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91658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摘要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才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目前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以及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探求目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现状,试图寻找培育大学生对我国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的积极认可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关键词: 爱国情怀 大学生 培育 社会主义2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在思想教育的内容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还是爱国情怀的培养问题,尤其是针对我国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的认可问题上。在大学生西方崇拜思想日益严重的今天,在我国面临严峻国际形势的今天,此课题便更有重要的研究意

2、义和研究价值。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教育的意义(一) 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精神根源。民族振兴、国家昌盛、人民幸福、政治民主和谐社会的最终的追求目标,又是爱国主义的现实目标。和谐社会构建使爱国主义行为具体化,爱国主义的目标依靠和谐社会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较落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引发众多深层

3、次社会矛盾。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它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能有效激发全体公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才的要求人才是实现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才支持,爱国主义是和谐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必备的首要条件。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发自内心地关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在当今时代,大学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潮流,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帮助青年学生胸怀祖国、是志存高远、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把学习科学技术文化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统一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统一起来,成为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高素质爱

4、国人才。(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构建和谐社会,要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3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它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现实国情,必须与时俱进,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主题;脱离“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现实,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失去了生存土壤。只有紧紧围绕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

5、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二、目前我国大学生眼中的“中国制度”当代大学生对爱国情怀普遍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什么是爱国主义,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至少是要求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认同的态度没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当前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我国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缺乏积极认可的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能作为大学生学业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只有保证我们培育的大学生都是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身为学生,对这种公共课程的设置是充满抵制的。学生对于这些课时内容毫无兴趣,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类课程的到课率主要

6、是靠老师通过签到的方式来控制的。即使是真正的学习,大多也是受评优或者奖学金等功利的心理的驱使。这一现状的形成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其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身的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缺乏互动。教育者即课堂讲师,讲师在授课时往往模式单一,或按着课件讲,或结合当下时事背景大政方针,授课的模式往往更适合老龄听众,因而其授课的内容往往忽略了受教育者的特点和兴趣点,反而一味的指责身为中国青年的大学生不关心时事政治,不关心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势。此外,有些讲师大力倡导西方的民主制度,自身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航向,其言语里充满对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选择的质疑。身为讲师连自己都不坚定立场的时候又如何使学生自己去领悟和坚定

7、立场。受教育者也就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上的基本认识,并不能4彻底的划清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的界限。当代历史条件下,西方的社会福利、社会的保障系统日益完善,加之其民主理论的输出等等这些表象上的东西十分容易误导我国大学生对西方民主本质的认识。同时学生在自己的角度也难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缺乏深刻的理论基础又如何能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呢?所以,当两个完全没有默契的双方在进行教育的过程时,经常各唱各的戏,各干各的事。其二,当代中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影响。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强调民主的实现和人权的完善。于是社会和学术

8、界言论大大开放,当下的人人谈论政治,各界谈论政治。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大多以批判为主,所以在社会各界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对中国政体和国体的批判论甚嚣至上。在大学生的观念里埋下了很不好的种子。其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应该说,我国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度是相当高的。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学校就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看爱国主义影片和课堂灌输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中小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思想相对独立、活跃,人生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不断更新,并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就过于肤浅和形式化了。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使某种正确的

9、认识、信念不动摇,只有经过连续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巩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曾明确表示,历史不该淡出我们的视线,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不能丢。要牢记历史,光靠教科书是不够的,一段沉痛的历史更需要以文化的方式来传承。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年龄段的群体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念在当今西方势力严重防范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起历史的使命,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当下的首要使命就是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一) 教育者5教育者作为国家阵地的坚守者,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

10、涵,应首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综合素质能清楚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的区别、本质的不同。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能充分的对比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各项事业发展的优势。从各个层面和领域之内展开全面的论述。结合军事大事国际时政分析政治背后的利益驱使等等。将理论化的东西以鲜活的例子展现出来,系统的全方位的突出中国特色的优点特色,将中国取得的成就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国民经济增长的数字化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积极开展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解开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解,从内心认同我国的历史选择。此外,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正确的对待教育活动,公正的教育

11、态度,严肃的教育纪律。(二) 受教育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紧密关注国家发展的动向,了解国家大事。多看新闻,多看早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我国的国体政体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国外的人民的权利全面分析和领悟。深刻体会人民权利,例如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不要被片面的社会报道或者是单个事件的恶劣影响出发,否定中国发展。作为学生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不了解的不清楚的事实勿瞎做评论、胡乱断言。同时,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听课,深刻理解我国国体政体的本质内涵,分析我国历史,了解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历史选择。在面对西方民主思潮、宪政思潮等的进攻时,能自觉抵制其思想的渗入。坚定地维护我国社会主

12、义道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三)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对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制定,则应该将国家的事与大学生的自身需要结合在一起。正是因为当今社会对政治的普遍不关注,教育评价机制,市场用人机制对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注重,才导致了部分学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公共课的不重视,老师的不负责,学生的不认真。在评分或是就业的过程中,加入对社会主义态度的考察,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测评指标。若是身为中6国人不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那么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可能犯严重的政治错误,给工作单位带来灾难。整个学校形成关于学生爱国方面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跟踪评分。在学生的综合评价一

13、栏写上对国家的态度。现在这项政策正在流于形式,党员的思想觉悟里就应该设计这一评价标准。但是并非所有的党员具备这种基本的理论基础。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程度也大多只是停留于定义。(四) 社会环境当今社会过多的强调政治,将国家的基本国体政体大政方针都放于政治领域,这些应该是中国人的基础教育应放在初中高中的课本中进行学习。在大学则应该是制度的深化,而不仅仅只是重复。应该在初中课本或者高中课本中加入对我国政体国体的生动的漫画页,以动画或者漫画的形式阐明我国的基本制度。拓宽孩子的视野,从世界史或者世界政治文化方面让孩子切实体会和了解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从孩子的朦胧观念里树立拥护社会主义的种子。让孩子从

14、幼时就接触政治,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内化,而不是像现在提起政治大学生甚至普通民众都会认为是很遥远的事情。从孩子的启蒙教育里培养其爱国的情怀,教导其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笔者认为这才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的根本所在。总之,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的是需要大学生拥护社会主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扛起中国民族复兴的旗帜,为了扛起改革开放的旗帜,为了扛起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必须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必须加强对中国事业和发展状况的了解。必须强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抓紧培育拥护社会主义的大学生,才能保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实现国家的富

15、强。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获得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基点,也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依据。爱国从来就不是抽象7的。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 参考文献1张世文,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几个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 年 01 期 2陈平财 胡忠青,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年 10 期 3李鑫,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2008 年 01 期 4柯江锋,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 03 期 5厉无畏 玉梅,论产业文化 J,科技和产业;2004 年 11 期 6程修云 龙华,打造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年 05 期 7郑淑芬 曾宪光,利用网络优势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J,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0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