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知识点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808635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恨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恨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恨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恨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恨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恨歌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恨歌知识点【背景资料】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当时白居易做陕西周至县尉。一天,偶然与朋友游览仙游寺,谈起流传当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妃的悲剧故事,于是创作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知识链接】1. 元白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二人文学主张相近,兼相友好,并为当时“新乐府”运动倡导人。2. 长庆体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二人友好往来,迭相唱和,诗歌风格相近,于穆宗长庆年间编成元氏长庆集和白氏长庆集,故并有此称。一、预习文本基础积累(一)字音辩识回眸( ) 凝脂( ) 骊宫( ) 鼙鼓( )花钿( ) 云栈( ) 临邛( ) 绰约( )玉扃( ) 珠箔( ) 花冠( ) 仙袂( )凝

2、睇( ) 迤逦( )( ) 人寰( )钗擘( ) 殷勤( )(二) 词语理解1. 回眸一笑百媚生 2. 温泉水滑洗凝脂 3. 云鬓花颜金步摇 4. 姊妹弟兄皆列土 5. 行宫见月伤心色 6. 耿耿星河欲曙天 7. 遂教方士殷勤觅 (三)填空。(1)春风桃李花开日, 。(2)行宫见月伤心色, 。(3) ,对此如何不泪垂。(4) ,在地愿为连理枝。二、文本解读探究1. 古人评诗多有“诗眼”之说。那么长恨歌的“诗眼”是什么呢?怎样理解?2. 诗中的杨贵妃是怎样的人物形象?湘夫人知识点一、常识介绍(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

3、)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

4、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

5、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二、诵读指导1、此诗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3、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渚眇罾潺袂汀遗搴三、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帝子降兮北渚(2)与佳期兮夕张(3)罾何为兮木上(4)蛟何为兮水裔(5)葺之兮荷盖2、找出第三段中和“蛟何为兮水裔”中裔意思相同的两个字3、能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2)荪壁兮

6、紫坛,播芳椒兮成堂。(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导思:1.提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2.: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拟行路难知识点【熟悉作者,知人论世】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南朝刘宋时的重要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称为“元嘉三大家”。他家世贫贱,曾任前军参军,后为乱兵所杀。他诗文俱佳,以乐府诗成就最高,内容上多以咏叹仕途失意和描写边塞生活为创作题材,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2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是一个门阀制度最盛行的时代。鲍照生活在这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黑暗社会,虽然胸怀大志,但却终因“身地孤贱”,一生沉郁下僚,报国无门,受尽了歧视和打击。世道的不平,使得他对当时的腐朽制度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在这首拟行路难中,诗人非常激愤地倾吐了自己的不平之气和抑郁情怀。【自主梳理】1.注音鲍照(bo)劲健(jng)踯躅(zh zh)2.词义(1)重点词泻:倾,倒。 踯躅:徘徊不前。(2)一词多义【解读讨论】1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2 第三句中的命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3 第五六句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4 第七八句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