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小班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643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周小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周小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周小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周小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周小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周小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周小班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周活动1:小鸡的一家(科学)活动目标:1.简单区分小鸡、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2.了解鸡的生活习性。3.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饲养角里有小鸡、公鸡、母鸡(录有公鸡、母鸡叫声的磁带)2.图片:小鸡的一家活动过程:一、听录音,引出活动。提问: 听一听,猜一猜,这是谁的声音?二、 认识小鸡。1.鼓励幼儿看一看小鸡的眼睛、腿和翅膀,摸一摸小鸡的绒毛,找一找小鸡的耳朵、鼻子在哪里,学一学小鸡的叫声。2.运用对应比较的方法,观察公鸡、母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提问: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2)比较外形的不同。 公鸡 母鸡鸡冠 高高的、红色的 比较小、颜色浅羽毛 漂亮有光泽

2、比较暗叫声 喔喔喔 咕咕咕3小结:公鸡和母鸡一样的是他们都有翅膀、两条腿、鸡冠,不一样的是公鸡的羽毛比母鸡的羽毛漂亮。公鸡头上有高高的鸡冠,每天早晨打鸣,而母鸡的鸡冠比公鸡的鸡冠小,会咕咕叫,会下蛋。三、了解小鸡一家与人们的关系,能关心、爱护小动物。1.幼儿讨论:喜欢小鸡的一家吗?为什么?我们要怎样保护它们?2.幼儿给小鸡的一家喂食物。活动2:袋鼠妈妈(音乐 游戏)活动目标: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会唱歌曲,能两人一组按节拍做蹦跳步,并根据歌词大意创编出各种表现亲热的动作进行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2感知小袋鼠和妈妈之间的亲情。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玩游戏。活动准备:1观看袋鼠的短片

3、,认识袋鼠,了解其特征,学会唱袋鼠歌曲。2配套磁带或CD。狼的头饰一只。活动过程:一、欣赏游戏歌曲袋鼠妈妈。二、游戏袋鼠妈妈。1学唱歌曲。(1)观看袋鼠的图片,集体讨论:这是什么?这个袋袋里装的什么?妈妈和乖乖怎么样呢?(2)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歌唱。(3)随音乐念歌词。(4)听音乐,师幼共同歌唱,随着音乐的变化可做相应的动作。2学习蹦跳步。启发谈话,指导袋鼠是一蹦一跳走路的,鼓励幼儿模仿小袋鼠一蹦一跳的走路。(1)自由探索蹦跳步。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2)请自愿者和“袋鼠妈妈”一起做蹦跳步。(能听前奏整齐开始,提醒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的跳,每小节跳一下)。3学习用动作表达相亲相爱的情感

4、。提问: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互相抚摸、拍打、搂抱等不同动作)4音乐游戏袋鼠妈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1)请幼儿扮演“狼”和“猎人”(狼要做出凶恶的表情和样子),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蹦跳步:两腿屈膝,两脚蹬地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要轻巧而又弹性。狼躲起来时,“猎人”藏在树后架起枪。音乐(一):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第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等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音乐(二):“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大步走

5、,做找袋鼠的样子。等“猎人”“砰”的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死了,袋鼠出来吧!(2)提醒幼儿:狼出来时,袋鼠们蹲下不动。(3)音乐再响时,提醒袋鼠们按节拍做蹦跳步上位。三、游戏结束,学袋鼠跳到户外游戏。活动3:妈妈真爱我(社会)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妈妈的爱,知道妈妈很关心自己、很辛苦、应该听妈妈的话。2.会大声回答问题,能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活动准备:1.有关妈妈关心宝宝以及所做事情的图片若干2.幼儿带来的妈妈照片布置专栏,幼儿手工活动中的大红花活动过程:一、 引起幼儿看视频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看电视里都有谁?她在做什么?二、出示图片,初步了解

6、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教师根据图片内容提问:1.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2.妈妈下班回来后还做些什么事情?3.晚上妈妈有事怎样关心宝宝的?做了哪些事情?小结:妈妈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为孩子做许多事,妈妈真辛苦。三、谈谈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护自己的?教师: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宝宝,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呢?四、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1.教师:我们有这么好的妈妈,他们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谢谢好妈妈呢?鼓励幼儿说感谢的话,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2.将自己做的大红花送给自己的妈妈。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妈妈每天都做什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愿意听妈妈

