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5754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均衡发展(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公平视角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与评估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朱曙培 2015年5月22日,一. 重中之重 二. 备检要点 三. 工作要求,一重中之重,意义:均衡公平(机会、过程、结果) 对象:政府学校 (3职责,2个1) 内容:硬件软件 环节:材料实地,领导重视是关键(界首) 基本指标是核心(雨山) 重点环节在学校(听课) 提升效果在校长,铜陵市人民小学: 迎接国检 许新江校长 1.这是一次高标准严要求的检查。 2.这是一次交叉式的国家检查。 3.这是一次时间紧任务特重的国家检查。 4.这是一次全体老师都极其忙碌的检查。 5.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是一次促进和推动。 6

2、.留给我们的思考和今后工作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是责任状备忘录,第1条:在全省105个县(市、区)中,2012年底5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5年累计8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 第4条:作为考核各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 第7条:采取切实措施,逐步降低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比例。,(二)是“国考”,最高级次督导评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 督导组:国家督学带队,国家督导评估专家为成员。2+2 督导公告:刊载在县政府门户网站 现场反馈: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教育局长 督导书面反馈意见:刊载在教育部门

3、户网站、安徽教育督导网。 通过名单: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 督导公告(进度):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三)实行逐级淘汰,不是逢评即过,逢评即优。 采取限期整改、暂缓通过、一票否决 材料审核环节: 国家两年分别淘汰6个、1个县区 省级两年分别淘汰4个、12个县区 实地评估环节:省级淘汰3个县区,(四)层层严格问责 1. 专项约谈制度。 2.双向激励制度: 正向:6个优秀等次,2个教育强区; 负向:14个合格等次,4个不合格等次。,(四)是长期要求,2005年教育部下发第一个文件,至今有十年。 长期监测和复查制度。对所有县区指标监测。对已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区进行复查。 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县区,将撤销其认定

4、称号。 从2016年启动县域内优质均衡和市域内均衡。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五)时限要求,到2015年,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68个) 40+(29-3)+10=7668 省级评估上报国家截止时间:8月30日 最迟每年7月中旬要完成。 国家认定一般不迟于11月。,小结:,1.是系统工程(全面性) 2.是必须完成的(必要性) 3.是有完成期限要求的(时限性) 4.不能按期完成要追责的(严肃性) 5.是长期要求(长期性) 6.越往后难度越大(艰巨性),二.备检要点,两个目标,“三缩小”: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两个一”:办好每一所学

5、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五点内涵,1. 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 2. 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3. 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4. 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 5. 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三个文件:,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 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 皖政办秘201296号) 2014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

6、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2014】5号)。,三个关系,1.均衡水平与发展水平的关系。均衡发展首先是发展,其次是均衡。是抬高底部,而不是削峰填谷。 2.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均衡发展不等于不要特色、千篇一律,要鼓励每个学校办出特色,百花齐放。教育均衡化不是去特色化,更不能搞同质化。 3. “里子”与 “面子”关系。里子就是以督促建、以督促改、以督促变,要得到实惠,解决问题。面子就是按期顺利通过评估。,第一关:材料审核 “1、2、1” 1:一个门槛,注意:,2014年11月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安徽省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皖教秘基【2014】82号)

7、(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不含体育馆面积 、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面积 (2)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包括体育馆面积和运动场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3)学校要有独立跑道,不能以道路代替跑道。在达到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的基础上,还要确保至少有一个直道或环道。直道小学不短于60米,初中不短于100米。环道不短于150米 不一定是塑胶跑道。 至少要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教学用计算机包括电脑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教室的计算机。 (5)学校如无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但配备“班班通”,可视为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 (7)电子图书不计入图书

8、册数。新增图书每年不少于1%。杜绝图书不拆封,打捆存放。 (8)实验室体现在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是实验室的面积(小学科学实验室每个不少于76、理化生实验室每个不少于90)。,小学生均面积1.58 ;初中生均面积1.8 安徽“八室”:实验室、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包括藏书室、阅览室)外,还要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 国家标准再加6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留守儿童活动室,农村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1.有“四室”:独立教室、教师办公室、多功能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 2.图书不少于200册,学生较多(100人以上)的按生均20册配

9、备。每年更新率10%。 3.有大屏幕电视和计算机。 4.有60米直跑道和100平方米游戏区。 5.不足100人按100人核拨公用经费。,办学条件存在的问题,1.存在省辖市市区、县城中小学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和体育运动场地不足,造成班额过大。 2.部分地方农村中小学教学用房不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较低,电脑、图书仍存在缺口。 3.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单项指标上差异系数较大。 4.存在大规模学校,规模布局不尽合理。,28,2:一个前提+一项评估 差异系数(小学0.65、初中0.55),校舍,设备、图书,教师,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

