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6857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一、简答题1、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与条件是什么?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即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则资源的配置是具有效率的。条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MSB=MSC(图示见课本P4 图1-1(a)2、政府为什么要参与资源配置,为什么要协调收入分配?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缺陷。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三:1、 市场不愿提供公共产品

2、。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够。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因此由政府通过征税等形式提供公共产品。2、 私人无法矫正外部性(外部效益),即外部影响。当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应不足时,此时市场已经失灵,需要政府出面参与资源配置。3、 当有垄断时,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这就引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从而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而市场无法消除垄断,需要政府出面干预。政府协调收入分配的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是初始分配。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与质量不同,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必然引

3、起收入不平等,甚至两极分化。由政府协调收入分配,缩小收入不平等两极分化趋势,实现公平目标。公平有助于缩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富差距,缓和社会利益矛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3、什么是公共财政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等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

4、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资源的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根据个人财产多少和对生产所做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市场化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容易造成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过大,从而需要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结果实施再分配调节,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调控经济职能。是

5、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政府税收,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时,实行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监督管理职能。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的自发性和排他性,都需要财政的监督和管理,以规范财经

6、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4、什么是外部效应?什么是负外部效应?如何矫正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负外部效应: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当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时,称为负外部效应。矫正负外部效应:开征矫正性税收,实现外部边际成本内在化:矫正负的外部效应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矫正性的税收,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其突出特征

7、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矫正正外部效应:发放矫正性补贴,实现外部边际收益内在化:矫正正的外部效应的措施是进行矫正性的财政补贴,它则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其突出特征则是矫正性的财政补贴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5、什么是公共产品?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方式有三种:1、公

8、共生产:是指由公共部门生产出公共产品,然后,由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包括物品和劳务)。首先这些公共产品是由公共部门供给的,其次它是一种以不收费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的纯公共产品,特别是行政部门,主要采用公共生产和公共提供方式来供给的公共劳务或服务。例如:公共厕所。2、私人生产:有时,由政府购入私人产品,然后向市场提供。例如,国家可以将小部分武器和军事装备由私人部门生产,然后由政府采购来的。3、混合生产:有些准公共产品,在向社会提供过程中,为了平衡获益者与非获益者的负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政府往往也采取类似于市场产品的供应方式,即按某种价格标准向消费者收费供应。这样,消费者必须通过付款才能

9、获得消费权。例如,对于医疗产品既可以采取政府供给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供给、个人付费方式,此外,自来水、电、煤气等,也都可以采取收费方式来供给。但是,由于混合供给方式包含了政府的政策因素,它与市场供给的私人产品,在性质和管理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上述三种公共产品生产方式中,前两种采用的是公共提供方式,第三种采用的是混合提供方式,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由谁来付款。公共产品无论是采用公共生产、公共提供,还是采用私人生产,公共提供方式,其结果是生产公共产品的费用完全由政府负担,亦即财政拨款。公共产品若是采用混合提供的方式,则其生产成本将由政府和受益的企业或个人共同分担。6、什么是公共支出?中国政府支出的分类

10、有哪些?简述财政支出原则(结合当前实际)。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国家预算中用于公共部门的拨款和预算外资金中用于公共部门的支出。中国政府支出的分类:经济学中通常将公共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按照经济性质,还可将公共支出分为经常支出和资本支出。财政支出原则:(1)量入为出原则;中国长期处于财政收入与支出不平衡。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导致了财政赤字,由此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目前我国采取发型公债减少赤字,但这也易带来税收的负担。因此,现在的创新观念是:应“量出为入”,即以支定收。当支出小于收入时,以支出金额确定政府收入,多余的钱

11、放置在民间进行资源配置(市场),比政府安排的效率更高。(2)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国家经济建设各部门和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的事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财政收入与支出在数量上的矛盾不仅体现在总额上,还体现在有限的财政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财政支出的安排要处理好积累性以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但同时,应保证重点区域与项目的统筹安排,举例说明:西部大开发与中部重点发展。(3)厉行节约,讲究效率原则。公共支出极易带来浪费与腐败现象,提倡厉行节约原则,有效夯实公共支出管理规范,让公共支出真正发挥出财政政策的作用,成为财政政策的载体。与此同时,“讲究效

12、率”必不可少。财政支出的效益体现在财政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为保证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的特点,对有经济效益而不需要财政扶持的单位,要做到无偿拨款和有偿使用相结合,财政资金投入与单位自筹资金相结合,资金安排和日后的财政监督相结合。7、什么是公共预算?原则有哪些?它有哪几个方面的功能?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年度)收支计划。原则是课本P88。功能是课本P86。8、什么是公共收入的原则?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说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是公共部门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自企业、家庭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财政政策原则,又称为公共收入原则。即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是组织公共收

13、入,满足支出需要,收入的来源必须充分又有弹性。课本P103-104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人的一种形式。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原因如下:一、增发货币(1)做法: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它完全可以视财政需要而印发相应数量的货币。(2)弊端:引起通货膨胀,诱发社会动乱。二、举借公债(1)做法: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人。政府可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向国内外发行政府债券来取得相应公共收入。(2)缺点:以还本付息支付一定代价为条件。三、政府收费:(1)做法:政府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

14、公共收人。它可以像一个商业性企业那样,对公共场院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按照特定标准收取相应的费用,以所收费用来满足政府用款的需要。(2)不足:政府收费数额有限,不足以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是公共收入的补充形式。四、课征税收(1)做法: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人,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支配。(2)优点:不会凭空扩大社会购买力,引起无度通货膨胀;政府不负任何偿还责任,也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会给政府带来额外负担;税收是强制征收的,政府一般可以制定法律向其管辖范围的任何人或任何行为课征任何数额的税款,故可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五、结论:在各种可供

15、选择的公共收人形式中,税收为最佳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税收是公共收人的主要支柱。备注:由于税收的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部分收入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支配。1.不会引起无度通货膨胀2.政府不负偿还责任,不会带来额外负担3.强制征税,可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9、什么是公债?他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公债,又称公共债务,就是公共部门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公债的基本功能: (1)弥补赤字的财政功能; (2)筹集建设资金的投资功能; (3)调节货币流通量的金融功能。其中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增加税收,可使政府公共收入增加到与公共支

16、出相当的水平,因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但税收的增加客观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如果因强行提高税率或增设税种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财源枯竭,结果将是得不偿失。同时,改变税制也要受立法程序的制约,不仅不能保证短期内迅速地筹得所需的资金,而且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遭到纳税人的强烈反抗。通过中央银行增发通货,也是增加公共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形式。但通货虚增的结果是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的凭空扩大,很可能出现无度的通货膨胀。相比之下,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只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地取得所需资金。此外,公债的发行或认购通常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