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39440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中创新团队的建设-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如何成立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一直是团队管理者比较头痛的问题。其实创建一个优秀创新团队的关键不是创新型企业有没有足够的人才供挑选,而在于管理者有没有一个正确的组织团队的观念。无论是经验论、学历论、形象论的管理者,都希望创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业务骨干,拿过来都能独挡一面,这样创新成果就会蒸蒸日上。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创新型企业或多么优秀的管理者,都没有这样的创新团队。这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构建要讲究团队成员的相辅相成和互相配合。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构建原则在进行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构建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2、:1、系统性原则。我们注意到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运作的成功与否与各方面的内外部因素有关。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2、实事求是原则。在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时,还要注意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其他创新型企业或团队成功运用的做法,不能全盘接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自身的独特环境。3、循序渐进原则。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建设绝非一件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创新团队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来进行运作,还需要创新团队内外环境相关因素的配套和协调。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许多方面都必须摆脱传统的做法,进行人的转变。在变革的过

3、程中必然会碰到障碍和阻力。因此,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采用开展试点、摸石头过河逐步总结推广等方式,有步骤的开展创新团队的构建活动。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构建方法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构建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人际交往法、角色界定法、价值观法、任务导向法和社会认同法。人际交往法强调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交往的方式,目的是确保创新团队成员以真诚的方式交往;角色界定法勾勒出了多种角色模式和群体过程,目的是使个人清醒地认识到员工个人所做贡献的类型;价值观法强调创新团队拥有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所有团队成员都应拥有这些价值观,在工作中,着力于培养共同的创新团队价值观,这样,就能以一贯的相同的方

4、式指导每个创新团队成员的行为;社会认同法是通过有效的交流来提高创新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展示团队业绩和职业化鼓励来培养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成员的自豪感。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构建的五要素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可以归纳为五点要素:1、合理的团队人数。由于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区别于传统的层级组织(即常规的组织建制),所以没有必要把创新型企业所有的员工塑造成一个创新团队。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合适人数,无论是网格型创新团队还是任务导向型创新团队,根据管理学中的层幅理论,管理幅度都不易过宽,8人左右为好。2、清晰的主题目标。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应该有清晰的主题目标,这个主题目标就是该创新团队存在的理由。每个团队成

5、员,都需要对创新团队的这一主题目标做出承诺。围绕实现这个目标明确实施要点,同时依据要点排列成具体的节点计划,其中包括构建方法的运用、分工和合作、途经和程序、时间和衔接等。3、协同工作的能力。一个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重要的是协同工作的能力,每个成员对创新团队要有认同感,认同感的体现是每个成员的自觉到位以及主动补位,成员之间是紧密合作的关系。4、和谐的成员关系。不宜将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类管理机构。在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中强调指导,而非领导;强调平等合作,而非职务管理;强调和谐的整体环境,而非本位观念。5、自我介入模式。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应该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培训师,借助创新团队这

6、个平台,宣讲创新型企业的共同远景和管理理念,传播创新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保障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保持对创新型企业共同目标的忠诚度;此外创新型企业管理者还应当是企业创新团队的参与者。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步骤和阶段1、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构建的步骤(1)客观评价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现状。(2)针对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3)实施相应对策后观察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结果。(4)针对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不完善的地方采取进一步对策。2、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阶段对于一个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其发展可分为初步建立、培养规范、稳定执行、结束四个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创新团队的成员由于各自背景、专业不同,

7、而且创新团队的目标刚刚建立,团队成员对于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仍处于摸索时期。此时创新团队的绩效一般,改善速度有限;培养规范阶段,创新团队采用了正确的团队培养战略和方法,团队凝聚力、团队精神、团队标准、团队价值观开始被成员所接受。此时创新团队的绩效进入快速改善的阶段(正反馈开始启动);进入稳定执行阶段以后,创新团队绩效逐渐达到平衡(负反馈开始启动);经历一段时间后,最终进入均衡的结束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结束阶段,并不宣告创新的结束,而是指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研究对象和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整个发展过程可参考图1。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在创新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分别要注意

8、以下这些方面:初步建立阶段,创新团队管理者应当立即掌握团队,督促创新团队成员进入状态,采取各种方式减少创新团队中不安定的因素,促进团队成员在个性、能力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团队成员应当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团队氛围;培养规范阶段,创新团队管理者应当在创新团队中挑选一些核心成员,通过内部培训以及多次参与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项目等方式去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可控制范围内,对于短期的目标可以适当授权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决策,但是要注意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相结合。创新团队成员应当对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目标达成共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稳步执行阶段,创新团队管理者应当允许创新团队成

9、员公开表达不同的意见,建立愿景,调和团队成员的差异性。创新团队成员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创新团队的创新;结束阶段,创新团队管理者应当运用系统思考,综观全局,并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促进创新团队的不断学习,保持成长的动力。创新团队成员应当对以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的办法和建议。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构建的对策针对前面的分析,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1、在创新型企业创新团体中建立以分配机制为主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的特点为“分配合理、收入多元、公平竞争、有效激励”,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对创新型人才实施在社会上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拉开差距,奖励重实绩;

10、定期考核评估,优升劣降。体现技术与人才的价值,技术参与分配。对创新团队领军者积极探索期权、股权、虚拟股份等新的分配形式。通过分配体制的改革,达到稳定关键的创新型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目的。2、在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中形成特有的团队文化。创新型人才需要优秀文化的塑造与充实,每个创新团队都有一个支撑其运行的体制,也就必然有与这种体制相对应的文化特征。通过团队的体制创新,塑造出一种唯才是举、量才而用、鼓励竞争,论功行赏的体制性团队文化,使创新团队成员紧跟时代的步伐,快速更新科技知识,形成有利于创新团队发展的文化氛围,努力实现社会利益和团队利益的有效结合,在成就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发展自己。3、在创新型企

11、业创新团队中重视创新团队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发挥。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领军人物是团队文化的塑造者和团队战略的谋划者。加大经济投入保证领军人物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对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地予以采纳。4、在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中培养后备人才,建立人才备用池。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的发展不是取决于对物质资本和物质资源的占有,而是对智力资源的占有。而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才,人才是核心能力的最终体现。一个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至少要培养23名人才,这几名团队成员目前在业务水平上也许不是太理想,但经过在创新团队中的锻炼和创新团队领军人物的培养下,不久他们应当也能

12、独挡一面,成为创新型企业未来的优秀人才。5、在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中建设有利于团队成员和团队之间相互交流的非正式平台。团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促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成长的重要因素,可以促进各类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人才的优化组合,促进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创新。因此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创新团队的社会性团体,例如科技沙龙等。总之,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构建就像筑路一样。首先培养一支骨干队伍,然后吸纳一批新人,通过很好的消化以后,再吸收新人,如此循环,直至最终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强大的高效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