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77518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中牟县二次调查_工作(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牟县二次调查工作方案中牟县概况中牟古称圃田,隶属郑州市,位于北中部的黄河南岸。地处东经11346001140900,北纬 342600345500之间,西依省会郑州,东临古都开封,南连新郑市和尉氏县,北以黄河为界与原阳县隔河相望。南北最长 55 公里,东西最宽 35 公里,总土地面积 1397 平方公里。2007 年底,全县辖 6 乡 11 镇,431 个村民委员会,2159 个村民组。总人口 68 万,其中有回、满、彝、傣、佤等 26 个少数民族 6900 人,农村劳动力共 30 万个。中牟交通四通八达,铁路、公路、航空优势集于一体,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连霍高速公路、G220 线、陇海铁路

2、、S102 线自北而南梯次排开、横贯东西,S223 线、万三公路纵穿南北。西连京广铁路、G107 线,东接京九铁路、G106 线。县城北距连霍高速 11 公里,南距郑州国际机场 28 公里,京珠高速、郑州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在县域西南部交汇,郑开大道连接郑州、开封两大城市,航海东路目前正在建设之中,交通十分顺畅便捷。二、目的和意义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 (国发200638 号文) (以下简称通知 )的文件精神,根据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 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和时间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由中牟县第二

3、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中牟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2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县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查清每一块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位置和保护等情况,明确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 、 “高压线”的位置,促进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具体化,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迫切需要。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我县土地利用状况,明确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第一手基

4、础资料,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的需要;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严格土地管理的需要;是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需要。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查清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状况,掌握城乡土地利用潜力和未利用土地状况,是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相挂钩政策、统筹城乡用地的重要依据;是掌握我县土地利用程度,评价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基础;是为中牟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准确用地信息,指出科学用地出路的有效保障。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护耕地、确保粮

5、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不断提高全县土地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三、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3(一)调查目标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 ,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提供的 DOM 为工作底图,充分利用 GPS、GIS 技术和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采用综合调绘的方法,全面查清全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准确的各类现势性土地数据;全面查清全县土地所有权

6、、使用权状况,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成果;建立和完善我县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实现调查成果的数字化、土地利用管理的信息化、土地动态管理的现代化、成果应用的社会化的这一根本目标;以满足我县规划编制、土地宏观调控、科学决策以及落实各项土地管理措施的需要。(二)调查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统一要求原则3.数字化原则4.继承性原则(三)主要任务1.农村土地调查(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结合中牟实际情况,采用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7、为调查工作底图,以 1:10000 为基本比例尺,以 1980 西安坐标系统和 1985 国家高程为数学基础,综合应用卫片调绘技术,开展城镇、村庄以外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各乡(镇)农村集体土地及国4有农、林、牧、渔场每一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按照图件、数据和实地三者相一致的原则,获取各乡(镇)各类土地利用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汇总形成全县三级(县-乡-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按照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有关要求,查清各乡(镇) 、村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权属界线及其土地权利归属的确认和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农、林、渔场(

8、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林、渔场、部队军事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成果。(3)统一时点变更采用 2009 年最新的影像资料,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将全县农村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统一到 2009 年 10 月 31 日,并逐级汇总全县农村土地调查成果。2.城镇土地调查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对县城城区、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开展 1:500 地籍调查,查清建制镇、集镇、农村内部建设用地使用权状况及每宗土地的位置、范围、界线、面积、用途等状况;统计汇总各级行政区的城镇、村庄各类土地面积数据,包括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开发园

9、区、房地产用地以及村庄内部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数据(考虑我省有关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统一按排,以及在调查时间、人力、技术、经费等因素方面的影响,我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和技术方案另行制定实施)。3.基本农田调查在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保5护区(块)划定和调整的合法图件,通过坐标系统纠正,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边界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耕地边界进行套合,最终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逐片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形成专题基本农田数据层,利用数据库汇总功能,统计汇总出我县行政区域内县、乡、村三级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权属等状况,并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4.专项用地

10、调查在农村和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利用有关资料,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统计汇总功能,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 号)中的要求,统计我县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利用状况。5.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在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和建设规范,采用 GIS 软件建立县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1)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主要包括:影像数据库,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城镇、村庄地籍信息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等。(2)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

11、理系统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按照我省统一指定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构建,通过统一的接口标准,实现与别的业务系统间的横向集成。通过国土资源网络和数据中心平台,形成我县土地调查成果数据与国家、省、市四级互联、共享机制,满足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存储、查询、汇总、分析、更新以及汇总和交换的需要。6.成果汇总6土地调查获取的各类成果要按照河南省统一要求进行整理汇总。首先进行乡(镇)级调查成果的整理、汇总,再通过对各乡(镇)级调查成果进行接边、整合,形成县级调查成果。(1)数据汇总借助数据库技术,按照要求对乡(镇)级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在乡(镇)级数据汇总基础上,通过接边、整合,形成县级相关

12、数据成果。(2)图件编制在标准分幅图件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土地调查图件成果进行逐级整理,编制不同比例尺、不同要素内容的系列图件成果,主要包括县、乡、村三级不同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和各种专题图件等。(3)成果分析根据土地调查成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一是对耕地、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等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历年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二是对辖区内不同区域类型的土地利用状况、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三是评价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预测变化趋势,对土地开发利用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4)报告编制以土地调查

13、成果为基本资料,从工作组织、技术方法、成果分析等不同角度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作全面总结,编制县级第二次土地调查综合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自检报告、成果分析报告)以及专题报告(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7.建设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7在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完成后,制定成果管理使用办法,加强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充分发挥土地调查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立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其他业务管理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成果应用部门对地籍成果使用和更新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科学的土地调查成果更新制度,继续采用“3S” (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

14、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的调查技术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动态检测和成果变更工作,保证成果准确、客观、现势;充分发挥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快速更新中的作用;加大地籍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地籍管理人才的培养,健全地籍管理队伍,为快速更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本保障。四、组织实施(一)组织保障1.领导机构为保证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的要求,县政府成立了中牟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李雪生副县长任组长,县发展改革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县统计局等单位一名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15、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田瑞杰担任。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成立相应的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县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审定实施方案、经费安排和重大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县政府对本辖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各负其责,确保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顺利开展。82.职责分工(1)县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的工作(2)乡(镇)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的工作(二)确定作业单位本次调查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作业单位,以合同方式规范调查行为。此次调查包括城镇地籍更新调查(但是另行按排)。

16、本方案主要以农村土地调查部分为主,招投标单位也主要是承担农村土地调查部分的调查任务和工作。(三)宣传培训县、乡调查办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报道调查内容及工作进度,宣传典型经验及做法,提高全社会对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主要是组织县、乡土地调查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和县组织的各种培训,培训方式有课堂培训、实地操作、示范交流和网络辅导,通过培训提高土地调查技术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及质量监控能力,掌握土地调查专业知识、调查操作技术和质量检查控制技能,使其能够胜任本次调查的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四)技术保障1.明确技术要求在国家、省厅统一制定的实施方案和土地调查相关规范、标准基础上,明确我县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技术要求。2.建立质量监督检查和技术咨询制度中牟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国土资源部门技术骨干组成,负责监督检查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工作,针对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