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

上传人:勇*** 文档编号:98857271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238 大小:4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8页
【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赏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文章汇编27篇(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中国成立 70 周年重要文章汇编目录“民主集中”调动一切积极性. 3 “胜利树”依然欣欣向荣. 6 把规模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8 把握开放与自主的辩证法.11发展能力展现制度优势. 14 守护初心,向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 17 “人民至上”汇聚强大合力.20引领复兴征程的强大力量网.22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 26 在应势而动中日日常新. 29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合力.32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5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38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1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44这是需要理论且能产生理论的时代. 47 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

2、路上.501不断开辟党的建设新境界.53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61 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68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5 换了人间:新中国的最初岁月.8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 92 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99指引新中国创造发展奇迹. 106 中国道路在守正创新中越走越宽广. 113 中国发展蕴含的工业化规律. 1202“民主集中”调动一切积极性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淀思想的精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成就备受瞩目。人们在探寻,是什么令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保持平稳健康繁荣发展,是什么令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近 14 亿人口

3、的社会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党大国的“法宝”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所构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能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既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又能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新中国 70 年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现出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是一种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4、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组织起来。之江新语一书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响乐: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就应该成为这样的指挥,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3曲”,从而使领导集体的决策尽可能反映客观实际,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说,从国家机构的有序运行到保证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效率,从各个领域的制度安排到各个条线的领导方式民主集中制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没有充分的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从日常决策来看,重大项目该不该上马,深化改革推出何种

5、举措,发展与环保怎样统筹攻坚发展难题,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提高决策质量。从重大政策制定来看,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凝聚集体智慧。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例,起草过程几上几下、反复讨论修改,覆盖 114 个单位,8 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获得全会通过,这正是充分民主与正确集中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可以说,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同时,正确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没有集中,就会陷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在冷战结束时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

6、,经过这些年对世界各国发展情况的观察,提出“没有优质国家,就没有优质民主”,正因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于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发“否决政治”,导致“政治衰败”。而中国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体4现,就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五年规划的谋近虑远,“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兼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应急处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责任承担新中国 70年发展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让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调动各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让各方力量形成协调配合,确保国家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尝试又形成合力,既差异化探索又整合为一体。制度好不好,终究还是要看它在治国理政、安邦

7、定国中的有效程度。现在,民主集中制作为一种原则,已经贯穿于我们国家制度设计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国的各项制度安排展现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实上,进行制度设计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没有充分的民主,就难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没有正确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唯有实现民主和集中辩证统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这对世界各国的治理与发展具有普遍启发意义。在前进路上,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近 14 亿人迸发的活力,通过民主集中把我们这个社会的活力激发出来而又集中起来,就能形成无往不胜的磅礴合力。5“胜利树”依然欣欣向荣在陕西延安吴起县,有一棵百年树龄的杜梨树。193

8、5 年10 月,毛泽东同志在这棵树下进行了一次战前动员,之后就在树下休息,等待战果,“切尾巴战役”就此打响了。何为“切尾巴”?历经千辛万苦的中央红军初抵吴起时,一支 2000 多人的国民党骑兵紧追而来,如同一条甩不掉的尾巴,打算利用红军行军疲劳发动袭击。危急时刻,毛泽东同志召开军事会议,决心全歼尾随之敌,一个为敌人布好的“口袋”随即展开。经过激烈战斗,尾巴被成功切除,中央红军结束了长征中的最后一战,这也是进入陕北根据地的第一个大胜仗。可以说,“切尾巴”,切除的是隐患,奠定的是根据地发展的基础。1935 年 10 月,陕西吴起陆陆续续迎来了很多红军战士。行军做饭的锅不够用,红军战士向村民张宪杰借

9、了一口水缸和一个瓷盆,不料烧饭时缸和盆烧裂,红军就赔了张宪杰两块银元。这口“红军锅”里盛下的是军民鱼水情。听闻红军到来,吴起周围的乡亲们送来了 28000 斤小米、荞面,50 多头猪,270 多只羊。欢迎红军、支援红军、拥戴红军,军民心连心、共命运,让红军队伍有了强大而稳固的“大后方”。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结果,胜利是军民团结齐心奏响的壮丽乐章。6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战无不胜。体现在每场战斗中,胜负不只是战术是否得当的技术问题,更是配合策应、战略方向上的选择问题。就像打仗“扎口袋”,倘若一侧纵队猛追猛打、另一侧纵队跑风漏气,即便能消灭敌人也会付出不小代价。“切尾巴”之后,毛泽东同志给彭德怀写了一

10、首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把最后一句改成了“唯我英勇红军”。正因为团结如一人,红军才能众志成城,从胜利走向胜利。一役探全局。长征路上,因为团结,懋功会师后,多数红军将士懂得“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自觉抵制张国焘的分裂行径;因为团结,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将士一起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因为团结,陕北红军将士始终没有放弃根据地的斗争,红二十五军先行抵达陕北后,为中央红军做向导,“即使我们 3000 人都牺牲了,也要把党中央、四方面军接过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

11、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如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伟大梦想,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只要“打好团结牌”,一切困难都会为成功让路。作为“切尾巴”战役前线指挥所的那棵杜梨树,如今依然生机勃发。这棵树又被称为“胜利树”。合抱之树,象征着齐心协力的团结,也象征着我们的事业必定能生机勃发、7欣欣向荣。把规模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这个判断所彰显的中国之大,有着生动的呈现。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巩固;在科技领域,“天眼”探空、“蛟龙”探海、“嫦娥”探月,国际媒体感叹“中国正在把科学超大化”。走过 70 年风雨,中国以大国姿态屹立世界东方。有人把中国之大概括为“四超”,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底蕴。19 世纪,英法崛起时人口是千万级的;20 世纪,美日崛起时人口是上亿级的;而新中国 70 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与“10 亿级人口规模”相结合,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绝无仅有的壮丽征程。大江大河、大潮奔涌,中国善谋善成,把后发劣势变成了后发优势,把规模优势转化成了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 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正是因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