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4184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贝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作者】: 罗洪峰【作者单位】: 新疆霍城县木欣伊贝种植专业合作社【关键词】: 伊贝母 发展之路【日期】: 2014年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人工种植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系从盛产野生甜贝母的新疆伊犁科古琴山优质野生伊贝为母种培育而生。最初在新疆霍城县大面积种植【1】这得源于霍城县背靠科古琴山独特的地源优势(海拔高、温差大、土地肥沃)培育出的母种抗逆性强、病杂少、成色好,成品清肺、化痰、消炎、止咳效果显著。其后推广到伊犁各地及河北、山东、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吉林等地大面积种植【2】,并且获得了成功,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

2、显著地成效。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中药材的保护、推广,使得中药材的用量加大,而对野生资源的过量采伐,造成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伊贝母的人工培育种植将是产量逐渐减少的贝母市场得到了相应的补充。并且得到了以贝母为原材料的厂家认可以及中药材市场的推广。所以在药典中将其从新疆贝母中僻出单独分类归入药典【3】。李萍等【4】研究发现,伊犁贝母醇提物总生物碱和总皂甙按100mg20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分别进行小鼠氨水引咳实验及小鼠酚红排泌实验,结果显示:总生物碱使氨水引咳小鼠咳嗽次数减少了51%,有非常显著的镇咳作用,醇提物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均非常显著的减少小鼠酚红排泌量,并且总皂甙的作用强于醇提物和总生物碱。伊贝母的

3、独特生长条件,使得其药用成分高,在药物配方中替代其他贝母品种成为可能。吉林中医中药研究院徐惠波等【5】通过对伊贝母化学成分及药理性研究证明:伊贝母和川贝母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剂量的伊贝母和川贝母总生物碱给动物灌胃均表现明显的抗炎、止咳、祛痰作用,且伊贝母总生物碱作用效果要强于川贝母。相同生药量的总生物碱给药仍然是伊贝母作用强于川贝母体外抑菌实验证明,在相同浓度的情况下对肺炎髓球菌等6种细菌,伊贝母表现强于川贝母的抑菌作用。 杭州市药品检验所和萧山市药品检验所郭怡飚等【6】对22批次的蛇胆川贝液采用薄层色谱的方法对蛇胆川贝液中的川贝母进行了鉴别,层析结果表明市售22批次中有2批次与伊贝母斑点

4、相同。说明在蛇胆川贝液的配方中使用了伊贝母。既然伊贝母有这么好的药性,而在市场上没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及其应对方法:一、以前伊贝母在药典中没有单独列出,产量不大,没有得到市场的重视 ,现经过人工培育,其产量大增,足以供应市场的需求。而市场需要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二、成药及复方药在申报配方时大多是以川贝母入药,更改药方难度很大,随着川贝母资源逐渐短缺,价格连年上涨,使得入药成本提高,而质同、量大、价格适中的伊贝母替代入药成为可能。三、随着伊贝母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地域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它的质量也良莠不齐,缺少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应将大小、色泽、采摘日期、干度、净度等加以归类,制定统

5、一的行业标准。四、没有规范的销售渠道,使得以次充好、质量不达标的产品混入市场,严重影响了伊贝母的声誉。综上所述,伊贝母的种植栽培具有良好的前景,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种植环节,药农不应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在生产中的质量把关,在生产源头上规范种植,做到绿色无公害生产。要按市场的需求生产质优的产品。2、在加工环节,加工商除了遵循国家相关的标准的框架下,细分自己的行业标准,严把质量关,做出自己的品牌效应。3、在销售环节,严把质量关,供应链充足,库存充分,在市场缺货时应有备货及时补充市场。4、在售后环节,销售商应及时的采集市场信息,将市场的要求、需求量、价格波动及时反馈给加工商和药

6、农,使他们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也将产地的信息如种植面积、产量等反馈给购货商,让他们做出相应的购货计划。诚信经营和药农、加工商、购货商达成长期融洽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做到共赢。伊贝母从刚开始不被大家认知,到逐渐被市场接受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从几次的价格波动、种植户和经销商遭受打击,到现在平稳过度是一个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随着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大力扶植,质优价适中的伊贝母供应市场给短缺的野生贝母资源做出了相应的补充。随着伊贝母产业的逐渐扩大,伊贝母以质优、价适、量大的优势在配方中取代其他品种贝母成为可能,以伊贝母为配方的药物逐渐增多其用途将逐渐广泛。我们有理由相信严把伊贝母种植、加工、销售的各

7、个环节,将市场做大做强,伊贝母产业将有美好的前景!参考文献【1】 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 霍城卷 伊犁风物249250【2】 张亚山、宫喜臣。伊犁贝母的栽培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年第6期,26-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4】 李萍,季晖,徐国钧等贝母类中药的镇咳祛痰作用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6);360362【5】 徐惠波;孙晓波;温富春;周继胡等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课题研究成果 (编号39300170),川贝母和伊贝母有效成分和药理性的比较研究 【6】 郭怡飚;冯军; 杭州市药品检验所萧山市药品检验所 蛇胆川贝液中川贝母的薄层色谱鉴别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