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51849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金融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前言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金融服务业是一个高附加值、高贡献率、高成长性的产业。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体现在金融服务业本身所创造的经济附加值,更体现在金融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对其他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十一五”时期是扬州金融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市金融规模迅速壮大,业务品种推陈出新,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利润水平大幅提高;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建成了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和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完善社会主

2、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环境资源全面调整,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将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十二五”时期是扬州市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关键时期,是扬州经济由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后工业化时期。现代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金融业将全面加快改革、创新和发展步伐。实事求是地编制一个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金融业发展规划,对于我市金融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3、,结合扬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实际,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赋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功能定位,制定扬州市金融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2011-2015)。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扬州市金融业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扬州市金融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建立了机构齐全、市场完备、服务完善、环境优越、监管有力的金融体系,具备了建设金融强市的坚实基础,为扬州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2006-2010年,扬州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9%,到2010年末,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4.2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8%和10.3%,较2005年分

4、别提高了1.4个和3.4个百分点;金融业从业人员达到2.6万人;金融业对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9%和16.5%。(一)金融机构体系较为完备经过多年发展,扬州市已初步形成了在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扬州市银监分局和扬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调控监管服务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行业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0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5家;保险机构52家、保险中介代理机构7家;证券营业部15个,期货营业部4家;担保公司55家,典当行及分支机构11家,小额贷款公司15家,金融组织

5、体系已较为完备。(二)金融业务快速发展1、银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484.2 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531.5亿元,占全省的4.2 %;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515.6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002.3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2.6倍和2.9倍,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金融服务功能相对齐全,以农产品流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政策性金融,以一般性存贷款、结算、理财、银行卡业务为主的商业性金融,以助学贷款、小额贷款等为主的普惠性金融业务全面开展,适应了企业和居民的多层次、多种类的金融需求。2、直接融资取得较快发展。2010年底,扬州市共有境内外上市

6、公司8家,累计公开发行24.9亿股,向社会募集资金94.8亿元。2007年和2009年,扬农化工通过资本市场分别定向增发实现两次再融资,募集资金净额超过7亿元,成为我市第一家实现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全市上市后备企业超过50家;债券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我市成功发行2家企业债券,发行总额28亿元;创业投资初具规模,全市拥有创业投资企业4家,基金规模5.5亿元;证券期货发展良好,截至2010年底,我市共有15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设资金账户24.7万户,比2005年底增加11.8万户;期货公司营业部4家,期货保证金3亿元,交易量达3000亿。3、保险业的“稳定器”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十一五”

7、期间,全市保险机构加强产品创新,积极拓展业务,推动了保险规模的迅速扩大,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业的补偿功能。2010年,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66亿元,理赔支出8.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3.0%,保险密度达到1437元/人。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进展顺利,自2007年试点以来,农业保险品种已达17个,主要种植业农业保险覆盖面超过98%。(三)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近年来,扬州市大力推动金融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金融产品推陈出新,个性化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依托电子化、网络化手段开发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票据、银行卡、IC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逐渐普及,银行机构发卡累计超过了2000

8、万张。交叉性金融工具开始出现,银证转账、第三方存管、代理基金和国债、代理财产和人寿保险等交叉产品陆续推向市场,逐步构建起种类基本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金融产品体系。(四)金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形成了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同城票据交换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资金清算服务公共平台,加速了社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支付服务组织向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并

9、呈现支付服务主体多元化、支付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近几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扬州市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当前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支持力度的意见、扬州市金融生态县(市)创建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三新”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措施,改善了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二、存在问题(一)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低。2010年扬州市金融业占GDP和第

10、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2010年末扬州贷存比为61.6%,低于全省11.3个百分点。(二)金融业发展结构存在不平衡。一是金融组织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扬州市尚无外资金融机构和信托机构入驻,本土金融机构仅仅有五家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也仅是营业部或分支机构;二是融资结构不平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全市间接融资占企业外源性融资的比重超过99%,直接融资不足1%;三是融资方式较为单一,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是企业外源性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股票、债券的直接融资、信托、债券、金融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发展缓慢;全省证券市场累计融资约1500亿元,

11、其中,累计发行企业债券约160亿元; 在省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公司已达127家。而我市上市公司数占比、直接融资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数,创业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四是金融业务结构不平衡,经营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银行业务集中度过高,主要依赖存贷款业务,贷款业务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客户,中间业务发展不足,保险业险种结构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寿险和普通产险,单一险种规模过大,责任险、信用险、保证险等发展缓慢。五是金融发展中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农村金融基础薄弱,农业和农村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金融支持。(三)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扬州市在引进与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完善中小

12、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探索银保结合、规范与探索民间金融和互助融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寻求突破。(四)金融集聚区尚未形成。金融机构布局较为分散,未能形成现代化的金融商务集聚区,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发挥金融集群效应、引进金融机构和吸纳高级金融人才,既影响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五)金融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企业融资服务的产权交易组织、无形资产评估和交易市场、金融中介、财务咨询顾问等组织尚未形成规模,难以满足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现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面相对狭窄,全社会信用评级、信用奖惩、信用文化尚待

13、构建。第二部分“十二五”时期扬州金融业发展思路与目标一、环境分析(一)国家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为扬州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加强金融安全的同时,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和产融结合,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全面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金融业将朝着市场化、系统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为扬州金融业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二)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对扬州市金融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长三角区域内金融人才、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上海积聚;苏南地区和

14、杭州、宁波等市均提出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中心的目标,长三角区域内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宁镇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扬州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扬州市金融业必须转变发展思路,跟上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步伐。(三)扬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7.9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955元,财政总收入40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2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5.7亿美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652.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62元。“十一五”期间铁路、机场、公路、30万辆整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

15、为金融业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需求。“十二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扬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为扬州市加快金融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扬州市要实现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必须通过发挥信贷的杠杆作用,优化实物资源配置。一方面,要改善三大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优化同一产业内部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生产要素流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金融业要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高效的

16、金融支撑和金融服务。(五)企业和居民投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为扬州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压力和动力企业和居民的投融资理念的变化,收入的进一步增加,财富积累的加快,金融知识的不断更新,客观上要求扬州市金融业必须大力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和居民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推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金融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区域间的金融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国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