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20028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概述.ppt(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六 章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2,Brief Contents,体液中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3,体液(body fluid):是指机体内存在的 液体,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物质电解质、 小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等。 电解质:是指体液中存在的离子,具有维 持体液渗透压、保持体内液体正常分布的作用。 水和电解质是人体体液的主要组成成分, 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生化过程。,4,第一节 体液中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体液以细胞膜为界,分为 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 (ECF)。2/3的总体水(TBW) 分布在ICF,1/3存在于ECF

2、。 细胞外液按存在部位又分 为细胞间液(占ECF的3/4)和 血浆(占ECF的1/4)。,5,一、水平衡,水平衡:是指每天进入机体及体内代谢生成的 水,在体液间转移交换和经机体代谢,使各部 分体液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成年人每天一般应补充10001500ml水。 人体内水含量以总体水(TBW)表示,与年龄、 性别、疾病等密切相关。人体各组织含水量 也不相同,血浆含水量最多。,6,水平衡的调节机制,1.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下丘脑。 2. 调节途径:通过口渴中枢,抗利尿激素 (ADH)以及肾三大环节而完成调控。 3. 水摄入: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 肾张素增多、生活习惯等刺激下丘脑 的渴觉中枢

3、,引起口渴而增加水摄入量; 当摄入量到一定程度后,渴饱满中枢兴奋,口渴感受消失。 4. 水排出:主要依赖于ADH和肾脏。ADH作用远端肾小管的受 体,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7,体液电解质中主要阳离子有K+、Na+、Mg2+和Ca2+,主要 阴离子包括氯离子Cl-、HPO42-、H2PO4-、HCO3-、SO42-,以及 乳酸和蛋白质等有机阴离子。 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主要是Na+,阴离子主要是Cl-,其次 是HCO3-。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是K+,其次是Mg2+,阴离子 以HPO42-和蛋白质为主。 Na+可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即依赖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 将Na+从细胞内泵

4、出到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收回到细 胞内。因此,钠钾泵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液电解质的平衡 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浆中主要电解质有Na+、Cl-、K+。,二、电解质平衡,8,体液交换包括血浆与细胞间液、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 间的交换。 血浆与细胞间液:以具有半透膜作用的毛细血管壁相 隔。细胞间液是血浆通过细胞膜的超滤液,除蛋白质不易 透过外,水和其它电解质能自由通过。 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由细胞膜相隔。细胞膜是半透 膜,对物质通过具有高度选择性,水、尿素、O2、HCO3-、 肌酐可以自由通过,而K+、Na+、Ca2+、Mg2+、蛋白质等不 能自由通过,所以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差很大。,9,成

5、分单位,血浆,细胞间液,细胞内液,水L,Na+mmol/L,K+mmol/L,Ca2+mmol/L,Mg2+mmol/L,Cl-mmol/L,HCO3-mmol/L,3.5,142,5.0,5.0,2.0,103,27,10.5,28,147,15,4.0,150,2.5,2,2.0,27,114,1,30,10,体液电解质分布及平衡,HPO42+mmol/L,2.0,2.0,100,10,一、水平衡紊乱 基本原因: 水摄入和排出不相等,不能维持体内水的动态平衡。 水平衡紊乱的表现: 总体水过少(脱水)或过多(水肿)。 总体水变化不大,但水的分布有明显异常。,第二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的生物

6、化学检验,11,(一)脱水(总体水过少),脱水是由于水摄入过少和/或水丢失过多而引起细胞外液减少。 根据血浆钠浓度的变化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脱水三种。,12,高渗性脱水,1. 以水丢失为主,水丢失多于Na+丢 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多 见于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 2. 特点: (1)细胞外液量减少 (2)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3)血浆Na+浓度150mmol/L 3. 临床表现:口渴、体温上升、尿 少以及各种神经症状,进而出现 体重下降的现象。,13,低渗性脱水,1. 以电解质丢失为主,电解质丢失 多于水丢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降低。多见于丢失体液时,只补 充水而不补充电解质。 2.

7、特点:血浆Na+浓度130mmol/L 3.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无口渴 感、四肢麻木、无力以及神经精 神症状。严重者出现眼球凹陷、 皮肤干燥及弹性降低、颜面瘦削 等脱水貌。,14,等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基本平衡, 细胞外液渗透压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大面积烧伤、反复放出胸腔积液或腹水、消化 液丢失等,各部分液体之间无明显水的转移。 临床表现: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 外周血液循环障碍。,15,(二)水肿(总体水增多),水肿: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水减少,导致 体液中水增多、血容量增多、体重增加 以及组织器官水肿,称为水肿。 原因: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8、、充血性心力衰竭、 水和电解质排泄障碍等。 分类:按照血浆渗透压的不同,水肿可分为高 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水肿。,16,高渗性水肿,多见于高张盐水或高张NaHCO3的大量输入。 特点: 、血浆Na+浓度增高(150mmol/L) 、血浆渗透压增高 、ICF的水份向ECF转移引起细胞脱水组 织间液和血容量明显增多,出现血压增高颈 静脉怒张、心脏负荷增加和四肢浮肿等症状。,17,低渗性水肿,多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亦称水中毒。 特点: 、ECF和血容量增加血Na+被稀释,出现稀 释性低钠血症(130mmol/L);血浆渗透压降 低,使ECF的水分向ICF转移,各部份渗透压重新 平衡,而容量均增大

