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917539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学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科目课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资料:吉林大学自考网 来源:组织行为学选择1 人行为的特点 1 适应性 2 多样性 3 动态性 4 可控性 5 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2 研究方法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 边缘性 主要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两方面2 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既有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般规律性这种自然属性,又有特殊规律性这种社会属性4 决定两重性的因素 1 多学科性 2 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决定 3 由管理的两重性决定 管理有作为对人们共同劳动的协调和指挥这自然属性又有监督劳动者劳动、反应统治阶级意志这种社会属性和阶级性 4

2、应用性5 组织行为学产生于 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6 美国莱维特教授自 1958 年开始用管理心理学代替了原来的工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之父”71988 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教授和富兰克林斯克伯兹提出了组织科学的概念8 组织行为学是在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政治学9 心理学 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是人事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10 组织行为学是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11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对未来的预见性12 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观察和实验 分析和评价 预测和推断 检查和验证1

3、3 社会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对角色的知觉 对因果关系的知觉14 人的知觉过程包括观察 选择 组织 解释 反应15 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行为=f(人的主管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B=f(Pa,b,c*Em,n,o)1,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极性;态度的间接性。2,气质类型的划分:1,多血质(活泼型)2,胆汁性(兴奋型)3 粘液性(安静型)4忧郁型(抑制性)3,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4,现代心理学家与医学往往根据人的行为模式,把人的性格区分为:A 型 B 型 C 型 D型 E 型五类。5,创造性

4、行为的特点:1,首创性(不是重复) ,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2,有用性,有价值的新成果。3,适应性,主体为适应客体和控制客体的产物。4,主动性。5,有效地事业生涯的设计和开发应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6,霍兰德的六种基本的“个性定向”:1,现实操作型2,调查研究型 3,社会型 4,常规(传统)型 5,管理型 6艺术型7,薛恩认为有五种“职业锚”:技术职业锚;管理能力职业锚;创造性职业锚;安全感职业锚;自治独立职业锚。8,组织内部的个人事业生涯往往沿着下列三个方面变动:纵向的,横向的和向核心的变动。9,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 0-14;探索阶段 1

5、5-24;创立阶段 25-44;维持阶段 45-64;衰退阶段 65岁以上;10,个人加入群体的理由: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利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11,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有所作为阶段;中止阶段。12,群体细分为:命令型;任务型;利益型;友谊型群体;前两种多见于正式的组织中,后两种是非正式的联盟。13,一个群体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到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变量:(个人能力)和(性格特点)14,12 个人以上的大群体更善于吸收多种不同的观点。大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小群体善于完成生产性任务;成员在 7 人左右的群体在执行

6、任务时,更为有效。15,在执行任务时,这种异质性群体比同质性群体更有效。16,一个相当具有说服力的角色形成实验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同事所完成的。17,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18,沟通时信息的传达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过程。19,沟通过程模型:1,沟通信息源 2 编码 3 信息 4 通道 5解码 6 接受者 7 反馈20,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21,非语言的沟通传递了 30%左右的沟通信息。22,按照组织的结构特征来分,沟通又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1 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可分为正式领导、非正

7、式领导2 领导的特点 示范性 激励性 互动性 环境适应性3 领导的功能 创新 激励(激励的目的是要调动组织中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组织功能(要求领导者做到 1 根据组织生存和发展需要结合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决策 2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决策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协调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仲裁内部的各种纠纷) 沟通协调功能 服务功能3 有效领导的基础(领导的权威)4 西蒙认为,权威是作出指引另一个人的行动的决策的权利5 权利的性质 权利的情境性 权利的依赖性 权利的不确定性 权利的资源性6 权利的构成:资源控制权 奖惩权 专长权7 资源控制权

8、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包括决策权 人事权 指挥权 财务审批权 物资分配权8 领导权力来源于 传统因素 职位因素 资历因素9 工作绩效是检验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也是下属了解和认识领导者的最直接的途径10 企业家的(能力素质)是企业家整体素质体系中的(核心素质)11 企业家能力主要包括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 协调能力 创新能力 激励 应变 社交12 企业家的(决策能力)就构成了企业家的核心能力13 企业家的激励能力表现为(企业家所采用的激励手段与下属士气之间的关系状态)14 国外有关领导素质的观点 传统素质理论(亚里士多德) 现代素质理论 美国学者的领导素质关 15 美国管理学家(杜拉

