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46084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经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经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经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经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经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经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经课后习题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略。因不考。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试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答:(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商品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有什么影响?答:(1)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

2、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由此可以看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答:(1)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2)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5,6,7题未学,不考。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怎样理解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答:(1)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存在着矛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增值;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4、。所以,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2.简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答:(1)劳动力是人们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2)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3)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4)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具备这两个条件,劳动力才能成为商品。3.简述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答:(1)劳动过程作为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2)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3)工人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他的劳动录属于资本。(4)工人的劳动产品归资

5、本家所有。4.简述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答:(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它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5.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答:(1)不变资本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中只能转移旧价值,而不发生价值增值。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资本,在生产中会使原有价值发生增值。(2)划分的依据是二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3)意义在于:一是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二是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6.简述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以及价值规律转化为市场价值规律。答:(1)在社会经济过程中,各种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劳动形成价值的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在量上相等的总价值,但由于劳动生产力水平不同而生产出不同数量的商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别价值,再加上内部竞争要求同种商品按相同的社会价值出售。因此,价值就转化为市场价值。(2)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值规律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反,而且恰恰相反,它是价值规律的发展形式或转化形式。7,8,9未学,略。第三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1.资本积累的原因、实质是什么?答:(1)原

7、因一是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二是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2)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2.资本积累、剩余价值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什么?(1)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2)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3.简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过程。答:(1)商品所有权规律是:参与商品交换的双方都是各自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在交换中互相承认对方的所有权,他们之间是平等关系,实行等价交换。(2)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购买劳动力的等价交换只属于流通过程中的一种表面现象,因为一是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

8、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二是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剩余价值。这样,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总是用他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剩余劳动。(3)资本主义占有的结果,是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答:(1)资本主义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是物质资料再生产。(2)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进行,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5.试述决定和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答:()在剩余价值量一

9、定的情况下,积累量的大小由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决定。()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量。凡能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量: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资本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多,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资本积累的规模:1体现一定量价值从而一定量剩余价值的产品量也会提高。这样,资本家在不减少甚至增加个人消费的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资本积累量。2同样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购买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剩余价值,增加积累。3

10、可以使旧的劳动资料不断地被效率更高、功能更全和价格更低的新的劳动资料所替换。从而可以使旧的资本以效率更高的形式再生产出来,这就会使产品量和剩余价值量不断增加。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部门来说,可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就企业来说,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这个差额增大会从以下方面影响资本积累:1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劳动资料作为使用价值所提供的这种无偿的服务就越多,越有利于资本积累。2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以货币形式收回的价值就越多,其等待更新的时间就越长。因此,这部分资本价值就越能发挥资本的作用,积累的规模也越大。四.

11、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劳动力剥削程度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取决于被剥削的工人的人数。6.简述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答:(1)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二者是对同一资本构成的两个方面的考察,前者是从物质形态考察资本构成,后者是从价值形态考察资本构成。一般地说,价值构成是以技术构成为基础,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通常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而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家只构成。可用公式

12、:表示。它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的密切的有机联系。7.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聚:指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把许多已经存在的、分散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区别:1速度上:资本集中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2结果上: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的总额增加;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3体现关系上:资本积聚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资本集中体现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联系:二者相互促进。8.为什么说相对人

13、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答:(1)随着资本积累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趋势: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有时甚至会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量日益绝对增加。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性,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

14、随时调节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成为产业后备军。其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随时可以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加强对这些劳动力的剥削。同时,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家加强对在岗工人剥削的条件。9.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基本形式?答:(1)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2)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3)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10.未学且不考,略。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各个阶段的性质。答:(1)对购买阶段的货币资本完成其职能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能够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二是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与所要生产的商品,三者之间必须要在性质上互相适应,在数量上保持恰当比例。(2)生产阶段的特殊性质在于劳动

15、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使之与其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实现的。这种特殊性质的结合方式决定了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劳动力从属于资本家,并未资本家提供活劳动以生产剩余价值;而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则是吸收活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家销售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包含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处于销售阶段的商品,不仅是一般商品,同时又是商品资本;销售阶段不仅是商品价值形式变化的一般商品流通的销售过程,同时又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从而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2.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答:(1)产业资本在它的现实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于此相适应,它本身依次采取三种职能形态,执行相应职能。期中,生产过程在资本循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3)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使自己增值。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一个无止境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4)产业资本在不断的循环运动过程中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