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691339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历史文化论文字(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历史文化论文1200字 宁波历史文化 由于老师的交待,我和同学去了宁波鄞州博物馆参观游览。虽然一开始的 确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可是到了目的地,我猛然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享受,全身心的投入以及感官的宏伟。博物馆毕竟是博物馆,那种古老韵味是怎么也藏不住的。仿佛有一股无形的拉力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触发着我们的身心。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2000多年前的句章故城遗址,到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再到它山堰水利工程、百年老外滩,宁波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本来对宁波博物馆毫无兴趣的我不住地大呼惊奇。 从建筑风格而言,相比较中国城市中太多的平庸的公共建筑,宁波博物馆确实显得异常另类。它的建

2、筑外形似船,据说又是山形,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它的让人难忘的外墙设计,这座建筑的所有外墙全部由破旧的青砖、瓦砾等构成,有些地方甚至故意留下了竹排压在混凝土上的粗糙印痕来作为建筑的表面。这些装饰外墙的数以百万计的青砖片瓦全部来自于宁波这个城市历次的城市改造和民居拆迁,那些废墟中的老房子的砖瓦,被建筑设计者用心的保留下来,最终,使用在这座崭新的建筑的外墙当中。这座新建筑立即因此而获得了历史的沧桑感。难怪我有一种浩然大气的感觉。 当然博物馆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体现它的收藏价值以及人们的怀旧心理,它更是一面始终飘扬的历史的旗帜。其实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历史并不仅仅只是已逝去的时光和事物,它是人

3、们认识现实的可靠的参照系,却也是人们逃避喧闹的现实社会的避风港。人们在奋勇前进的路途上,时常要在遐想中回到过去,在温馨的历史氛围中,体味已获得的成功,平息躁动的心绪,规避现实激烈的变革。人们在历史中得到休息,积聚力量,获得勇气。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具有温馨气氛的。不过虽然中国甚至是每个国家都有一段“不堪”的回忆,但是博物馆的建立并不只是让我们感慨过去,因为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灾难的过去都已成为历史,而是告诫现代人以史为鉴,如果一直“惦记”着历史不放,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乃至是文化都不会进步,而不进步将会演变成在未来看过去比现在看过去更具有灾难性的历史。 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

4、的夏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制,设郡县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个县,归属会稽郡。自汉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围没有大的变化。到了隋代,把鄞、鄮两县都并入句章,县治设在小溪,唐武德年间又将句章改为鄞州,不久又改称鄮县。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设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称为明州,把鄮县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四县、归属明州。唐、宋间的明州,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海口,四明志有“海外杂国,贾舶交至”的记载,1974年和义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就是经由宁波港出口的外销瓷。唐代在明州还设立了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当时从明州登陆来朝贡和贸易的,包括日本、高丽和一些东南亚的国家。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广州

5、并称为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又是全国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够建造可以容纳 五、六百人的大吨位海船。南宋理宗时,把明州改为庆元府,元代又改称庆元路。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因“庆元”有庆贺元朝的意思,又改为明州府。到洪武十四年,因明州的“明”字与明朝的国号相同,遂改为宁波府。由于当时的镇海县还叫定海县,明州又紧靠镇海,取“海定则波宁”之意。这就是今天“宁波”命名的由来。 闻名遐迩的“宁波帮”是宁波商人在开展商事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称谓,是历史上著名的商帮。有一句话说,无宁不市,这说明宁波人的创业精神。宁波地处海滨,田少人稠,在长期外出经商者中,涌现出一大批实业家,他们根在宁波,创业在上海

6、、天津、武汉以及香港、台湾,还有的徙向海外,诸如虞洽卿、吴锦堂、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应昌期等等。从这些宁波商帮的人生经历中,都可以发现宁波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闯大业的精神风貌。 凡是有宁波人在外地从事实业的地方,几乎都有宁波同乡会的组织,这些同乡会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扶助乡亲,报效桑梓。这种理念在宁波商帮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他们离别故土,走南闯北,艰苦创业,取得成效之时,不忘报效国家,不忘为故乡父老乡亲造福。 宁海素称“狮舞之乡”,狮舞源于佛教,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人们在敬神祭祖时,常通过狮舞的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美好愿望。狮舞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狮子班这一特定的组织进行活动。

7、每遇狮子班进村演出,都有专人报信,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热闹非凡,示意吉祥降临。 “宁海狮舞”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表现山区狮子猛勇性格的武狮舞,也有表现沿海地区狮子温顺性格的文狮舞,而介于山海之交的地区则融两种风格为一体,成为文武狮舞。宁波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了渔民出海平安的祝愿,开渔节的活动内容,在改革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赋予体现当代渔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化特色的积极成份。以祭海、放海、开船等仪式表达政府和社会各界欢送渔民出海,

8、祝愿他们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宁波也算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一大批显赫于世的历史名人,例如 “出世之才,遂兼五绝”的虞世南,“心学大师”王守仁,“忠臣孤子”黄宗羲,明史总修撰人万斯同,“京剧大家”.周信芳等等。 参观了宁波历史博物馆,学习到了许多宁波这个港口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些感触。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为家乡、为祖国,我们都应该痛定思痛,改革创新,为社会做出小小的贡献,开辟出一条更高更好的发展道路来!篇二:解读宁波历史文化遗产 数列家珍,发现品质解读名城宁波文化遗产 徐建成 宁波文化的厚度河姆渡文化

