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473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教案改好七年级语文(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主备人:徐江艳 复备人:七年级语文教师 一、指导思想成长,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或正在成长。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并不相同,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识理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利),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安徒生丑小鸭),有的给人以生活的告诫和启示(诗两首),有的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深深的思考(王安石伤仲永)。认真阅读这些课文,学生能够受到多方面的文学

2、熏陶。二、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学习运用重要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掌握文章通过描写增强语言表现力、文章感染力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 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三、基本情况分析1、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2、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

3、代又一代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还是第一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表现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中书选来的,小说其实展示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轨迹。书选的部分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样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教学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巧妙,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这

4、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渴望,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最终从一个人人歧视、人人嘲弄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诗两首一首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首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前一首没有通常所说的诗的意象,但多少年来却被人们广为传诵。作者的肺腑之言,殷殷劝慰,会使每一位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也会从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后一首诗,面对两条不同的路,“我”选择了那条人迹稀少、荒草萋萋而更加诱人的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读者稍一思考就会明白。教学这两首诗,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道理加上学生自己对人生的体

5、验或对未来的想像,看看能给自己哪些有益的启示。本单元还有一篇文言文,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教学本文,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备人:徐江艳 复备人: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3、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主题。4、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5、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6、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 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

6、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教学方法:自读、探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展标: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朝花夕拾。2、识记本课生字词语。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二、 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

7、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自学指导: 1、自读,正音正字。确凿 菜畦 桑葚 油蛉 斑蝥 缠络 攒 倜傥 豁 敛 脑髓 鉴赏 人迹罕至 觅食 鼎沸 竹筛 秕谷 系 书塾 2、听写,同桌互批,反馈订正。3、指名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四、 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自学指导: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 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3、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

8、带,捕鸟。 4、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5、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和过渡段。学生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五、课堂练习小练习册:一、积累运用 1、2、3、4、5、6六、小结七、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22、抄写“读一读、写一写”第二课时一、展标:1、研读赏析百草园这部分,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二、 细读课文 ,研读文章百草园这部分自学指导一: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

9、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2、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3、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

10、童乐园的情趣。自学指导二: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2、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捕鸟)3、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小结四、课堂练习课后研讨与练习:二、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五、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第三课时一、展标:1、了解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体味作者的思想

11、情感。2、探究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二、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自学指导一:1学生齐读过渡段,思考: “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2、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几个片段?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学生

12、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 先生知识渊博,教学认真;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去玩;趁老师读书入神时游戏、画画。4、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先生是怎样的态度?先生态度和蔼,品质极“方正、质朴”且“博学”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基本上不体罚学生,通常只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作者是敬慕老师的。三、自学指导二:小组探究: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讨论明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

13、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四、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五、课堂练习小练习册:阅读鉴赏(一)六、作业 1完成小练习册阅读鉴赏(二)。 2听写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

14、三味书屋鲁迅景物有声有色百草园乐园 美女蛇的故事 对比雪地捕鸟三味书屋 枯燥无味课后反思:2 爸爸的花儿落了主备人:徐江艳 复备人: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3、理解爸爸的形象,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4、学习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5、学习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2)理解“爸爸”的形象。2、难点:(1)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2)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展标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