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79313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概括小说主题,-2-,典题举例,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分析,小说主题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是贯串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蕴含于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中。因为小说主要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它要用故事说话,尤其要用形象说话,所以,概括小说的主题,最重要的是分析形象,不仅要分析主要人物,还要分析次要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3-,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201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

2、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4-,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

3、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演员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5-,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

4、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趴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6-,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

5、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被哥哥着急的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7-,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

6、,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溜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

7、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8-,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9-,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思路解析本题是关于小说主题的探究题。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题

8、干要求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作答时不要脱离文本,抓住作者于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从文中作者清新的文笔,可以看出作者对儿童生活的熟悉、热爱,欣赏童真童趣,关注儿童成长。另外,透过文中小哥儿俩的成长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母爱的颂扬。文中还写了母亲对孩子要去打野猫为八哥报仇的态度以及小哥儿俩对小动物的爱护,也表现了作者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参考答案: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善良人性的礼赞。,-10-,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抓好三个要素,概括小说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艺术手

9、法运用都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概括小说的主题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小说通过描写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以,概括小说主题主要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三个要素入手。 1.通过环境描写概括小说的主题。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它或交代故事情节,或渲染故事氛围,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直指中心。如祝福开篇的环境描写中沉重的晚云、钝响的爆竹,暗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贫为富佣的社会背景,为表现小说批判吃人社会的主题提供了依据。,-11-,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2.通过人物形象概括小说的主题。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中心任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

10、把握,我们就可以把握小说的主题。如鲁迅药中革命者夏瑜和华小栓的命运,既反映了封建制度下普通民众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愚昧无知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 3.通过故事情节概括小说的主题。表面上看,小说情节是故事发展的历程,但作者构思确定情节却不是以生活实际为蓝图的,而是依据自己要表现的主题。所以,通过故事情节来把握小说的主题也是一个方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因受高俅的陷害被发配到沧州,在看守草料场时,又一次险遭毒手,忍无可忍的林冲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上了梁山,从而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12-,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答题模板】 模板一:

11、内容概括+主题。 模板二:环境描写+主题;人物形象+主题;故事情节+主题。 模板三: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情感/现象。,-13-,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 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更加狂怒地呼啸着。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了。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上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14-,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

12、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作“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了下来,-15-,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

13、,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 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16-,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于是有人开始各种抱怨,也抱怨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下自己的棉袄,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

14、将她的孩子包了起来 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再后来,天就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个想出100元买下兵棉袄的男人按着了打火机。他到兵跟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禁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 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再当兵了。”,-17-,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他一再地央求,说哪儿会冻掉你双脚呢!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给别人穿着戴着了,怎么我买你一双鞋你倒不肯了呢?兵沉默片刻,

15、犹豫地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二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像如若不然,这种交换,在他那一方面是很吃亏的。 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底谷。,-18-,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拂晓,司机

16、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就是那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有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19-,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事后人们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是一个穷困乡村的多子女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 (选自小小说精读,有改动) 请概括小说的主题。 参考答案:通过对被困于风雪中大兵的行为及献身过程的叙写,赞扬了年轻的大兵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也鞭挞了部分人的自私、冷漠,表现了对社会、对人性的深沉思考。,-20-,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小说主题的能力。概括小说主题要结合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