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5753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齐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瑞廷中心学校:孙巧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教学重点:如何孝敬父母。教学难点: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爱洒心间活动内容:出示图片以及古诗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

2、良苦用心吗?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二、爱的回报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3、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

4、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

5、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最好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三、爱的反思: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四、爱的传递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