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5718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和结果信管专业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信息资源管理的计算环境1.学时:22.实验目标: 熟悉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3. 实验类别:验证 4.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 5.实验主要内容: 概念理解1)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你的理解和看法,请给出“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并说出这个定义的来源答: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的利用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信息资源管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渐次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

2、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2)请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网站资料,清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1 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它以物质为载体,是有用的数据。2 知识: 是信息的升级,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并认为正确真实,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观点、经验、程序等信息。3 资源: 是一切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4 信息资源: 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5 信息化: 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

3、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6 信息产业: 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包括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 7 知识经济:也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8 知识管理: 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2. 案例分析:

4、财富在城外沉睡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则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资源。中国森林的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据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每年以16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所以保护森林资源,要做到“珍惜纸张,使用再生纸,减卡救树”等。 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十分之一、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大城市是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巨大集散地,特别是高科技垃圾产生新的污染。在北京城郊的四周,大量的垃圾远远地包围看城市。那大大小小的几十处垃圾场沈像城市躯体上的暗疮、溃疡

5、,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质量。 其实、垃圾虽然肮脏,但并非一无是处。在一些发达国家,垃圾已成为可开生利用的宝贵资源。一些可分类的垃圾,如废纸、废钢铁、旧轮胎等等都可以重新利用,那些无法再生的垃圾则可以制造建材,或是焚烧发电。据计算,燃烧每吨垃圾的热量相当于150公斤标准煤的发热量。因此,垃圾已被视为一种便宜的能源,经营和利用垃圾已经成了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请分析(1)垃圾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答:属于可再生资源,因为按照资源是不是一次性的,能否重复利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一些可分类的垃圾,如废纸、废钢铁、旧轮胎等都可以重新利用,无法再生的垃圾还可以建造器材,或焚烧发电,这说明垃

6、圾不是一次性的,可以重复利用,所以垃圾是可再生资源。(2)能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来处理垃圾资源?答:能,例如废旧电池这样的垃圾资源,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收集好废旧电池这样的垃圾资源,通过现在的先进技术,把电池上各个部分分离开来,然后统一处理,循环利用。(3)从以上案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答:虽然有些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加工处理就可以变成很有用的事物。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3. 案例分析: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基于知

7、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一、知识管理的目标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二、计划的实施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

8、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三、CIO与CKO的职责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四、技术平台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Lotus Notes和PC机)。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和

9、指示系统 (Database & Pointer System)。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Lotus Notes,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语音邮件,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五、实践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网上安达信,所有员工都是内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电子知识蓝图;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2万多页(同时有

10、光盘版)。在总部有25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内容进行整理。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商务咨询顾问,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助工具;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六、经验教训引入Lotus Notes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

11、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作用。在部署知识管理计划的早期,应尽力将知识管理与用户所期望的短期利益结合起来,在知识管理项目与其受益者之间建立一种可见的联系,这种联系越显著,一线工作人员就越容易接受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知识管理引入企业类似于“器官移植”,有的肌体能很好地容纳它,有些则会发生排斥反应。因此,应该预先考虑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尽可能使它有更好的兼容性。请分析:1)您认为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能否算成功,还有那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答:该项目的提出和实行都是很新颖的,基本算成功。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能把知识同时同步地全球化,这样就有利于项目的发展和传播。2)安达信的知识

12、管理项目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参考借鉴?答:第一,成立知识委员会是很好的想法,但是如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实现的话,那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第二,合适的技术平台对信息的传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在了解了以上案例之后,请谈谈你对知识管理的理解。答:我觉得知识管理这个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但是在发展初期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没有得到大家认可之前,只能是利用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维持,等慢慢发展开来了,就会有很大的作用。4 上网搜索和浏览(1)看看哪些网站在做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持工作?完成下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网站实验记录网站名称网址主要内容描述豆丁网http:/ 垂直搜索引擎 技术热点: 融合互联网搜索和企业搜索的特点,面向特定的领域、对象和需求 名称: 文本挖掘技术 技术热点: 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分词、分类,关联关系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