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22525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24*248)1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是月也,(天子)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於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监督市场经营的官员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2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使官

2、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3吕思勉在先秦史中记载:“据实物为史料,今人必谓其较书籍为可信其实亦不尽然。今之所谓古物,伪者恐亦不啻居半也。”作者认为() A实物史料比书籍史料更可信B实物史料可以客观反映现实 C书籍史料的史料价值为最高D实物史料有作伪而不可尽信4秦刻石辞传者凡七:曰峄山、泰山、琅邪、之罘、之罘东观、碣石门、会稽。会稽刻石特提男女淫佚之防,此就各地风俗为矫正也。琅邪刻石尚孝、重农,为此后汉治之本。由此可知() A秦的治国理念是儒家思想B秦始皇喜欢游历 C秦注重社会的行为规范建设D秦刻石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5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西汉初年

3、,“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行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上述变化为下列那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B道家学说C大一统思想D法家学说6右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 B阻碍了当时农业经济发展B 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D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7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4、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8下图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标志,它以兰亭序局部作背景,主体图案是王羲之所写的“书”字。对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主体图案结构形体严整 B背景文字便于抒情达意C书法奖标志兼有楷书和草书D主体图案体现东晋书法成就9“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与材料中“贡士之法”密

5、切相关的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功爵制10据邦计部河渠二记载,唐代宗“大历初,李栖筠为工部侍郎,时关中沃野千里,旧资郑、白二渠,为豪家贵戚雍隔上流,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农夫所得十夺六、七”。这说明当时()A农田水利工程严重失修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明显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D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扩大11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B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12谈到

6、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BCD13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 年),著名刻工张徒信在成都印刷整部大藏经,这是印刷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版块达十三万之多。这说明当时()A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

7、现B雕版印刷技术水平较高C活字印刷技术迅速推广D彩色套印技术已经成熟14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人四川而划入陕西。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A传达行政命令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15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D阁臣多来于翰林院16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

8、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17谭嗣同称“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其次为王船山之遗书。皆于君民之际,有隐恫焉!”谭嗣同在此赞扬两人都() A批判君主专制B赞成民主自由C主张工商皆本 D提倡经世致用18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

9、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ABCD19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20“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

10、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 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22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

11、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A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B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C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D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23洋务派积极主张并促成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法律,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法律人才,他们创办新式的洋务学堂传授法律知识,并在开展法制教育和翻译国外法学著作中改造或创造出了“主权”、“人民权利”、“法院等中文法律词汇。据此可知洋务派() A突破了“中学为体”的束缚B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C以培养近代法制人才为根本目的D促进法制教育的

12、近代转型241904年,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名牌,报纸、杂志也开辟专栏,介绍西式服装。这说明()A政权更迭带来思想多元B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C人们传统观念发生变化D近代社会生活的全面西化二、材料阅读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几百年来,东亚始终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东亚贸易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材料一 明初统治者反对对外贸易,建朝以后的142年里,朝贡贸易是唯一的合法外贸途径。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除宣扬国威外,大量采购西洋(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

13、区)物产亦是重要目的。1509年,明廷开放广东开展特定的民间贸易。1514年,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并逐渐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1567年,朝廷开放福建省一港口供中国商人对外贸易并对进口贸易征税。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相继东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活跃,逐渐形成了以闽粤为中心、澳门为核心的亚太经贸网络,中国的瓷器、茶业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中国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个群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里,郑氏海商集团操控着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摘编自(美)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材料二 清初厉行海禁。1683年康熙帝打败郑氏集团,结束海禁,并

14、在主要海港设置海关。粤海关迅速成为最热络的通商单位,专门经营外贸的中国商行在广州快速增加。1757年,乾隆帝宣布广州为清帝国唯一对西方开放贸易的港口,颁布了一套详细的规则,这就是著名的“广州贸易体系”。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多样且整合性好的经济圈。清朝持续外贸顺差。西方各商业势力也不得不寻求与这个体系的融合。19世纪40年代后,随着中西多项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取代旧的体制,以上海为中心之一的新的远东商贸网络逐渐形成。 摘编自(美)范岱克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 材料三 20世纪最后四十年,东亚迎来了发展高峰,日本经济崛起,“亚洲四小龙”腾飞,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千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持续深入,GDP跃居世界第二。以习近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