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36204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本经济的增长理论.ppt(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 内生增长理论系列报告之三 内生增长理论:人力资本内生化模型研究,报告人:陶军锋 2002年5月24日,主要内容,基本问题:经济长期增长源泉 解答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理论要点 缺陷 解答二:内生增长理论 基本思路 理论渊源: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 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内生化 人力资本理论回顾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C-D函数 人力资本内生化基本模型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劳动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积累与国与国间差异,基本问题:经济增长的长期源泉,什么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或者说什

2、么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政府的边界之内,政府做什么能够促进增长或者说政府应该做什么去促进经济增长吗?,解答一:新古典增长理论,Y(t)=F K(t), L(t) 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 不管经济处于什么初始位置,经济都将回到平衡增长路径上,因而平衡增长解是稳定的 总产出增长率、消费增长率、资本增长率都等于外生的劳动力增长率 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消费增长率都为0 总产出的长期增长率与储蓄率S无关,储蓄率的变化只改变收入水平,储蓄率的变化只具有水平效应,不具有增长效应,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经济的长期增长必然离不开收益递增,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的稳定均

3、衡却是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基本前提的。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假定人均投资收益率和人均产出率是人均资本存量的递减函数,随着时间推移 各国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将会趋同。因此,如果不存在外生的技术变化,经济就会收敛于一个人均水平不变的稳定状态。这样,新古典增长理论就会面临一个令人不快的结果:除非有正的人口增长率或外生给定的技术变化,否则,一国经济就会进人零增长。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局面,新古典增长理论只有把增长托付给一个自己也无法把握的东西:外生的技术变化。,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其他国家要好得多,甚至在长期中,为什么新古典增长模式预见的趋同现象并没有发生?为什么穷国在经

4、济增长方面一般未赶上富国? 第二,制度和文化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如何加速经济增长?政策干预加速经济增长可以在福利背景下得到证明吗? 第三 贸易和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影响它的的经济增长前景?为什么资本并不像新古典增长模式预见的那样从富国流向穷国? 第四,除了科学发现外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呢?,解答二:内生增长理论,基本思路 思想渊源:劳动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内生化 人力资本理论回顾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C-D函数 人力资本内生化基本模型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劳动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

5、长 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积累与国与国间差异,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在引进技术创新、专业化分工和人力资本之后, 内生增长理论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内生增长理论基本内容,利润驱动的产业创新(profitdriven industrial innovation)和收入驱动的教育和培训(incomedriven education and train)如何支持经济的长期增长; 收入分配、文化规范和政治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过程;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

6、场和对外贸易市场在经济增长起到什么作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最早由 Ramsey(1928)在研究最优储蓄问题时提出,后被Cass和Koopmans用于研究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的决定。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的核心是KT定理,依据这一定理,经济分散化动态均衡问题可以简化为求解一个最大化问题。 内生增长模型可以理解为KT定理的特殊应用,即通过求解在生产技术约束下代表性家庭的跨是效用最大化问题,得到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 动态一般均衡方法的思想基础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分散经济可以达到均衡状态,并且经济均衡通常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

7、新古典增长理论试图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说明,分散经济不但可以实现静态帕累托最优,而且能够实现动态帕累托最优,“看不见的手”将引导经济沿着最优增长路径移动。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在经济存在外部性或垄断因素的前提下,分散经济可以实现均衡增长,但这种动态均衡一般不是帕累托最优。这时可以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消除市场机制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即通过政府和市场两者手的共同作用是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生产函数的构造,新古典生产函数和内生增长理论都认为在考察经济的长期动态变化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总供给,由于总供给取决于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因此各种增长理论都把生产函数的构造视为建立增长模型的关键。 新古典增长理论

8、假定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都是既定的,总量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征,并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这种特殊形式。 内生增长理论中,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仍然被看作外生给定,但经济的内生增长必须取消稻田条件的假设。Jones and Manuelli ( 1990)直接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地趋于一个正数。 Rebelo(1991)则认为稻田条件将因核心资本的存在而不再成立。Romer 模型,Lucas模型都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资本积累将不再导致资本的边际产品趋于零,稻田条件将不再存在。,思想渊源:劳动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斯密困境(Smith Dilemma),收益递

9、增是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但收益递增的基本思想却至少与斯密的制针厂的故事一样古老。斯密在被人们 称为“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斯密定理中,最早提出了关于收益递增的见解。这一命题被美国经济学家艾林杨(Young, A.)称为“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有阐述力并富有成果的概括”。 亚当斯密有两个著名的理论,一被称作“斯密理论”(Smith theory)或“看不见的手”,即完全竞争的市场 ;另一个是所谓的“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即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问题是接近市场极限时就产生垄断,而垄断和“看不见的手”是对立的。 “斯密困境”指斯密理论与斯密定理的不能兼容(Stigler,1

