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728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十分,多选二十分,还有简答题,论述题三个,材料题一个。材料题有可能考生态文明,资源节约这些方面。第八章是重点,主要是第一二三五节。另外,你再看三型政党,群众路线,中国梦,核心价值观,两个先锋队,初级阶段理论这些第五章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中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九章的和平统一看一下就行,不是重点,第十章的外交有可能出简答题。两个先锋队在239页!仅供参考! 今年的题型单选题10个10分,多选题10个20分,简答题2个15分,材料题1个10分,论述题3个45分第一章 练习题一、单选题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D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

2、窑堡会议 D. 六届六中全会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是在( D )A.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B. 1935年遵义会议 C.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 D. 延安整风运动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A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义革命新时代B.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1919年以后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1927年中国共产党担负起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4、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D )A. 形成中国革命道路理论B. 形成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C. 形成党的建设理论D. 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系统理论5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 D)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C.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D.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6、( C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指导思想。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B ) A. 与时俱进 B. 保持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立党为公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A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 当代世界的发

4、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D. 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D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D、以人为本10、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 A )A. 毛泽东 B. 刘少奇C. 周恩来 D. 张闻天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B )A.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 、比较系统的介

5、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C ) (2010单选)A陈独秀 B李大钊 C. 毛泽东 D瞿秋白13、党的思想路线的创立者是( A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江泽民14、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 B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15、1941年,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明确界定的著作是( C ) A反对本本主义 B整顿党的作风 C改造我们的学习D论新阶段16、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 ) A. 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 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C.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两者不相关

6、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 实事求是 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多选题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ACD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BC )A.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力量之源 D. 强国之路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BC)

7、 (2010多选)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需要 D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现实模式4、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 (AC ) (2011多选)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5、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 BCD )2013多选A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的最新成果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6、延安整风运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AC )(2011多选)A. 教条主义 B. 形式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宗派主义7、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BCD )A. 解决实际问题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 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材料C. 马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实际D.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第二章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找到这条道路

9、的根据是()ABCD A. 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B. 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 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D.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BCA. “毕其功于一役”B. 二次革命论C. “无间断革命” D.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3.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状况,其中“中间大”指的是( ABD ) A.农民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中间阶级4.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性质上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于( A

10、 ) A.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B. 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C. 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革命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 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5.1927年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 A ) A.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皆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 C.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6.毛泽东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 ) D A. 资本主

11、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 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 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 中国国情决定革命必须分两步走7.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D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8.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 ( )DA. 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 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C. 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D. 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9.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在于( )C A. 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

12、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义革命的任务 D. 不承认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10.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根据是 ( ) C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 认清中国社会的国情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的国情是( D )A、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B、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社会C、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D、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12.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13.中

13、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2003)( D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1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BC ) A. 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1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 ABCD ) A 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 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 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6.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2009)( BCD ) A. 正确的革命道路 B. 科学的指导思想 C. 坚强的领导力量 D. 崭新的奋斗目标17. 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文章是 ( B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五四运动 D.共产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