10、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含宿舍)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8,是单所学校的某项指标与全县所有同类学校该项指标的平均值的差异。系数越大,均衡水平越低;系数越小,均衡水平越高。 注意: 1.纳入差异系数测算范围的包括:小学、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完全中学,包括省(市)直属、高校附属、企业办学和县级以上经济功能区等办学主体非本区政府的义务教育学校。 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 2.法定数据。基础数据源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3.综合系数是八个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值。允许有一至数项单项指标不达标,但综合系数值必须达标。 4.

11、体检表。动态变化 5. 刚性指标。 6. 八项单项系数指标均为生均数。 7.代码与学校名称需匹配(每年8月底截止) 8. 逐级背靠背测算。最终以国家测算为准。,1:一个重要参考: 公众满意度调查 检验均衡发展的水平如何,关键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 85%以上为合格,其他8个一票否决条件,1.一个保障,即:接受国家认定前三年教育投入要达到法定要求 包括: “三个增长”: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人均年工资逐年增长。 “一个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

12、展逐步提高。,补拨不重复计算;最低限度 2.大班额、超班额、大校额现象严重。 3.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违纪违法事件、师德建设重大恶性事件。 4.截留、克扣、挪用、套取义务教育经费。 5.与当地“小升初”工作挂钩。,6.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没有达到90%。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41号) 残疾儿童少年中已入学人数(包括特教学校学生、附设特教班学生和随班就读特教学生) 残疾是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 分子来源于“教育事业统计基础综3151-N表,分母来源于当地残联统计数据。 残疾儿童少年适龄人口总数(包括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7.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8.小规

13、模学校和教学点条件差。,第二关:实地核查,一.抽取学校,1.学校类别,包括独立小学、独立初中、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等。 如受检县有小学教学点,应抽取检查。 2.学校位置,包括县城(城区)学校、农村学校。 3.学校整体水平, 包括好、中、差,以薄弱学校为主。 4.学校办学性质 ,主要是公办学校,如有特殊需要,也可抽取民办(私立)学校。,5.抽取数量,国检6+2 如受检县学校数量较多,可适当增加。 省级评估8+2。 省、市抽取学校原则上不重复。 6.抽取方法 随机抽取。 学校名单一般在正式检查前一天告知。 提供全县学校位置分布地图(纸质与电子版),二.设计检查路线,1.原则上按照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

14、各一组。 2.若上年学校和教学点有撤并,撤并程序应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 20124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1262号的要求,准备好撤并学校的相关文件 。 3.若抽查的学校中恰有已撤并的学校,应主动做好解释,并告知省联络员,统一由省向国检组报告,协调调换。,三.见面会(国检程序),约一小时,主要议程: 1.省厅陪同领导或是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会议,介绍来宾; 2.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简短致辞; 3.播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片。 时间:10-12分钟左右 解说内容与书面汇报材料要一致,特别是相关数据要一致,四.审查材料,围绕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估内容,以及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具体包括: 1.义

15、务教育学校达到省级办学基本标准有关数据和情况; 2.小学、初中计算差异系数的 8 项指标原始数据; 3.省工作性评估指标有关数据、文件等; 4.满意度调查有关材料等。,5.请受检县提前将有关材料集中放在一个专门地方,供检查组人员集中查阅。 6.应安排熟悉情况人员现场协助,接受询问。 7.一般放完专题片后即审查材料。 8. 如有必要,且不涉密的情况下,检查组可要求受检县和学校提供复印件、电子版或对材料进行拍照。,县级材料包括16项:,1.县级政府汇报稿(4000字以内); 2.计算有关各项指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和分校数据(2014年); 3.县级办学条件“门槛”认定材料;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6、和留守儿童入学; 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情况; 6.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建立情况; 7.义务教育财政经费近三年“三个增长情况” ; 8.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9.县级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10.教师配备和编制标准; 11.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12.教师培训情况; 13.县级小学、初中巩固率情况; 14.县级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情况; 15.控制重点班和择校情况; 16.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 在此基础上提炼3-5个工作亮点,学校材料:国家要求23项10+13,(一)基本情况 1.学生和班级情况 2.教师队伍情况 3.10项基本办学条件情况 (二)重点关注情况 1.“两为主”情况 2.留守儿童情况 3.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 4.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5.绩效工资情况 6.小学科教师配备情况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