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118583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预防与饮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肌梗死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护理和预防及饮食,心肌梗死的定义,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常见诱因,身心过劳 情绪激动 暴饮暴食 大出血、休克、脱水 手术 便秘 寒冷,身心过劳,过度的体力劳动和长时间脑力活动,都可能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如患者本身已有冠心病,需高度警惕,情绪激动,在情绪激动,紧张,愤怒的情况下可使

2、血压升高,儿萘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猛增,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肌梗死,暴饮暴食,进食过量高脂肪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上升,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狭窄的基础上可发生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大出血、休克、脱水,大出血、休克、脱水都有可能使心脏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可致心肌严重缺血,缺氧,促进血栓形成。,手术,老年人更危险,要注意,便秘,便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招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所以我们要足够重视起来。,寒冷,寒冷特别是温度骤然降低,可诱发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如原有冠

3、心病或高血压者,容易促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临床表现:(介绍较常见的),疼痛 胃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低血压和休克,疼痛,疼痛为最先出现的症状,剧烈胸痛,患者呈急性病容,出汗,烦躁不安,脸色苍白或发绀,端坐呼吸等,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容易误诊,有些人可表现为下颌痛,牙痛,肩背痛甚至小腿肚疼痛等。,胃肠道症状,患者可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消化道反应。,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一般在疼痛2448小时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的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

4、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等。,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低血压和休克,出现低血压和休克临床表现。,护理,住监护病房,密切监护病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第一周要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探视,包括大小便都不能起床,要保持安静,饮食清淡,流质,要保持大便通畅,不能发生便秘,大便时不能用力,第二周可再床上做四肢轻微活动,第三、四周可下床在室内活动,病重者,卧床时间宜适当延长,有不适的症状,要随时报告。,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给药通畅。 止痛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预防,绝对不能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排便类似老年冠心病病人更要注意

5、。 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与体温相当,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在闷热且不通风情况下,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注意保暖,尤其是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饮食,急性期饮食:为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过滤肉汤、红枣泥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口服补液等。凡胀气、刺激溶液不宜吃,如豆浆、 牛奶、浓茶、,咖啡等。补液总量约1000150

6、0毫升/24小时,分56次喂服。每天热量500800千卡为宜。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建议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此外,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或者根据病情需要,尚可补充胃肠外营养。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因其不能活动,脾胃功能亦必受影响,故食物必须细软易消化。,缓解期饮食,发病4天4周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但仍应少量多餐。急性后期总热能可增加至42005040千焦(10001200千卡)。膳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

7、。允许进食粥、麦片、淡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过热、过冷,并应少吃多餐,经常保持胃肠通畅,以防止大便过分用力。,34周后,随着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饮食也可适当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仍应控制,对伴有高血压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仍应限钠。肥胖者应减食。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应当避免,因它可引起心肌梗塞再发作,这可能与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凝集而致血栓形成有关。,另一方面,饮食也不应限制过分,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恢复期饮食,发病4周后,病情稳定后,随其活动量的增加。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10001200千卡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

8、维生素则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性质疏利通导,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素,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预防血液粘度增高和血小板凝集。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食物中水的含量应与饮水及输液量一并考虑,使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钠盐,但临床上亦观察到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尿中有钠的丢失,故应根据血液生化指标予以调整。,有人研究缺血

9、心肌的营养代谢,认为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膳食中含一定量的镁,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成人镁的需要量为300400毫克/日,食物来源为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海产品等。据了解钾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等均有影响,低钾血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应注意如有低钾血症出现,饮食上应予调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饮食,此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清淡、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的心律紊乱有所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