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95181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壹,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1.背景 (1)政治: 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章炳麟、 和陈天华等人广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一、武昌起义,答 案,辛丑条约,预备立宪,邹容,(5)组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答 案,创立,合众政府,民主革,命团体,(6)军事:同盟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影响最大的是 ,清政府镇压 导致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形势成熟。 2.爆发: 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 。12日,占领武汉三镇。,答 案,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1911,武昌,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化密切相关的。( ),判断正误,答 案,概念阐释,预备立宪 晚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结果导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涨。,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

3、京,以 为国旗。 2.颁布 (1)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规定实行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二、中华民国成立,答 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色旗,国民全体,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深化理解,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 中华民国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这一方面是对西方政治体制的仿效,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在确定由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的

4、情况下,革命派试图利用责任内阁制,通过议会选举,由革命党控制议会和内阁,进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袁世凯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同时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革命营垒中的 和旧官僚破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和退让。 (2)结果:1912年2月12日, 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答 案,立宪派,宣统帝,北京,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民主革命。 (2)功绩 政治:推翻

5、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思想: 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答 案,资产阶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民族资本主义,误区警示,(1)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仅仅是结束了绵延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因为共和“徒有虚名”,其实际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潮流。,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进入20世纪,真正引起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6、,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但它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成为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知识结构,返 回,贰,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探究点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史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史料体现了哪些原则?据史料说明之。,答案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行

7、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答 案,探究点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 史料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由史料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答 案,答案 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2)评价 进步性 a.国家主权属于

8、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 b.国民拥有一系列权利自由的规定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它的颁布促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史论总结,局限性 a.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b.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主题二 辛亥革命的影响,史料一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

9、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史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思考 (1)根据史料一,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答案 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2)据史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答案 “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回”:发布改称谓、废跪拜(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和倡女权)等,革除

10、“旧染污俗”的政令等。,答 案,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社会生活上: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返 回,史论总结,叁,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1、 A.提出了民族主义 B.提出了民权主义 C.提出了民生主义 D.提出了民主主义,解析 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相比较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解 析,答 案,1,2,3,4,5,6,2.(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时人所著中国革命史一书指出:“中国革命自古有之,惟在本朝以今岁为烈。而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作者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 材料中“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结合所学知

12、识,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有关联,故D为正确答案。,解 析,答 案,1,2,3,4,5,6,3.(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应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 案,1,2,3,4,5,6,解 析,解析 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等关键词说明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A为

13、正确答案。,4.(2018江苏宿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改造中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下列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推翻清朝统治 成立兴中会 组建同盟会 建立中华民国 A. B. C. D.,解析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2月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1894年成立兴中会; 1905年组建同盟会; 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选择D项符合题意。,解 析,答 案,1,2,3,4,5,6,5.(2019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指临时约法的意

14、义是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D.废除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与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临时约法的民主性,不能体现革命性,故A、C错误。 材料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临时约法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为中华民国国家组织原则,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更有利于民主政治,故B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废除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排除D。,1,2,3,4,5,6,6.辛亥革命后的两年时间里,全国涌现出了500多家报馆,它们都标榜民主,评

15、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这表明辛亥革命后 A.大众传播媒介的根本变革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受尊重,解析 “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反映出了人们对袁世凯的封建独裁统治的不满,同时说明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正确; 材料中不能体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根本变革”,排除A; 材料强调的是反对袁世凯封建独裁统治,并非说明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排除B; 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是否受到尊重,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返 回,答 案,解 析,1,2,3,4,5,6,课时对点练,肆,一、选择题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答 案,解 析,解析 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反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选B项。,1,2,3,4,5,6,7,8,9,10,11,12,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