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78631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客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很高兴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关于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材内容、教材设计意图、编排特点、对教材的建议与处理、教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评价建议等方面谈谈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一、教材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

2、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

3、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内容分析本册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在数的认识中本册主要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知识也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1)其中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要学习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及近似数等知识。2

4、、数的运算本册在数的运算这个环节我们将要学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其中表内除法也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表内除法中要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1)以往这部分知识是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2)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中要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估算)解决问题这部分主要是运用加减法、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探索规律(1)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

5、的排列规律。(2)本册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4、量的计量本册主要是认识克和千克(教材设计意图)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在图形的认识这个环节本册是认识直角、锐角、钝角2、图形与位置这部分本册主要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统计与概率统计本册在这部分要认识简单复式统计表和“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实践与综合应用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

6、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 “剪一剪”、“有多重” 两个数学实践活动。(教材设计意图)让学生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材编写特点1、本册教材科学的安排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教材首先把“解决问题”作为一单元来安排。这单元教学内容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基础上,解决加减、乘加(或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其二,结合表内除法内容,在学习表内除法后又安排了一节“解决问题”。这样科学的安排一方面能让学生清晰的领会“求一数是另一

7、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学会分析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学会从问题出发,逐步分析所需条件的一般推理方法,提高自己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再则就是结合其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也十分注意了给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如第89第7题,P113页第3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这类的练习。这样科学的安排不但使学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2、本册教材改进了认数,优化了知识结构教材根据我国计数方法即四位一级的特点,把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二步进行编排,先千以内数的认识,再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既放缓了学习大数的坡度,又有利

8、突破读写的难点。教材还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密切了读与写的联系,起到互相促进作用。在数的大小比较中,把估计结合起来,有利培养了学生数感。本册还增加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把认数和简单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有机结合在一起,还把认数和用数表达、交流予以加强。这样把认数、口算、估计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但优化了知识结构,而且沟通了认识自然数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经历认数的整个过程后,形成了良好知识结构,有力促进了数感的发展。3、教材加强了空间与图形和统计的教学内容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除了认识锐角、钝角外,还增加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起

9、到很大的作用。关于统计内容,教材在前两册的基础上又安排了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以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四、对教学建议及教材的处理对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教师用书(P411)已作了很好阐述。教材是编者搜集并整合的一套教学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应。但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要有新的教材观,不能盲从教材,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超越教材”,现在我就从教学实践层面上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一)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

10、生的现实起点,创建有效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为了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创建高效课堂,我们可以用单元准备性检测来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之前,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四种题型对学生进行单元准备性检测。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共48道2、两步综合算式口算4823 2047 623 5498 181263、看图填空4、有关这部分内容的解决问题。然后从宏观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从微

11、观上调控课时教学预案。(二)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编写注重了数学的生活化,在教学例题中引进了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努力体现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在练习设计中同样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这样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但是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不同,对教材中的情境,未必都能适应,因此我们要注重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生活经验、教师自身的风格灵活地处理教材,依托教材的知识载体,换成接近本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化静为动,或以多种形式呈现,使课堂更加焕发生机。

12、例如,第四册教材第96页和第98页的情境图,这个教学情境虽然结合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可以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这样的情境连续使用两次,对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前后的笔算与估算联系性也不强,那我们就可以把本课的教学内容用一个购买喜爱东西的情境主题来贯穿,把新知探究、巩固练习、数学思想的渗透、拓展练习都在一个情境中完成,既充分发挥了一题多功能的作用,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三)教学中要尊重知识的系统性,关注持续发展为了做好前后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要站在知识系统性的角度审视教材,理清知识链,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的系统

13、性,便于学生有效建立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把“倍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三册的“7的乘法口诀”教学之后,学生用“几个几”来理解“几倍”的概念,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第四册的表内除法(二)的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在本册中没有安排例题,在三年级及以后的教材中也没有安排例题。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应该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增加“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例题教学,并加强三类应用题的对比教学,让学生系统

14、地学习有关倍数的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四)教学中也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发展潜能的基础上,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创造性地对教材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其延伸拓展,充分挖掘这些练习在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的价值,实现尊重学生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目的。例如第四册教材第58页的第8题,题目如下:小红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问题(1)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问题(2)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教师可以对本题进行改造与拓展延伸,增加问题,问题(3):今年妈妈比小红大几岁?问题(4):“去年妈妈比小红大几岁?”当学生完成四个小题后,让学生观察(1)(2)小题与(3)

15、(4)小题的不同点。在比较中体验两人年龄的相差数是不变的,倍数是会变化的。接着提出问题(5):过四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观察算式:355=7、366=6、4010=4,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验两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倍数逐步变小的规律。这样安排我认为不但能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潜能,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五、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我们为您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二)要适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例如,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掌握克和千克,我们可以用具体实物让学生估估看看学生是否灵活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三)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