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770578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00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三单元 徜徉于山水之间,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2、“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时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他们用老

3、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

4、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

5、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解析 “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的是魏晋士人的气魄和感染力,而非“魏晋风度”。,1.下列对“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 B.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 C.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 D.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1,2,3,解析,答 案,解析 C项是“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而非形成原因。,1,2,3,2.下列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3

6、分) A.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 B.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 C.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 D.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解析,答 案,1,2,3,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 表现。 B.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 痹自己。 C.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 D.魏晋风度以自省与

7、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 解放。,解析,答 案,1,2,3,解析 A项“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不是由“人的觉醒”促进的,而是“人的觉醒”的表现。 B项强加因果,从原文第二段可知,魏晋文人名士内心大都崇尚老庄之学。 D项原文最后一段为“追求”“精神的解放”,而非“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苏东坡的秋天 武志强 对秋的感应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文人的感应就是留下一些文字,直到骨骸与灵魂一起都漂泊了,天地间只留下一枝瘦笔,让后人来读。 古秋中最喜欢苏东坡的秋。酒不醉人人自醉,苏东坡的秋就散发着

8、浓浓的酒味,一路走下来能把你醉倒。 秋天的天性要求人精神的皈依,苏东坡不止一次皈依了秋天。当他孤苦飘零到黄州时,作了卜算子一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尽秋的凄清、冷寂,但在字里行间又有一股隐隐约约极细微的飘仙之气,我想苏东坡一定是饮了酒之后开始这月夜独往来的,千年之后依旧能嗅到他的酒仙之气,仿佛他不是用脚行走,而是孤鸿一样在飘。到底是深谙秋的人,也到底是酒中人,即便到心境死灭时也能散发出一股酒的芬芳,不要小看这点芬芳,正是它使苏东坡成为苏东坡,如果说是苏东坡写尽了秋,倒不如说是秋和酒拯救了苏东坡。,当你望

9、着那湛蓝的秋空,眸子里不是盛满了渴望燃烧的酒液吗?沉寂的热情又一次被唤醒被点燃了。苏东坡把目光投向秋天,他又开始向往了。在他那篇脍炙人口、优美动人的前赤壁赋中,一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展示了他博大宽广的襟怀。前后判若两人,但秋的精神又一以贯之,如果不是万里清秋,苏东坡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吗?能通过这样的抒发疗救他的精神危机吗?正是秋天养育、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为他提供了纵横驰骋、跌宕腾挪的天地舞台,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他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才树立了一个完整的苏东坡雕像。,秋天的个性就是苏东坡的个性,秋天不能缺酒,有酒的苏东坡不能缺秋。中秋之夜的苏东坡欢

10、饮达旦后,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就是那首著名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够了,仅此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就可使苏东坡笑看天下大红大紫、大富大贵和玩弄阴谋诡计的人,问问他们,能写出这一句吗?仅仅一句,谁能情怀真正的富有,唯有东坡。 繁华喧嚣所给人的多是过眼烟云,而一些真正沉埋在心底的东西并不怕冷寂,它在等待勃发,就像一棵生了根的树定能将枝叶烘托出来。有成熟就有失落,有大的成熟就有大的失落,不怕失落,怕的是失落之后不再振作、奋起,不再否定、超载。这就是苏东坡给我们的启迪,也就是秋天给我们的启迪。 秋天其实就是一坛酒,苏东坡已品过这坛酒了,也该我们今人品一品了,我们应该比苏东坡品得更好。(有删

11、改),4,5,6,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后,苏东坡笔下的秋散发着浓浓的酒味,因此让作者最喜欢苏东坡的秋。 B.文章启示我们应像苏东坡一样,要有开阔的胸襟,乐观地面对人生,通过努力成 就人生的辉煌。 C.文中引用苏东坡的诗词,既能印证苏东坡与秋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文章的中心; 又能增加作品的文学情趣,使文章具有文采。 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等手法,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苏东坡的喜爱、赞赏 之情。,解析,解析 A项因果关系错误。,答 案,4,5,6,5.为什么说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苏东坡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6分),答 案,答案

12、因为秋唤醒了苏东坡沉寂的热情,给了他精神力量,疗救了他的精神危机。 秋天养育、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给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6.作者认为“秋天其实就是一坛酒,苏东坡已品过这坛酒了,也该我们今人品一品了”,那么,我们还能从秋天中品出什么?试联系实际加以探究。(6分),4,5,6,答 案,答案 秋的天空是辽阔的,天是湛蓝的,它启迪我们,要有开阔的心胸,要有包容一切的情怀。 秋是收获的季节,它启示我们,要心怀感激,珍惜拥有,脚踏实地把握现在。 秋凄清、冷寂,但又成熟、丰盈,这如同人生一样,有坎坷也有机遇,它启示我们,要乐观地对待眼前的困难,通过努力成就人生的辉煌。,二、古代诗文阅读(53分) (一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

14、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

15、/安所得酒乎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7,8,9,10,解析 “今者薄暮”表时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状如”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8.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 壁,写下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二篇。 B.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 C.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D.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 这样说。,解析 苏轼第一次游览赤壁是在“既望”(农

16、历十六日)。,7,8,9,10,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悲伤的心情。 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作者无限伤感的 心绪。 C.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解析 “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错。,7,8,9,10,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译文:_ 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