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073023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读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1“温室效应”会使()AA部分增大 BB部分缩小CC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则吸收的太阳红外线部分增大。答案:C2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并向大气排放,则会使()AA部分增大 BA部分缩小CB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解析:温室效应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C部分的范围增大。氟氯烃破坏大气臭氧层,使臭氧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而到达大气上界的紫外线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图中A部分范围应缩小。答案:B下图为一

2、种气温空间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34题。3该图显示了()A气温沿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三个方向的空间变化B气温沿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C气温沿经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D气温沿纬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解析:该图的纵坐标为高度,反应了气温沿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即气温的垂直空间变化;该图的横坐标表示不同的纬度,即沿着某条经线所作,故它反应了气温沿着经线方向(即纬度变化方向)的空间变化。答案:C4读图可知()A气温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减后递增B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减后递增C气温沿纬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D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

3、化,是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解析:读图可知,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基本都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沿着经线方向看,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即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D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56题。5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解析: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所以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答案:A6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辐射弱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A BC D解析:B在高原上,地势高,吸收的

4、地面辐射要少于近地面;同时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故其气温小于同纬度的平原。答案:B“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某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79题。7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A7日 B10日C12日 D17日解析:读图很容易看出。答案:A8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A3日B6日C11日D16日解析:气温日较差是一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读曲线图可知四个备选日期中16日气温日较差最大达12C左右。答案:D9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5、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BCD解析:云层能强烈反射太阳光,故白天多云时,气温不太高;夜晚云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故夜晚多云时,气温不太低。故选C。答案:C图A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B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解析:本题关键要看懂风向频率图,图中黑粗线表示风向

6、频率变化,其上点的坐标反映风向,同时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又反映风出现的频率。从图中可看出,该地最大风频为东北风,最小风频为西南风。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对大气污染较严重,为了避免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即西南方向,故选C。答案:C11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A50米 B75米C100米 D150米解析:在对流层中,气温应该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这样有利于近地面空气的对流上升,从而使近地面的污染物质能迅速扩散到高空而减轻对地面的污染。但从本题图中却发现,由t1t3阶段气温在一定高度内却是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这种反常现象即是逆温现象,从图中可看出,到t3时逆温最强,100

7、米以下空间都受影响,这样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就不能顺利地向高空扩散,从而使近地面污染加剧。故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100米,故选C。答案:C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1214题。12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8时至16时30分 B17时至23时C16时30分至次日7时 D23时至次日5时13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米 B100米C350米 D150米14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解析:题中垂直温度梯度0是临界,大于0则表明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即逆温。

8、垂直温度梯度为0的高度可达350米。大气发生逆温时,会抑制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更加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答案:12.C13.C14.B15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现象是()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解析:A项与大气逆辐射有关,B项指大气的散射作用,C项指大气的反射作用,D项指大气的散射作用。答案:A二、综合题(30分)16(15分)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A_,B_,C_。(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_。(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_。(填字母)(4)当太阳大气

9、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A100.8 B68.8C132.8 D42.8(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这是因为_。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名称、气温分布规律、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第(5)题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依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得:32C(6C/1000米)16.81000米68.8C。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3)A(4)电离(5)B(6

10、)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17(15分)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2)大气把_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吸收,以_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_作用。(3)影响图中_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这是因为_。(4)地面增热主要来自图中的(下填代号)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5)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填图中序号)?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_。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同时地面又把热量向外辐射。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据观测,地面辐

11、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答案:(1)削弱(2)地面大气逆保温(3)太阳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太阳辐射被削弱得越少(4)(5)热力环流与实例一、考纲透析(1) 描述热力环流及其形成的原因。(2) 如何能抓住形成热力环流的几点规律。(3) 怎样运用所学大气受热过程知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不同下垫面状况下形成的热力环流形式。(4) 弄清如何根据热力环流知识,分析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体验高考(2011大

12、纲全国)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文科基础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 BC C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 )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三、自建基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差异。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 形式。3.关于热力环流的几点小知识:(1)同一地点,气压值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2)同一地点,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3)高压、低压,是相对于 而言。4热力环流的形成同一水平面的 差异空气的 运动地面间 不均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