9、和上林湖越窑遗址(照片: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田螺山遗址陈列馆、上林湖越窑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4米左右,叠压着4个文化层,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000年,也就是距今70000年前。2001年底发现的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西南距河姆渡遗址约7公里。遗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超过3米,叠压6个文化层,形成年代距今约70005500年。在已经发掘的80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出土了多层次干栏式建筑及墓葬、食物储藏坑等遗迹,2000多件陶、石(玉)、骨(角、牙)、木等遗物,大量的动物骨骸、稻谷谷壳、炭化米粒、菱角、橡子、葫芦

10、等遗存。田螺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地面环境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遗址。目前已经建成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展示馆。目前河姆渡文化分布范围最大的聚落古遗址,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鲻山遗址,位于余姚丈亭汇头村鲻山东南麓。这些遗址都为中国史前社会史、建筑史、艺术史和稻作农业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前不久,余姚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历时两天的“全球视野: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韩国、印度以及国内北大的近80名专家学者,交流了22篇论文。可以说,对于河姆渡文化的研究,目前正在世界范围不断深化。此时此刻,人们不尽回

11、想1973年夏天那一次震惊世界的发现和挖掘,为中华文明的发祥树立起了一个如此闪亮的座标。 回顾宁波历史文化的重大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先发现的一张宁波文化名片,不是天一阁,不是保国寺,更不是沉睡7000年的河姆渡,而是上林湖畔“文明的碎片”越窑青瓷遗址。这张名片的发现者是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他的脚步寻觅到了宁波慈溪上林湖畔,在上林湖的越窑遗迹废墟中,年复一年的寻找着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寻觅到了中国对人类文明史作出的杰出贡献。检拾起上林湖畔大量堆积的青瓷碎片,我们可以感受到宁波文化的骄傲。上林湖越窑遗址目前被列入中国首批100个大遗址序列,也是宁波迄今

12、为止唯一一处最先确认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 宁波文化的深度东海水域的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照片:古船、水下考古作业) 东海水域自古以来存在着中华文明的“蔚蓝色”基因。宁波城市的发展也是从渡口抵达江口再到海口。自唐宋以来,宁波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地,对于东亚经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开辟的“海上陶瓷之路”、“海上茶文化之路”、“海上佛教之路”、“海上书籍之路”、“海上建筑技术之路”等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韩国的新安沉船、印尼的井里汶沉船就足以说明了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的地位。而在宁波境域,迄今也已发现唐、宋

13、、明、清共5艘古船,包括龙舟、货船、战船,其数量、种类之多,全国罕见。从1998年开始,宁波坚持了十年的时间,把握文博事业领域拓展的战略眼光,通过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积累一些水下探摸和调查等成果,逐渐成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正式升格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正式挂牌、奠基。不久的将来,东海水域的沉船终会像“南海1号”、“南澳1号”那样浮出水面,宁波文化的深度也将由此被打捞与揭示。 宁波文化的高度浙东学术文化史迹和四明文献(照片:白云庄、王阳明故居、四明丛书) 这座城市文化的高度在于出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和黄宗羲。他们在

14、明清时期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峰位。在他们之前,杨简可谓为甬上第一人师。之后,有王应麟、胡三省、程端学等人的传承和创新。到了明正德、嘉靖年间,甬上才子俊杰辈出,原创、原著的四明文献积累万卷,商业繁荣资本萌芽促动了文化的革新,在此基础上,心学的诞生成就了王阳明和他的众多弟子们。而随后明清朝代发生更替,反明复清的斗争,遗民气节的保持,中国封建皇朝下的社会民众反抗与起义逐渐从军事武装演变为思想武装的萌动,浙东史学派由此形成,黄宗羲到达甬上开设证人书院,收纳甬上俊才为子弟,产生了万斯同、全祖望等人的文化衣钵。普世性的历史人物观和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改造了社会“经世致用”的发展环境,宁波城市发展和行业

15、分工逐渐左右了文人志士、门庭望族的转型,为宁波近现代开埠的到来奠定了秩序基础,也产生了中外战争的导火索。回顾和反思,为什么清末民初,革命志士、民主人士如此推崇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的文献思想成就,为什么宁波商帮能够替代晋帮、徽帮的作为和影响,为什么宁波绅士望族会出现“教育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文化救国”等多元价值的舍生取义,以及孙中山来甬演讲冀望于甬人,原因也许皆在于此。 宁波文化的风度藏书文化和书香门第(照片:天一阁、伏跗室) 宁波城市曾经有日、月二湖。湖边人家皆为读书人,读书人最大的爱好便是藏书。从南宋开始,宁波有多少藏书楼在烟雨之中。有2400多名读书人通过读书、藏书考中

16、进士,获取功名,异乡为官,做到“勤政廉事”。这种风度写入了全国多少地方府志、县志,恐怕很多学者尚未研究,作出答案。迄今为止,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已经名扬海内外,一个家族经过十三代的“书藏古今”接力,成就了一个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奇迹,成为了“南国书城”(潘天寿题)、“江南敦煌”(郑振铎语)。除天一阁之外,宁波城区内尚存六家有名的藏书楼,分别是:位于月湖的烟屿楼、水北阁、位于孝闻街的伏跗室、位于天封塔下的蜗寄庐、位于郁家巷(月湖盛园)的近性楼,位于镇明路的盛炳纬藏书楼等。此外,在月湖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永寿历史街区等尚存大量古建筑群,在古建筑群中根据考证,尚隐藏着众多读书人的书房和无人知晓的藏书楼。可以自豪地说,藏书之风,宁波自古就有,保存今日,弘扬光大。明代嘉靖二年状元、深受嘉靖重爱的姚涞曾豪言:“读书当与天下后世争雄,长一方不足为也!”宁波读书人胸中有正气,手中有真理,肚里有诚意。一生中可以把人的思维能量和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