10、951)。,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分工取决于市场容量(把国际贸易看作扩大市场从而促进分工的一条途径,将国际贸易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联系起来)。Romer(1997)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一个用市场容量与固定成本解释分工的增长模型;Grossman and Helpman则根据这一思想揭示国际贸易的动态效应,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技术进步引起收益递增 资本积累促进分工和技术进步:(1)直接影响:资本积累是生产型劳动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例提高,从而促使每一产业的产量增加;(2)间接影响:A促使产业内分工更细,从而使每一产业的产量增加;B促使社

11、会分工及产业间分工更细,通过产业数量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Jone,Rebelo重视资本积累的直接效应;Romer, Grossman, Helpman重视资本积累的间接效应。 亚当斯密的社会性的劳动分工的深化导致了如亚当斯密所论:(1)由于减少工作转换次数所节约的劳动时间;(2)劳动者由于专门从事单一的简单化了的工作,得以积累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人力资本积累);(3)操作过程的简化及专业知识的积累使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有了更大的可能(物质资本积累)。,马歇尔关于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相容的论述,根据斯密定理,在市场需求不构成对分工的限制的产业中,分工将无限深化,典型的产业结构将是垄断而非竞争。 马歇

12、尔认为,分工并不必然排斥竞争,及时在且有收益的丁的产业中,竞争型行业结构也可以存在。马歇尔区分了收益递增行业的两种不同情形: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这一区分有两个好处:(1)它防止了或者应该说纠正了收益递增必定导致垄断趋势这一理论倾向;(2)它简化了对收益递增情形下生产商品的价格的决定方式的分析。这一努力提供了一个与竞争性均衡致的解释。 Romer,Lucas,Grossman,Helpman,Barro用外部经济分析法构建了他们的增长模型,杨关于收益递增、经济进步和劳动分工关系的经典思想,1928年,艾林杨在其经典文献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中,以斯密定理为主题,在协调收益递增与竞争性均衡方面做了最

13、为突出的尝试。其基本思想为: 第一,产业间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收益递增实现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收益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演进而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主要经济是资本化的或以迂回的生产方式使用劳动的经济; 第三,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市场范围又取决于劳动分工。 杨把斯密定理译解为“劳动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劳动分工”。,分工及专业化是为了创造规模收益(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生产单位的总产出率和随累积的生产时间而降低)。规模收益的获得要靠资本(人力的和物质的)积累,以大规模的“机器”形式,或长时间的“培训”形式,总括地说,靠(庞巴维克的)“迂回的生产方式。”而大规模的投资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例如为了制一

14、根针(亚当斯密的例子)而制造一把锤子是不合算的。另一方面,迂回生产方式可以降低单位成本(规模收益)从而使给定的家庭收入的购买力上升,这就扩大了市场的规模。这可以称之为“内涵的市场规模”(Intensive Market Extent)的扩张,在区别于按人口规模或国土规模度量的“外延的市场规模扩张”(Extensive Market Extent)。,Romer(1986),Lucas(1988) 构造了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相容的增长模型; Romer (1987,1990)说明了增长源于分工的思想 ; Young and Borand(1991)解释了分工的演进和组织的变化; Romer(199

15、0)说明了中间产品品种增加的增长效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关注经济中的供给方,强调企业家的创新是造成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强调静态均衡理论的局限性,关注经济系统持久的内生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过程是通过经济周期的变动实现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不可分割,他们的共同起因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企业家从事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谋取超额利润。 创新引起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过程是:创新刺激了投资,从而引起信贷扩张,推动经济产出的增加。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企业家为了谋取超额利润而从事创新,一批企业为分享这种利益而进行模仿,另一批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石英及更大规模的模仿。因此创新以及由它引起的模仿和适应共同推动经

16、济增长。经济增长过程始终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一些适应能力差的企业将被淘汰。由此,经济增长又表现为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意义,(1)指出创新或技术经济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创新过程伴随着大规模的投资;(2)强调创新、模仿和适应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3)强调经济增长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新产品的出现将导致旧产品遭淘汰。 Paul S. Segersterom(1990);Aghion and Howitt(1992)分别建立了具有创造性破坏特征的内生增长模型,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专业化和分工是收益递增的源泉,技术进步是这个演进过程的表面现象。所谓人均资本的增加不但是技术投入和技术进步,而且使生产组织方式的进步。 生产率和劳动分工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技术进步之所以可以内生,在与它是这个关系演进的结果。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在于收益递增,而递增报酬正是这个关系得以最基本的特点。卷入市场的产品种类的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新企业的出现,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的扩大,收入的增加,都是劳动分工加深的若干个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