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4828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伟大的历史转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认识台湾海峡关系的缓和会增进民族感情,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2、难点: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统战等诸多因素。三、教学设备多媒体工具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播放MTV始终有你。看

2、到大家对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播放的MTV都很感兴趣,这首歌的名字叫始终有你,是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为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而特意制作的官方主题曲。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一起去聆听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讲授新课: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第二目的内容,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历程。一、港澳回归得实现(多媒体显示“在歌声中聆听历史”)提问:始终有你的“你”指谁?指自强不息的香港人民,指默默支持的中央政府,也指艰苦奋斗的全体华夏儿女,正是大家的团结合力,才有了今日香港的繁荣稳定。提问:“东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冲劲”,这里的“西方”指的是哪个国家?香港问题又是怎么来的?(多媒体显示香港地图)18

3、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界。给学生解释歌词中的“狮子山”。座落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之间,是艰苦打拼的香港精神的象征。提问:“狮子山触得到长城血脉里感应”,这句歌词意指什么?为什么词作者用了“触”?“狮子山”比喻香港,“长城”比喻祖国,“血脉里感应”意指中华儿女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这句歌词意指香港儿女也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触”字意指这一过程的艰辛。(指导学生看课本小字内容)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香港问题专程来中国访问。当时英国一心想把香港继续留在自己的管制之下,有人把这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

4、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邓小平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经过22轮的艰难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所以在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在香港悬挂了长达150多年的英国国旗降下,中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飘扬在香港上空。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紧接着,中葡政府对澳门问题进行谈判,并于1987年4月,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葡萄牙政府宣布将于1999年结束对澳门的统治管辖。(简单介绍澳门问题的由来)1999年12月20

5、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如期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阔别母亲怀抱长达400多年的澳门也回家了!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撒切尔夫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天她十分伤心。但是,她也告诉英国民众,不应该对香港回归再耿耿于怀,因为已经到了中国接手的时候。提问:为什么撒切尔夫人会说已经到了中国接手的时候呢?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分析。国力增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法律依据(国际法的规定);人心所向(正如歌词里写的“血脉里感应”。);方针正确(“一国两制”)。提问:“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找对了路径”意指什么?“找对了路径”意指“一国两制”的巧妙构想。让香港这

6、座小岛变巨星,让紫荆花开的繁盛。二、一国两制巧构想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什么是“一国两制”。“一国”指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能够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制”指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多媒体显示“在文献中找寻历史”)根据材料请同学们归纳“一国两制”巧在哪里、利在哪里。它尊重了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不改变港澳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在香港回归前,不少香港人担心回归后自己的生活会发生改变,而邓小平用最通俗的九个字概括: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这么

7、多的“不变”,其实质正是香港的政治制度保持了不变资本主义制度。正是两种制度的和谐相容,减轻了回归过程中的阻力,有利于香港澳门的平稳过渡。曾经撒切尔夫人就表示,香港前途问题最终以一国两制的构思解决,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一国两制是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保证了主权的独立完整,两种制度的和谐相容,促进了祖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带来了互利双赢的效果。比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香港,中央政府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支援香港,成为香港最坚强的后盾,帮助其渡过金融危机。正如始终有你里面唱到的“盛夏冷冬各种天气,不舍不弃。”被香港媒体评价为“天才创造”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港澳问

8、题吗?不是。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的。那一国两制的构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达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进行交流。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并可保留军队。后来,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的愿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时为解决台湾问

9、题的。而且,对统一后的台湾实行更为民主的政策,甚至与港澳都有所不同。就是允许台湾保留自己的军队。但是“一国两制”的构想却在港澳问题上首先得到成功实践。今天,祖国的统一问题已经进入最后一站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两岸人民为促进统一而做的种种努力。三、海峡两岸促统一我们经常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关于台湾的历史。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军卫温到达夷州。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隶属福建省。1624年,荷兰侵略者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省,安徽人刘铭传为巡抚。1895年,甲午

10、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以上的史实明确的告诉我们,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国共两党纷争的产物,他不同于港澳问题。如何解决两岸的矛盾?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在不断的调整对台政策。自改革开放后,我们明确了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而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在两岸

11、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的关系不断发展,人员的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多媒体显示“在新闻中见证历史”)正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两岸关系有所缓和,但是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直到今天,岛内活动和国际反华势力依然存在。1950年,美国的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我们解放台湾。后来,美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曾经承诺过与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但是却一直与台湾藕断丝连,因为在美国看来,台湾是其在亚太地区一艘所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所以美国和其他一些外国反华势力不放弃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12、。台湾当局曾经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断鼓吹,蓄意制造分裂。但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及台湾民众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的斗争。(多媒体显示“在图片中发现历史”)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得人心,统一众望所归!(多媒体显示“在诗歌中感悟历史”)乡愁是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的作品,70年代,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先生思乡情切,赋诗一首,后来被海外游子广泛传唱。请同学说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作者从自己小时候在外求学的思乡之情,到长大后与妻子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再后来与母亲阴阳相隔的思亲之情,升华到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的思国之情。今天,我们在始终有你的歌

13、声中感受了港澳回归带给我们的激动和骄傲,也领略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和巧妙,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期待祖国真正完成统一,期待耄耋之年的余光中先生不再惆怅。(多媒体显示“在活动中期盼历史”)请大家以台湾统一为背景,续写乡愁。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台湾与大陆的日益交往的密切,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一、 作业:资源与学案P25-26二、 课后反思: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运用图片、音乐、诗歌向学生直观展示 港澳回归后的繁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化解难点,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一】教材分

14、析:1教材地位: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板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一国两制”方针正确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这些知识,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绝好素材,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2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

15、阅读教材、设置疑问、小组讨论、表演小品等方式,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依据:“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通过采用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够解答的问题来讨论突破。(2)难点:概述“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确立依据:它有利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通过分析说明、提供相关的新闻图片等来化难点。4教材处理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先介绍“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然后是港澳回归,最后是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我调整了课文内容的顺序,把第一目放在第二。先介绍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即统一之源。因为第一目“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本课的难点,开课便解决难点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可先让学生介绍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用史实说明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再引出“一国两制”内容即统一之策。“接下来,介绍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港澳回归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