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07647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籍测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籍测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籍测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籍测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系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2013年月3日至2013年5月10日,我到山西家豪测绘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期间被安排的工作岗位为地籍公司成员。通过实习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测量人员必备的科学严谨的精神。强化了对大学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实际工程中将理论于实践工作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能力,同时也通过实习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为毕业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1、公司简历 山西家豪测绘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

2、月,系国家乙级专业测绘机构,现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日照测量、市政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变形(沉降)观测、形变测量、竣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各项服务。 公司实力雄厚,专家队伍中拥有工程测量、航测、房产测绘、采煤等各种技术人员,并建有完善的电脑网络系统,所有人员中有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工程师20人、技术员20人。公司现设备有S82T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4台,2秒级精度以上全站仪6台(其中索佳0.5秒级全站仪3台)、S3级水准仪5台(其中S05级精度电子水准仪3台)、测距仪13台,A1幅面以上绘图仪1台;并具有较先进

3、的绘图、出图等电脑处理及制图处理仪器;使用的主要软件有南方CASS绘图软件、OUTOCAD2002、SUNSHINE2.1等多种软件。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过电力输电线路测量、管道测量、航测像控点测量、矿山井上下对照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房产面积测量、房屋受损测量、采光鉴定等多种测量业务,近年来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完成了部分大型测量项目,如: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沿线所涉及的房产拆迁测量、太原西南环铁路枢纽沿线所涉及的房产拆迁测量、朔州市朔城区北邢家河改造工程拆迁测量等项目,尤其是接受人民法院委托,完成了多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鉴定、日照采光鉴定、地质灾害测量鉴定案件,并获得委托方、当事人及相关主管

4、单位一致好评。 由于四月中旬全省会有一个地籍宅基地测量比赛,所以我们的工程六月初才开,我们实习的两个月主要是以教学加实践操作来完成。公司为我们这一批新员工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主要通过有经验的人士为我们讲解和带领我们亲自操作仪器,为了工程项目开始后能够有更加丰富的经验,我们都很认真的学习每一堂课程。我们的项目主要是宅基地和两权发证,所以我们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我们通过测量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测量方面的知识。2、实习目的和意义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完了所有的理论知识之后,到生产实践中进行再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期间的最后的一次实践活动,是毕业前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5、掌握程度的一次全面检查,也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是毕业生在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练兵。因此,开展好顶岗实习活动,不仅能是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也是对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改革,是对学校和课堂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地基础。同时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所经历的工作,让学生自己知道该向那个方向发展,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并且学生实习中所遇到的工作问题也能成为学校将来改革的方向。3、地籍测量3.1、简介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

6、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3.2测量方法按设备手段不同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

7、全测。3.3、测量内容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区内,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

8、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遵循规定的法律程序,根据有关政策,利用行政手段,确定界址点和权属界线的行政性工作;后者则主要是将地籍要素按一定比例尺和图示汇于图上的技术性工作。3.4、测量原则(1)不宜重复建立测量组织。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可以完

9、成此任务,不必另起炉灶。(何况个别单位还在窝工)。(2)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任何一个单位(哪怕是在当地是最大的测绘单位)是不可能承包这样大的系统工程的。据闻北京市曾初步规划要五、六百人得干五、六年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联合作战。(3)组织联合作占要认真研究五个步骤:(1)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2)调查各单位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人数(尤其是质量人的素质);(3)这批人要经过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并经一段实习,考核合格者,发上岗证书。(4)建立队伍后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5)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

10、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3.5、测量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在国外,地籍测量被称作为官方测绘。在我国,历次地籍测量都是由朝廷或政府下令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保证政府对土地的税收并兼有保护个人土地产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2)地籍测

11、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由地籍的历史和地籍测量的历史可知,测绘技术一直是地籍技术的基础技术之一,地籍测量技术不但为土地的税收和产权保护提供精确、可靠并能被法律事实接受的数据,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

12、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5)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的观点,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它不仅表达人与地物、地貌的关系和地物与地貌之间的联系,而且同时反映和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各种关系。(6)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而土地管理要求地籍资料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因此必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所以地籍测量工作比一般基础测绘工作更具有经常性的一面,且不可能

13、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地籍测量工作始终贯穿于建立、变更、终止土地利用和权利关系的动态变化之中,并且是维持地籍资料现势性的主要技术之一。(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

14、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4、宅基地 4.1、 概述 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一般而言住宅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公民的私财,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宅基地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财产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不得转让、出租或抵押。4.2、历史起源 (1)宅基地问题是怎么来的一般而言,住宅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公民的私财,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

15、“宅基地”则是一个“中国特色”问题。 (2)经过“土改”,建立了农民私人所有的土地制度,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领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权证书。 (3)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私有,但由集体统一经营,农民的宅基地则依然由农民保留所有权和处分权。 (4)经过“人民公社”运动,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宅基地也归集体所有,农民只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并且不能出租、买卖等。 (5)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仅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人出租、出卖地上建筑物。可见宅基地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财产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 4.3、法律规定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体内流转,迟早会沦丧根据

16、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只是一种使用权,所有权归村集体。宅基地不能买卖,但可以继承或者转让只能在本村集体内流转。 2、由于中国实行城乡二元体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农转非”。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把户口转走,就失去了对老家宅基地的继承权,又不能买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宅”变成村集体的资产。 3、由于农村户口与土地的对应关系,有些人不愿意“农转非”,甚至有些公务员想方设法“非转农”,但这些毕竟是少数,“进城”才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具体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关法规不变,宅基地注定会失去。 4.4、相应措施 (1)2010年5月底,国土部的9个调研组,对现有24个增减挂钩试点省份进行了快速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试点要求指标“三年归还”,到2009年底第一批试点周转指标应已全部归还。但第一批试点仅拆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