7、的话。活动4:小松树(美术折纸)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练习对角折的技能,折出三角形。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大小排列的方法。3.教幼儿学习有顺序的进行粘贴,培养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活动准备:1.人手一份(2 厘米 3 厘米 4 厘米见方)绿色正方形蜡光纸、1 盒蜡笔、1 支胶水、1块抹布。2.幼儿观察过松树的外形特征,能理解宝塔形的特点。活动过程: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活动兴趣。我们都已经观察过小松树了,谁能说一说,小松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幼儿议论、回答后,老师小结:小松树像一座宝塔,上面小、下面大,长满了绿绿的叶子。二、教幼儿练习折三角形的折法。1.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纸的边和角。2.将正方形

8、的上下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折成三角形。提醒幼儿要对对齐、抹平整。步骤如下:(1)将三张大不小的正方形对折成三角形。(2)把小三角形放在最上面,最大的三角形放在最下面,中等的放在中间,从下到上是一个比一个小。每个三角形的一个角都要对准上面三角形底边的中间。三个三角形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小松树上半部分就拼好了。(3)粘贴的时候,要从下面向上贴,先贴最大的三角形,在它的三个角上抹上胶水,贴在白纸的下半部分,底边要留出画树干的位置。(4)在最大的三角形下面画树干。三、评价总结,结束活动。活动5:妈妈(语言儿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儿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体会妈妈的爱。2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活动准备:1

9、制作松鼠妈妈、小松鼠、老鹰、母鸡、小鸡的头饰。2.幼儿画册(第一册P1),配套磁带或CD。活动过程:一、熟悉儿歌中的人物和主要情节。1老师出示头饰,提问:这是谁?(松鼠妈妈、小松鼠)他们在干什么?2老师用儿歌里的话小结。3以此方法引出儿歌第二、三段。二、完整地欣赏儿歌。1老师将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一遍。2请幼儿说说儿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戴上头饰来表演。3看幼儿画册完整地朗诵儿歌并注意情感的表达。三、讨论。除了儿歌里讲的,还有哪些妈妈也关心宝宝?附:儿歌妈 妈下雨了,别让小松鼠淋着,松鼠妈妈用她的大尾巴,给小松鼠撑着伞。老鹰来了,别让小鸡给老鹰抓走,母鸡妈妈用她的翅膀,把小鸡紧紧地护住。天黑了,

10、别让宝宝害怕,妈妈用她好听的声音,给宝宝哼着摇篮曲。活动6:学开小汽车(体育)活动目标:1.能保持平衡地在斜坡上走上走下。2.能听指令进行游戏。活动准备:1.人一只塑料圈。2.土坡或木制的梯形斜坡等。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提问:(教师出示塑料圈)小朋友开过汽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汽车吧!二、基本活动1.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扮汽车司机排成一队,用圈做方向盘。今天我们的小汽车要爬山坡,现在先要检查汽车,老师从头开始摸一下幼儿的“方向盘”(表示检查车),被摸的幼儿发出“嘀嘀”的声音。检查完后,老师说:“开始爬坡!”那个幼儿模仿司机开车时扶方向盘的动作,一个跟着一个在斜坡上走上走下,嘴里发出“嘀嘀”的声

11、音。2.可充分本园的场地设施扩展开车情节,如钻过、绕过等。游戏2-3 次。三、结束活动小结: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开汽车,真棒!小汽车要回家了,我们把它开进停车场吧!活动7:小明的家(数学点数)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量。2.对点数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1.全家福照片一张。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3.幼儿画册(第一册Pll)。活动过程:一、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1.提问:这是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照片里有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2.师: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二、学习手口一致地

12、点数5 以内的数量。1.出示碗柜照片。师:这是小明家的碗柜,请你数一数碗柜里一共有几个碗?(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出示衣橱照片。师:这是小明家的衣橱,请你数一数里面一共有几件衣服?3.出示鞋柜照片。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请你数一数里面一共有几双鞋?三、幼儿拿小筐里的照片进行5 以内的点数。(自己数完了可以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四、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 以内的点数。电视墙也就是电视背景装饰墙,是居室装饰特别是大户型居室的重点之一,在装修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电视墙通常是为了弥补客厅中电视机背景墙面的空旷,同时起到修饰客厅的作用。因为电视墙是家人目光注视最多的地方,长年累月地看也会让人厌烦,所以其装修就尤为讲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