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386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课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决定前程,阅读改变人生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指导2013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作出这样的说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小说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我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我们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点:从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突出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

2、丰富意蕴。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高考小说的命题主要围绕着五个关键词:环境: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人物: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的辨析 、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主题: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探究: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小说的深刻思想;从人不同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我的见解。小说的解读方法多

3、样,这里推荐一种适用面广泛,操作方便的,便于迅速切入要领的答题方法,即“四级概念整合法”。环境类考题:往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对某种特定环境的渲染、情节的推动、对人物的烘托、对主题的揭示等);情节类考题: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对人物、对主题三方面作用; 人物类考题: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主题类考题:往往要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入手,甚至还要考虑到情节推进、社会环境设计等。【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等待葛多 王 洋葛多回来了。那个六月的午后,我照镜子时发现头上长出了几根白发,我说:“孙俪,给我拔白头发。”孙俪坐在阳台上,我的头枕在她的腿上,阳光下,我的白发格外醒目。孙俪

4、的手温柔地抚过我的头发和脸颊,我惬意地躺在她的怀里,太阳光晒得我迷迷糊糊。就在我快要迷糊过去的时候,我听见孙俪说了一句:“葛多回来了。”葛多回来了。我醒了,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我听见孙俪又说:“葛多回来了,我要去找他。”孙俪和葛多最后一次相见是在大学毕业前夕,两个人席地坐在沂河边的沙滩上,六月的阳光照着静静的沂河,河面上有水鸟在盘旋。在这六月里,葛多挥舞着双手对着河水激情澎湃地喊了一嗓子:“十年后,这座城市将是我们的天下!”这句豪言壮语似乎成了葛多的谢幕词,从此以后,他从孙俪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晃十年过去了,在这漫长的十年里我和孙俪结婚、生子,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婚后的日子是琐碎而单调的,岁月像

5、一把无情的刀子削去了我青春的锋芒,在我的眼角、额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葛多的豪言壮语已经成为青涩年代的墓志铭,青春不再,日子像和尚手中的木鱼,敲一天是一天。孙俪似乎还在怀念着那个激情四射、壮志满怀的葛多,她还没有从梦里醒来。她整日埋怨我窝在那个不死不活的单位里混日子,让她恼怒的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在单位里至今仍是一个大头兵,任别人呼来喝去。吵架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的最后,我们经常为了一点鸡零狗碎的琐事吵得天翻地覆。在一次争吵过后的午夜,我听见孙俪在梦中喊一个人的名字:“多多,我的多多,你在哪儿呀?” 现在,葛多回来了,我该怎么办?我出了家门,尾随孙俪而去。孙俪沿着出城的

6、道路一直向北,再向北。人流稀了,车辆少了,沂河展现在眼前。孙俪轻车熟路地沿着河岸西行,穿过一片小树林,孙俪从河沿的台阶下到一片空阔的沙滩上。六月的阳光照着静静的沂河,河面上有水鸟在盘旋。孙俪静静地站在沙滩上,一任风吹乱她的乌发,掀起她的衣角。 黄昏降临了,落日的余晖淡淡地洒在孙俪身上,她的脸上竟然呈现出了少女般的红晕,她的目光清澈而深情,她拢了拢鬓角的乱发,用少女般甜润的嗓音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多多,我的多多,你在哪儿呀?”孙俪的深情呼唤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十年前那个六月的午后:湛蓝的天空下,阳光、沙滩、盘旋的水鸟、仰脸倾听的孙俪和侃侃而谈的我。 在那个多情的季节里,美丽纯情的女大学生孙俪已经被

7、我的言语蛊惑了,她眼神迷离,两腮酡红,深深地沉醉在我编织的梦网里了。在我的“演讲”中,未来已经幻化成一条金光大道,无限伸展,触手可及讲到最后,我站起身,挥舞着双手对着滔滔河水激情澎湃地喊了一嗓子:“十年后,这座城市将是我们的天下!”夜幕悄悄降临了,远方的城市已点亮了星星点点的街灯。孙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对着茫茫夜色呼唤着:“多多,我的多多,你在哪儿呀?”呼唤声惊飞了一只水鸟,鸟儿扑腾着翅膀飞向了天空。这只腾空而起的水鸟突然把我的一颗沉睡的心扇动得猛跳起来,我感觉双臂像长了翅膀,我的嗓子痒痒的,我身轻如燕,展开双臂朝着呼唤声响起的地方飞奔而去:“孙俪,我来了”我和孙俪手牵着手回到家,打开房门,

8、灯亮的一刹那,我和孙俪都笑了。葛多真的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1、文中多次写到“六月的阳光照着静静的沂河,河面上有水鸟在盘旋”等景物,作用是什么?2、小说在构思上具有双线交织的特点,请简要分析。3、小说中“葛多”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怎样的主旨?(4分)4、小说结尾说“葛多真的回来了”,作品这样安排结局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训练二】2013山东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活着 余华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有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

9、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

10、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

11、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

12、,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老人说着站了起来

13、,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19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分)2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4、)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2分)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2分)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22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训练三】2013湖南卷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未婚妻 法奥杜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把头伸在篮子外面。我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

15、,我就把它们从这里拿开。”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我坐下以后,坐在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否他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们表达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听了之后都感到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样办?”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