9、;尿量增多,尿钠减少。 、严重者因脑细胞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而出 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甚至惊厥、昏迷、死亡。,18,等渗性水肿,亦称全身性水肿。 多见于心脏、肝、肾等疾病。 通过醛固酮和ADH使水、钠排出减少,体 内水、钠潴留,ECF增多,但渗透压正常。 临床表现:主要为组织间液与血容量增 多,血液被稀释 。,19,二、钠、氯平衡紊乱,(一)钠、氯代谢及平衡紊乱 正常成人钠、氯的来源主要是食物中的NaCl, 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NaCl几乎全部以离子形式被 人体吸收,是构成细胞外液中的主要电解质成分, Na+和Cl-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少量通过汗液排出。 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正

10、常血清氯 浓度为96108mmol/L。,20,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维持体液容量,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维持肌肉、神经的应激性。 Na+的平衡: 主要通过细胞外液量的变化,刺激血管传入感受 器,将信息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再经传出机 制,导致肾排钠减少或增加,维持细胞外液容量与Na+ 浓度正常,细胞外液Na+浓度的改变可由钠、水任一含 量的变化而引起,故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21,(二)高钠血症 概念:机体摄入钠过多或水减少而造成血浆钠浓度高于 150mmol/L称为高钠血症。 临床表现: 、钠摄入增多少见,临床上主要见于水排出过多 而无相应的钠丢失(如水样泻、

11、尿崩症、大汗及糖尿病 患者)。 、高钠血症时,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口 渴;并因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导致细胞内脱水。,22,(三)低钠血症 概念:机体摄入水增多或钠减少而造成血浆钠浓度低于 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 原因: 、肾性因素:肾排钠过多所致低钠血症见于渗透 性利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非肾性因素:包括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 汗和烧伤等。除钠丢失外还伴有水丢失,因细胞外液渗 透压降低,导致水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出现细胞水 肿,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23,三、钾平衡紊乱,(一)钾代谢及平衡紊乱 1.钾代谢 人体钾离子主要来自食物。正常血清钾浓度

12、为3.5 5.5mmol/L,细胞内液中K+浓度为150mmol/L。钾在细胞内 液的量约为细胞外液的40倍,维持这种梯度平衡,主要依 赖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作用,使细胞排钠保钾。 肾脏是维持血钾水平恒定的关键器官。通过肾小球滤 过的K+,完全由近曲小管重吸收,尿排出的K+是由远端肾 单位分泌的。,24,钾的生理功能: 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代谢。 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维持肌肉、神经的应激性。,25,心肌兴奋性 ,Na+Ca2+OH-,K+ Mg2+H+,神经-肌肉兴奋性 ,Na+ + K+,Ca2+Mg2+H+,钾对神经-肌肉、心肌的兴奋性的影响,26,2.钾平衡

13、紊乱 钾平衡紊乱与否,要考虑钾总量和血钾浓度。血钾 浓度并不能准确反映体内总钾的状况。血浆钾浓度比血 清钾浓度低约0.5mmol/L。 影响血钾浓度的因素: K+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转移 细胞外液浓缩时,血钾浓度增高,反之降低。 钾总量过多或过少,同时伴随血钾浓度的升高或降低。 酸碱平衡与K+的分布密切相关。,27,(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 概念: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常见原因: (1)钾摄入不足 长期低钾饮食、禁食、吸收不良等。 (2)钾排出增多 胃肠道丢失、肾脏丢失 。 (3)分布异常 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造成低血钾。 (4)血浆稀释 临床表现:

14、 对心脏表现为心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 外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心跳停止于收缩期。,28,(三)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概念:血清钾浓度高于5. 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常见原因: (1)钾输入过多:输入过快或过多药物、库存血等。 (2)钾排泄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少尿或无尿。 (3)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组织细胞破坏、酸中毒等。 临床表现: 神经及神经肌肉连接处兴奋性抑制及心肌膜电位改变, 可导致心内传导阻滞、出现心动过缓、心室纤颤等心律不 齐症状,引起循环功能衰竭,严重者心跳停止于舒张期。,29,、标本要求 1. 血标本 血浆钾比血清低0.20.5 mmo

15、l/L。 血标本应及时分离,不能溶血。 全血标本冷藏时,糖酵解及Na+-K+-ATP酶被抑 制,造成细胞内钾外移,使测定结果增高。 2. 尿液标本 收集24h尿液,并加防腐剂或冷藏保存。,四 、体液钠、钾、氯测定,30,、钠、钾的测定方法 1. 火焰光度法(FES) 原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发射出各种元素特有波长 的辐射光谱。钠的波长为589nm,钾的波长为766nm。 2.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钠电极:用含铝硅酸钠的玻璃膜制成的电极 钾电极:用缬氨霉素膜制成的电极 原理:检测电极表面电位的改变,根据能斯特方程 式来测定样本中待测离子的含量。 方法: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31,3. 分

16、光光度法(酶法和大环发色团显色法) Na+测定原理 在Na+离子存在下,-半乳糖苷酶水解邻-硝基酚- -D-半乳糖苷ONPG,在420nm波长测定产物邻硝基 酚发色团,邻硝基酚产生的速率与Na+浓度呈正比。 K+测定原理 利用掩蔽剂掩蔽Na+ ,用谷氨酸脱氢酶消除NH4+的 干扰,利用K+对丙酮酸激酶的激活作用,测定K+的浓度。 还可以利用K+增强色氨酸酶的活性,检测该酶活性的改 变,测定K+的浓度。,32,、氯的测定 1.硝酸汞滴定法 干扰因素多,易产生误差。 2.硫氰酸汞比色法 严格控制温度,稀释标本以消除干扰。 3.库伦滴定法 控制好电流是较好的方法。稀释液应为酸性。 4.离子选择电极法 利用氯化银、氯化铁-硫化汞为膜性材料制成的固 体膜电极,与参比电极形成原电池,根据电极表面电 位的变化来测定样本中待测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