9、克)把领导者的素质称为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结合。16 各层次领导的能力 高层管理者-行政管理能力 中层管理者-交际能力 基层管理能力-技术能力17 领导行为有两个变量(以工作为导向) (以人际关系为导向)18 集权型领导方式的主要特征 独揽决策权 单纯命令主义 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19 领导方式 集权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 评价应用20 费德勒的权变领导论21 目标途径理论实现了(领导行为两维理论)和(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的结合 22(决策)是领导过程中最主要的职能23 领导决策原则包括 (信息健全原则) (可行性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对比择优原则)(时效原则) (集体决策原则

10、)24(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顺利的实施25(时效原则要求) ,领导决策的效力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期限)26 领导决策的程序有(发现问题) (确定目标) (核定价值准则) (拟定方案) (方案评估)(方案选择) (实验实证) (组织实施)27 决策观念的民主化的关键是(领导者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28(决策的法制化)是决策民主化的先决条件29 领导者是否按照(科学思想)进行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因为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动机有三种机能:始发机能、选择和导向机能、强化机能。2.动机由来的分类: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习得动机。3.需要

11、的特征:指向性、再生性、交替性、转移性、发展性。4.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它具有内隐性的特点。5.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动机、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地行为所掩盖。6.泰勒提出科学管理。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8 马斯洛需要层次的论点: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性原理、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渐上升,即层次性原理、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忽视了后天环境

12、对人的需要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层次机械地由低向高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解释越级上升或由高到低下降的现象,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10.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11.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有:公司的政策和制度、技术监督、与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工资、职务障碍、个人的生活、工作条件、职务地位。12.使职工感到十分满意的因素有: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13.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

13、需要、合群需要。14.员工需要分类: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15.成就需要强烈的人一般具有的特点:喜欢能发挥其一定的风险,又有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冒险、他们既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又有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冒险、他们强烈要求对其工作有明显的和不断地反馈。16.期望理论:激发力量=目标效价 *期望值。17.综合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激励+任务结果激励。18.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19.人的行为可分为两类:答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0.行为改造激励理论的要点: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失、惩罚。21.JK 活动的基本思想:在工厂人人能畅所欲言、丰富全员的创造经验,

14、并能灵活应用、向能力的极限挑战、成为工厂的开拓者、使每人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22.JK 活动的目的:是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提高、最重人性,创造明快工作场所、在工作中得到欢乐和喜悦、使企业蓬勃发展。23.JK活动的理论基础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4.宝钢的五大激励:主体激励、关怀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支持激励。25.宝钢的激励机制是以综合激励理论为基础。26.全方位激励的理论基础无疑也是内容型激励理论,但它的理论体系更接近奥德弗的 ERG 理论,尤其是“二元四重组合效应”与生存、相互关系、成长三要素的联系更为紧密。27.全员塑造企业形象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培养和树立理想的职业形

15、象,二是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28.全员塑形法的理论基础是参与理论和麦克里兰德成就需要理论,应属内容型激励理论。29.OEC 就是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它的核心是“日日清” 。30.OEC 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期望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31.组织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高层负责制定总目标及方针,也称为战略层;中层负责制定具体计划,执行上级政策,也称业务层;基层实施上级所安排的具体计划或工作,也称作业层。32.管理幅度最大不能超过 12,一般以一个领导者管理 7 个下属为宜。33.组织之间的结够:规模和规模结构、专业化协作、经济联合、企业集团。34.行为组织

16、结构参考资料:吉林大学自考网 来源:理论:组织是一种心理与平衡的系统、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的系统、组织是具有影响力的系统、组织是人与物协调的系统、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35.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组织是开放系统和整体系统、组织的权变观念、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认为衡量组织经营不能单纯用利润指标,还须考虑的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强调领导权威主要靠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而不是靠行政命令。36.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目标原则、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则、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精度高效原则、信息的灵活沟通原则。37.组织结构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38.现代的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立体组织制。39.新型的组织结构:团队结构制、虚拟结构制、无界限组织。40组织目标的设置特征:一致性、协调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认知度、实现度。41.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是组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组织具有足够的持续性、使组织具有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