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5271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1—14(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一 2013826-8311、古诗两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二 92-96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三 99-913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四 916-920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五 923-927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六 930-104 国庆休息七 107-1011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八 1014-1018 13、触摸春天 14、永生的眼睛 15、生命 生命九 1021-1025 16、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四十 1028-111 17 夜莺的歌

2、声 18 小英雄雨来 19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十一 114-118 2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五 期中十二 1111-1115 21、古诗三首 22、梅花魂十三 1118-1122 23、桂花雨 24、小桥流水人家 语文园地六十四 1125-1129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十五 122-126 27、乌塔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十六 129-1213 语文园地七 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十七 1216-1220 30、全神贯注 31、鱼游到纸上 十八 1223-1227 32、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八十九 1230-2014.1.3 复习二十 16-110

3、复习二十一 1.13-1.17 复习二十二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晓云 备课时间:2013.8.24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翟纯芬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单元教材简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

4、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 25个字,会写 35个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无暇、翡翠、船桨、攀登、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突兀森郁”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3、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4、背诵课文或部分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单元教学建议:1、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

5、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2、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3、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祖国千山万水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4、通过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5、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趵突泉 。6、口语交际和习作要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或搜集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资料。单元教学时间:1-3课精读课文 6课时,略读课文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4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宽带网”2 课时。1

6、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3. 8.24 上课时间:8.26 课型:新授 序号:1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晓云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翟纯芬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徽” ,会写“绵、亭” 。 2、有感情地朗读独坐敬亭山 ,背诵并默写课文。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感知诗的大意。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杜甫、诗仙李白)2、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一、谈话激

7、趣,了解单元内容1、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2、学习第一单元导语部分,了解单元内容。二、导入独坐敬亭山1、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远去。诗人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简介李白的作诗背景2、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

8、关资料。三、初读理解 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1、看插图晓大意。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3、查字、词典选解释。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四、感悟意境 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 :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解决思考题: 李白看到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 “尽” “闲”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这两句中动中有静,

9、静中有动。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写法五、学科拓展 要求:学生只要基本体现诗意,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 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作简笔画。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六、作业:背诵默写古诗。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鸟飞尽云独闲 孤单寂寞山相对教后小记:诗的教学,一是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二是要抓住诗眼,进行拓展性的延伸;三是进行对比式的学习,这样会更有深度,也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分管负责人签字: 张晓华第二课时备课时间:2013. 8.24 上课时间:8.27 课型:新授 序号:2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丁

10、晓云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翟纯芬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2、感知古诗望洞庭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此诗,背诵并默写此诗。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并默写古诗。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2、指名说诗句意思。二、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三、自主合作学习古

11、诗望洞庭1、初读感知。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四、组织学生,指导学习。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充。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运用插图和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句-体验诗情4、品读悟哲理。5、熟读成诵。五、品味语言 学完了课文,课文的语言的确很美,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2、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把洞庭湖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群山比作青螺3、师生共同品读,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六、积累 1、老师说词语,学生抢答意思。2、进行词语运

12、用练习。 七、总结写作手法 1、作者表达方面,我们能向课文学习什么?2、教师总结:善于观察,在观察时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学着运用侧面描写。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板书设计:望洞庭湖光 秋月 和潭面 镜 未磨 洞庭山水翠 美白银盘 青螺 教后小记:在理解诗意思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经学过的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者通过画面顶活动方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分管负责人签字: 张晓华2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3. 8.25 上课时间:8.28 课型:新授 序号:3主备教师:翟纯芬 主讲教师:

13、丁晓云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翟纯芬教学目标:1、认识 8个生字,会写 15个字。能正确读写“漓江、玩赏、无暇”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读写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读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

14、,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既然是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15、(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3)指名配乐朗读。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1)引导学生质疑。(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感受与首句“甲天下”相呼应。(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3.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4.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 “西湖” “泰山” “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