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范行为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56283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规范行为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行政规范行为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行政规范行为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行政规范行为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行政规范行为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规范行为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规范行为概论(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编,行政规范行为 参见本校教材第五章第二节一、第六章,导言:行政行为的概念与体系,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所实施的能产生法律效果(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行为。 一、本课程关于行政行为的体系 如下:,行政法规 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 行政规章 单方行政行为 行政规定 行 政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 法 行政处罚 律 行政强制 行 为 双方行政行为 行政合同 行政协议 行政事实行为,二、行政事实行为 (一)含义 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作出不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 (二)特征 作为行政行为的准备过程、执行过程而存在。 (三)种类 诸如,行政事务性行为、行政执行性行为、观念通知行为、磋

2、商行为等。 (四)意义 区分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有助于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行为是理解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一个基本概念。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可以被起诉到法院。,三、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分 1.实践意义 我国行政诉讼法通篇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限定在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内。 2.界定概念 该法第11条列举了具体行政行为常见形式;第12条规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不能像法院提起诉讼。后者学理上被称为“抽象行政行为”。与之对应,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做出的行为。 3.根本区别 抽象行政行为创设一种行政法律关系模式,

3、仅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提供法律关系模式的行为,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成为现实,实际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而具体行政行为则不然。,第一章 行政规范的概述,一、行政规范的界定 该词不是一个立法术语,学术界对此解说有多种。 在此,行政规范是对行政立法和行政规定(或称“其他规范性文件”)等普遍行为规则的总称。 制定行政规范的行为,即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其性质是行政行为。 见下例:,在中国首例公民维护姓名权的行政诉讼案“赵C姓名权案”中,涉及到的民法通则、居民身份证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使用汉字填写)及

4、公安部对此事的批复 前述这些规范性文件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文件?制定这些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又分别是何种行为?,二、行政规范的类型,从行为规则及其效力等级划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行政法规 含义:它是指国务院依照宪法、国务院组织法、立法法赋予的立法职权或者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或决定的授权,经过法定程序制定并经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的普遍性法律规则。 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不得与宪法、法律或国际条约抵触。人民法院必须将行政法规作为适用法律时的审判依据。,2.行政规章 含义:它是指特定行政机关依照特定法定程序制定并经行政首

5、长签署、公布的普遍性法律规则。 类型:行政规章主要包括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军事规章三个种类。 制定主体: 部、委、行、署 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行政机关-国务院组成部门 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 直属事业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人民政府 省会市人民政府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较大的市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立法法) 有权制定军事规章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行政规章必须由部门首长或者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军事首长署名,并以命令方式公开发布。 见下例:,案例 一些地方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曾规定:在行人违章而司机没有违章的情况下,司机撞

6、死人不负责任。 这一事例与本章相关内容相结合,将涉及以下诸问题: 1.当不同的权利存在冲突时,立法(包括权力机关的立法和行政机关的立法)应优先保护何种权利? 2.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有无权限作此规定?这种规定是否符合宪法或法律?如存在违宪或违法情形,可以采取何种途径予以纠正? 3.当行人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形时,是否应承担付出生命代价的风险呢?,3.行政规定 含义:是指除行政法规和规章外,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公文。也称“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红头文件”或者“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如:2008年的湖

7、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作为一个地方政府规章,用“规范性文件”表达“行政规定”,是指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公文。 (参见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第45条),形态: 各种决定,决议、命令、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参见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立法例:行政复议法(1999年)第7条首次使用“行政规定”术语。 此“行政规定” 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显见,不是所有的行政机构都有权制定行政规定。 见下例:,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

8、办法(2009年)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工作部门和派出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派出机构、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性质:行政规定是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之外的、具有实质影响力的行政规范,但是,行政规定不同于行政公文。有些行政公文是行政规定,而多数行政公文不是行政规定。 判断标准: 实质要件它是否设定或者改变了行政法律关系 形式要件它是否是参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或者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相关规则。 见下例:,典型的行政规定,如下: (1)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比如,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在公共卫

9、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决定。该决定的程序不是行政法规的立法程序,也未以总理令的方式颁布实施,故它不是行政法规,而是以“国发”文号的方式发布实施。,(2)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比如国务院发出公告: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形式。 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又如,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和国家工商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网吧”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

10、,(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譬如,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颁布的2009年第83号关于朝阳区东五环平房立交由北向东方向匝道施工期间禁止机动车通行的通告。,(5)通报 适用于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一般不能作为处理的根据性,不具有行政规定的性质。但有些通报还包括权利义务的内容。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市壶东大桥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在通报事故情况的同时,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规范性要求。 (6)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国函【2007】76号),(7)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1、 如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的实施意见。 (8)函 答复审批事项。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宁波海关升格为正厅(局)级直属海关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2】31号),“同意宁波海关升格为正厅(局)级机构,隶属于海关总署,不增加人员编制。”,(9)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金源铝业污染治理等问题现场办公会议纪要(黄政阅【2009】4号),行政规定的法律地位,之一,行政规定与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定 行政规定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它不属于由立法法所规定的“法”的范畴(法律、法规和规章)。 它不能创设应当由法律、法规和规章创设的

12、内容,它只能落实已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了的内容,除非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授权。 行政规定不得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否则就没有效力。 任何行政规定在内容上都必须服从上级行政机关所作的行政规定。,之二,行政规定与行政相对人 行政规定对行政相对人具有约束力。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规定,可能会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除非该行政规定通过法律程序被确认违法或无效。 例如,2009年3月4日由县长任组长的湖北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公烟整【2009】3号”文件,文件全名为“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09年县直部门和单位及乡镇公务用烟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该行为涉嫌行政违法,滥用行政

13、权力作出了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之三,行政规定与行政主体 行政规定也约束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行政规定已成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执法依据。具体表现如下: 在行政执法实践中,行政规定与行政立法一样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其具体作用在于: (1)界定执法职权,即行政规定对职能相关或相近的行政部门的职权予以划分; (2)提供行为依据,即行政规定为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提供直接依据; (3)提供技术规范,即行政规定为行政机关处理案件、认定事实提供技术性标准。,之四,行政规定与人民法院 在诉讼实践中,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件都涉及行政规定,但是行政立法具有法源地位,可以作为法院的裁判准据,而行政规

14、定却不能。原则上它不能成为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依据。 (1)合法有效的行政规定 可以纳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引用”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2、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适用法律、法规,参照规章。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援引。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2)行政规定在行政诉讼中还可以作为行政证据而存在,它的存在与否将影响到行政行为的证据是否充分。 例如,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

15、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在此“规范性文件”,当然包括“行政规定”。,小结1:,在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中,行政规定在行政法中的地位表现为: 1.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第17条) 2.不得设定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14条) 3.在行政复议中可以被复议申请人一并提出合法性审查申请(行政复议法第7条) 4.有权规定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期限(若干解释第39条) 5.在行政审判中经法院甄别为合法有效的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若干解释第62条),小结2:,行政规定虽然目前不是国家所认可的法律规范,但它在内容上具有规范性,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提供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反复适用性。 简言之,行政规定是行政主体自身规范行政的规则,即具有自我拘束性质的规定,其实质是一种行政规则。,思考:对行政规定的法律救济,主要涉及行政规定是否可以被申请行政复议?是否可以被提起行政诉讼?上级行政机关、同级人大是否可以撤销行政规定? 第一,行政规定与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