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6134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版)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中的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文言文字词积累,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难点文中末尾“闲人”的含义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师:同学们你知道这首歌唱者是谁吗?(王菲),是呀,这首歌家喻户晓,然而人们只知道唱者王菲,谁能说出词作者是谁呢?(苏轼)谁能介绍一下这位大家呢?请按名、时、地、作来。生:介绍作者师:明月几时有?何夜无月?只不过很少有人有那一份闲情逸致去欣赏罢了。但宋朝的文学大家苏轼却对月情有独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

2、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2、朗读感知听录音范读课文。(屏幕显示: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师:请大家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后请一位同学来展示(小声、大声、默读)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请学生朗读课文。)师:大家评评她读得怎么样?预设:读得流畅,字音准确。 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语速有点快,应略微舒缓一些。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价也很到位。预设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音:荇

3、柏师:请同学们一齐来读一遍课文。(生齐读课文。)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但要做到声情并茂还须了解内容3、字词积累师:请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屏幕显示: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生翻译,交流。师巡视指导。)刚才同学们翻译时除了对照注释外,你运用了什么方法吗?预设:但盖如遂如:但回顾已学的词义。师:对,这是一个很实用的翻译方法,板书:搜寻已学的词义,取其所需。请一位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补充。那文中叙述了什么事呢?请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4、赏析语句师:文中欣然

4、起行去夜游,为什么呢?(赏月),请同学找出描写月景的语句预设:生: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生:欣悦的、欣赏的语气。师:你试着用欣悦的语气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再现画面。(生朗读。)下面两组中,A、B句的表达效果一样吗?第一组: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第二组:A、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师:请同学们找出它们不同之处,然后把两句好好地读一读。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5、。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1生:是比喻。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师: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预设:生: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

6、,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1生:淡雅。2生:幽静。3生:清雅。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小结:添一添,品意境.删一删,品修辞:5、品味文意同学们,当我们欣赏美景时,往往伴着悠闲、愉悦的心情,文中展现这么一幅清澈空明的美妙月景图,作者当时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是否也很惬意呢?请看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连接:(一生读屏显背景材料:(一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师:文中哪个字来写出?生:闲”:闲情雅致闲适的心师:是不是有着空闲

7、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怎样才能做到文中的“闲”?师:请同学来看一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生:乐观豁达、心胸开阔、洒脱达观的人生观。师:是呀,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正如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有这样豁达心态的人,才能欣赏到这样一幅如诗如画的月色。6、拓展延伸:和苏轼面对面师:面对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结合自己的生活,你想说些什么呢?)背诵全文7、结语:苏

8、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散文诗歌,更在于他的豁达,洒脱的人生观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请大家记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让我们洒脱地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翻译板书:搜寻已学的词义,取其所需。添一添,品意境.闲人(豁达)删一删,品修辞: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我想关键在于三步走。一、诵读,读出文章的韵味。二、积累,积累重点的字词。并且让学生有意识运用翻译方法搜寻已学的词义,取其所需。三、感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我基本上做到让这三点贯穿于教学始终

9、。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在字词讲解时,我特别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上课情况上看,字词疏通这一环节,学生表现不错。基本上能做到举一反三。在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这一环节上,我补充一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资料连接也是本堂课的亮点。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内容务实,能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学得扎实。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给学生翻译方法后应当堂运用,另则若能当堂成诵更好。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经过广大教师的精心整理和编辑,结合近几年的考试命题范围,经过数年的奋战,编辑出了上万套实用性,参考性很强的试题,用于给同学们复习备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