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4084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要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工19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题目一:底部剪力法。钢筋混凝土8层框架结构各层高均为3m,经质量集中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结构阻尼比,自振周期为,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题目二:风荷载计算题某市的市区,有较多高层房屋的密集建筑群,欲建一座40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外

2、形和质量沿高度方向基本呈均匀分布。房屋总高度,迎风面的房屋长。房屋总宽度,基本风压为。求楼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按教材和课件内容进行计算即可)题目三: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抗震设计中除了抗震计算外,还有哪些内容?题目四:试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的步骤。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各振型的效应相加?题目五: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有哪些形式?如何选择?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学号学

3、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3. 正文格式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注意: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上交往年作业题目或者其他科目作业的,成绩以零分计。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

4、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学习中心: 奥鹏远程教育武汉学习中心(直属)232 姓 名: 李晨光 学 号: 171150303535 题目二:风荷载计算题某市的市区,有较多高层房屋的密集建筑群,欲建一座40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外形和质量沿高度方向基本呈均匀分布。房屋总高度,迎风面的房屋长。房屋总宽度,基本风压为。求楼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按教材和课件内容进行计算即可)答:风荷载体型系数:H/B=140/30=4.674L/B=50/30=1.671.5该楼已符合H/B4的条件,但不满足L/B 1.5的条件。所以采用高规附录A 第1条规定的

5、s :s=0.8+(0.48+0.03H/L)=0.8+0.48+0.03140/50=1.364经分析,地面粗糙度属于D 类。=140m z=1+(z/z)=1+/Hz=1+(1401.4910.487)/1401.50=1.484 作用于屋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k=zsz0=1.4841.3641.500.65=1.974kN/m2题目五: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有哪些形式?如何选择?答:多、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房屋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6、有关。单独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或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通常沿柱列布置,它将上部结构较好地连成整体,可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加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它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在纵横两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或当房屋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片筏基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也是多、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适用于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很敏感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