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98912677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答案(完整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 电大期末考试最新小抄(精品)一、填空1. (法律制度)和(行政制度)是影响地区投资软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2. (规模经济效益)是产生并获取区域贸易利益的重要原因。3.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4. (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的组成要素。5.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6. 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和(分化)。7.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区域性原则)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效益原则)的原则。8. 产业政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产业结构政

2、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布局政策)9.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S形)10. 城市化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11. 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三类:(顺序规模分布型)、(双中心型)、(网络型)。12. 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关联性)13.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的主体,主要反映在对地方所拥有的各类资源的事实上的(支配权)和对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等诸方面。14. 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总量目标)和(速度目标),是地方政府最为关心的两个方面。15. 地区形象的塑造的内容包括(区域定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地区意识的确立)和(区

3、域信息标志的确立)四个方面。16. 地区形象的特征包括(地域性)、(继承性)、(动态性)。17. 对地区的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具体行为。18. 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19. 根据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新世纪经济区划的构想是将全国划分为(九)经济区域。20. 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标准化值)为标准。21. 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价格),二是(维修和保养状况)。22. 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是(中国在体

4、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23. 经济区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与发展)。24. 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选择)、(市场份额最大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25. 区域财政金融政策的内容包括(财政政策)、(区域货币政策)和(区域转移支付政策)三个方面。26. 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区际公平目标)、(区域发展的稳定性目标)。27. 区域财政政策的实施通常包括(地区税收杠杆)和(财政分配)两个手段。28. 区域规划的原则是(发挥优势原则)、(兼顾全局原则)、(效益原则)。其中,(发挥优势

5、原)是最基本的原则。29. 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就是要强调地区的特点,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针对性。30.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进程。3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包括(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工业赶超战略)和(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五种形式。3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表现在(区域性)、(预见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四个方面。3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部门(专业)发展战略)两种形式。34.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的

6、组成包括(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和(公共工程)。35.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36. 区域经济政策包括(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两种类型。37.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38.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39.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的总称。40.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包括(投资环境因素分析法)和(投资环境的系统评价法)。41. 市场机制,一方面是(

7、完善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是(畅通的流通渠道)。42. 市场因素是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43. 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资本流量和流向)是核心要素。44. 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资本流量和流向)是核心要素。45. 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46. 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直接性)、(相对规范性)、(有序性)。47.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48. 一般来说,可以用(能源生产弹性

8、系数)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49.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5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1. 政策建议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性措施,其特征包括(有限性)、(系统性)、(阶段性)。二、单选1.(A)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2.(A)的存在,是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的前提。A区域贸易3.(A)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A.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4.(B)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B.利益驱动 5.(C)战略主张

9、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工业赶超 6.(C)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C.要素密集度7.(D)不属于新产业区。D.经济特区8.(D)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D.顺序规模分布型9.(D)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D.熊彼特10.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柏出版的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书中,首次系统阐述了(A)A国际相互依赖理论11. 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A)A规模经济12.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A)的约束。A布局目标13.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B)B 利益驱动

10、机制14. 成熟的城市社会中,城镇人口比重(C)C 大于65%15.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A)AS形16. 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A)A关联性17. 传统工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B)B 运输因素18. 从(B)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B.空间角度19. 地区差异贸易的理论基础是(A)A绝对成本论20. 对地区的国有企业进行(A),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具体行动。A 信息化改造21. 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D)。D市场因素22.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且多布局在科研单位附近区域的属于(B)产业布局指向。

11、B 高科技23. 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A)A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24. 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B)。B.要素禀赋理论25. 恩格尔系数是(C)的比值。 C.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支出26. 发展模式中最好但并不多见的模式是(D)D 综合型27. 防止区域经济的区位性衰退的关键是(A)A区域产业多样化发展28. 各产业(A)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A产品需求收入弹性29. 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两个区域进行贸易的基础是(C)的地区差异。C.相对劳动生产率30. 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A)在城镇体系中起着

12、主要的作用。A市场原则31.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的提出。C.市场区位论32.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的标志是(A)A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33. 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是(A)。A城市化水平34. 后工业化社会阶段,(C)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C技术密集型产业35. 胡佛在(B)中最早构建了区域经济学体系。B 区域经济学导论36.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A)A递减的37. 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是(A)A资源38. 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A)来体现的。A技术进步39. 那克斯认为:经济增长中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A)A资本的不

13、足40. 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B)B 创造需求41.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D)D.能源生产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42. 前、后时期增长率双高的部门是(B)B 成熟部门43.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指(A)A政府44. 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C)C 70%-80%45. 区域经济发展中进行智力型资源开发的条件是信息经济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A)A50%46. 区域经济基本运营模式是(A)。A人力资本运营47. 区域经济实现非均衡增长的前提是(B)B 区域贸易的存在48. 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概括而言,包括(A)A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

14、49.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是(B)B 制度环境中的产权50.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的(A)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A 经济51.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A)活动的总称。A商品交货52. 人力资源主动地与物质资源相结合的过程表现在(B)B 选择职业53. 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区域。 D.资源缺乏型54.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首先提出来的。B.科林克拉克55. 实现地域合理规模,就是要处理好(A)的关系。A聚集与分散56.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A提高资源利用效益57. 市场因素是对(C

15、)影响最大的因素。C 第三产业58. 索洛认为:因要素水平提高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是(C)。C水平效应59. 下列不属于区域科技合作内容的是(D)D科技发展贷款60.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D)。D.电力61. 下面关于贸易条件的论述错误的是(D)。D如果一个地区的贸易条件减少,说明该地区可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62.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C)C 20世纪50年代 63.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B)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B人力资本64. 熊彼特认为:(C)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C创新65.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了(C)。C.创新理论66.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一般要经过(B)个阶段。B三67. 一业兴百业旺的经济发展效应属于(C)C 旁侧关联效应68. 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的发展模式为(A)A纯自然资源型69. 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D)D小城市70. 在工业化后期阶段,(C)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C 第三产业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