国民经济中的重大关键性 技术和工程问题,或实现了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 社会服务方面社会服务方面, 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现合作

7、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绩效突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 5 响的新型高端智库,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 革、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做出突出贡献,运用新知识新 理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科学普及、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成效 显著。 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增强文化自信,具有较强的国际文 化传播影响力;具有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具有广阔的 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特色鲜明 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师资队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伍建设方面,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强,整体水平高,潜

8、 心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优良;一线教师普遍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和技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有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 前沿的一流专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教师结构合理,中 青年教师成长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吸引海外优质师资、科研团队和学生能 力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成效显 著,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 作,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参加国际 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国际影响力较强。 第三章 遴选程序 第八条第八条 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竞争。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 6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及建设学科。 第九条第九条 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 由 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专家委员 会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本办法,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 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 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及高校主管部门意 见,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 第十条第十条 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 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 议名单。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列入拟建设名单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 以改革 为动力,结合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专家委员会咨询建议,确定

10、建 设思路,合理选择建设路径,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科 学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分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统称建设方案) 。 建设方案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 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以一流 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以 5 年为 一周期,统筹安排建设和改革任务,综合考虑各渠道资金和相应 的管理要求,设定合理、具体的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细 化具体的执行项目,提出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避免平均用力或 碎片化。高校须组织相关专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 略需要,对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 7 第十二条第十二

11、条 论证通过的建设方案及专家论证报告, 经高校报 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报教育部、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专家委员会对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审核,提出意 见。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 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 院批准。 第四章 支持方式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创新支持方式,强化精准支持,综合考虑建设高 校基础、学科类别及发展水平等,给予相应支持。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所 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支持;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央高校学科建设相 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纳入世界一流大

12、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的 地方高校,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予以引导支 持。 有关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改革, 放管结合优化服 务,在考试招生、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学位授权、科研评价等 方面切实落实建设高校自主权。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地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 对世 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大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力度。建 8 设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多元支持的长效机制。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建设高校完善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切实管好用 好,提高使用效益。 第五章 动态管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跟踪指导。 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

13、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和期末 评价,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 效。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建设中期, 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建设情况进 行自评,对改革的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 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发布自评报告。专家委员会 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 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 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提出中期评价意见。根据中期评价结 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 建设学科,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打破身份固化, 建立建设高校及建

14、设学科有进 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过程中,对于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 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建设学科, 调整出建设 范围。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建设期末, 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建设情况 9 进行整体自评,对改革的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发布整体自评报 告。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 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提出评价意见。 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对于建设 成效特别突出、国际影响力特别显著的少数建设高校及建设学 科,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第六章 组织

15、实施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建立部际协调机 制,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级政府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 件,统筹推动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 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建设高校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 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学校 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加强组织保障,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 鼓励行业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 协同建设。 省级政府、 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对建设高校

16、的投入,强化跟踪指导,及时发现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坚持公开透明,建立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公布 10 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建设学科、绩效评价情况等,强化社会监 督。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解 释。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1 抄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财政厅(局) 、发展 改革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计划司(局) ,教 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部内发送:有关部领导,办公厅、政法司、规划司、财务司、高教司 教育部办公厅 2017年1 月26日印发 12 (此件主动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