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6987991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结 题 报 告一、课题的提出1、选题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和教材,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业的内容应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应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手段应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

2、用,在开放中创新。2、研究意义长期以来,作业的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思维训练价值低,较难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做得厌烦,教师批得辛苦。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是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它将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人生需要。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学校小学生分布的特点,精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家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尽情发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3、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生活实践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3、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体会学习的重要性。从学科特点出发可安排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作业的量要适度,既要重视基础性,又要联系生活,具有应用性,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二、课题实施1、研究目标(1) 以主体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作业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2)突破过去形式单调、结构封闭、缺乏应用、以个人模仿操作为主的传统

4、作业方式,确立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于思考的开放的作业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个性和谐发展。(3)通过研究构建以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相结合的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作业模式。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既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又体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广大一线教师将课改新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可借鉴的小学作业设计。2、研究内容(1)课内练习设计体现多样化、兴趣化、层次化。(2)课外作业形式为调查性作业、操作性作业、探究性作

5、业、应用性作业。3、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拟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在形式上拟采取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层层深入的办法。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文献的研究,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调查法:运用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行动研究法: 在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包括理论方面的经验和实践方面的经

6、验),定期召开论文交流与评比、案例分析与讨论和教学实践系列研讨活动。三、课题研究步骤研究阶段研究时间研 究 成 果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9月建立、健全科研组织机构,完善本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指导制度,确定首批实验教师及初步的研究方案。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调查分析学生情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9月深入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研究,通过调查、实践,找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活动,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资料。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举办校内展示活动,举行成果汇报交流会。总结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9月根据

7、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于2011年10月之前完成结题报告。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研究计划实施以来,课题组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 1、学习理论 转变观念自课题立项以来,学校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加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特别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绝大部分老师转变了思想观念,树立了教育民主的思想,把“以学生为本”根植于思想深处,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作业的设计与批阅。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师设计作业而不是布置作业、学生在做作业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而不是仅仅为完成而完成的痛苦与无奈的一种

8、和谐氛围。2、充分调查 发现问题课题启动初期,课题组对全校不同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作业的状况,倾听学生的呼声。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四过”倾向: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过长;简单重复的练习过多;作业形式过于单调;作业要求过整齐划一。另外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过于规范化、模式化、冷冰冰。也了解了学生对作业形式、作业量、老师批改等方面的要求与期盼,为下一步的理论学习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和改革方向。3、建立组织 制定制度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课业负担过重以及由此带来的作业抄袭、厌学等现象,我们迅速行动,在课题立项前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学科教学骨干为成

9、员的课题研究机构,并紧锣密鼓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制定了有关作业设计、作业量控制、作业批改规范等的制度作为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尽快扭转局面,使学生在新的作业模式中愉悦成长。4、分层作业 分层评价针对我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作业精选精练、精批精导,大力推进分层作业、分层评价,为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重点,注入了新的动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几个不同等级,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

10、习水平选择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给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份信心和决心,作业的质量自然而然就高了。在作业量方面,也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首先确定目标,然后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来选择作业量。这样,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作业也会更有效。四、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自“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之时起,我校广大教师纷纷自觉自愿地加入其中,在自己的作业有效性研究实践中,老师们皆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心得和收获。作业设计的多样性。教师设计作业时,避免了传统单调的作业模式。充分利用学生课外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

11、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老师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课外作业,如读书剪报、读书名言、美文摘抄、读书故事、古诗配画、读书手抄报语文作业布置的多样性,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语文的工具性,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活语文意识。作业设计的拓展性。充分理解把握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多维目标,并从此出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如主题班会、感恩教育、主题演讲、感恩贺卡等,“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活动中又实现了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观察、收集、分析、合作、创新、实践等

12、多种技能的训练,为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做准备。”作业设计的实践性。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我们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如科学实验、实践活动、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科学发现等。“布置作业很简单,但布置有兴趣的作业却是一门学问”。“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布置对学生有用且感兴趣的作业,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一部分是较简单的必做题,另一部分是稍难的“选做题”,并把题目分为一星基础题、二星基本题、三星发展题,划分出不同难度的习题。同时还认为作业的选择权不应只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对作业也应该有选择

13、权,称之为自选题,在平时作业中可适当运用以上形式。“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时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少做一个说一不二的决定者,让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也要关注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正如课标所说: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应提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设计的可选择性。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如阅读课外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表演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同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

14、各有所得。“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教育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创新教育,培育出创新型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五、总结展望1、课题研究接近尾声,回顾走过的历程,一定有遗憾和不足。繁重的事务,课务,使少数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2、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3、作业的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尤其是分层次作业的出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还需要在以后工作中解决。3、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进一步完善“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模式,形成我校作业的特色;如何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每一次数学作业上;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仍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重点。总之,本课题虽然即将结题,但研究却不能停止。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目标,全心全意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