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418406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选择题解题研究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 选择题因具有客观公平的特点而成为当前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在高考试卷中占到近半的分值。选择题解题的准确率,直接决定了高考成绩的高低,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当然,解答选择题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知识运用能力,但除此之外,了解选择题的命题规律、常见题型以及答题技巧,也是提高选择题正确率的重要因素。下面将结合2015年至2017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选择题进行分析说明,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一、2015年至2017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选择题的分析说明 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

2、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时间判断)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元思维,零和思维,想象 力过剩)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因果倒置)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张冠李戴)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 【板块】 必修二:中国古代史 【类型】 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

3、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外戚中也有当丞相的)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家天下”观念强调的是父系血缘 关系;过于宽泛,若是,则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外戚干政)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得材料者得天下,外戚概念教 学的重要性)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时间判断,汉初而非整个两汉)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外戚干政 【板块】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 【类型】 因果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3.(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 A.朝廷

4、不断鼓励海洋开发(史实性错误)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史实性错误)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唯物史观;经济地位决 定社会政治地位)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史实性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板块】 必修二:中国古代史 【类型】 史实判断型、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4.(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扩大并非转移)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唯物史观;数据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落后并非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或北或南,总体北移) 【考点】 古代中

5、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板块】 必修二:中国古代史 【类型】 数据型、比较型,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5.(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无法判断)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无法判断)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无关)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时间和双引号的重要性) 【考点】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板块】 必修二:中国近代史 【类型】 推理

6、型、比较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6.(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史实性错误) B.义和团运动时期(史实性错误) C.辛亥革命时期(史实性错误)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皖系、直系、北洋军阀等概念教 学的重要性) 【考点】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板块】 必修一:中国近代史 【类型】 史实判断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7.(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7、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史实性错误)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辩证唯物史观;批判性思维)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史实性错误;红色根据地示意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史实性错误) 【考点】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板块】 必修一:中国近代史 【类型】 史实判断、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8.(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

8、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起点低因而增速快)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史实性错误)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史实性错误;二元简单思维)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史实性错误) 【考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板块】 必修二:中国现代史 【类型】 数据型、推理型、比较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9.(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2)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9、法律审判非道德审判)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证言非证据)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语文功底;价值观引领)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民意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 【考点】 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 【板块】 必修一:世界古代史 【类型】 图片型(漫画类),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0.(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史实性错误)

10、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史实性错误)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史实性错误)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英国国王的地位问题;批 判性思维) 【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板块】 必修一:世界近代史 【类型】 推理型、史实判断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属全国工业复兴法)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同属社会 保险法)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属农业调整法

11、 )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属全国工业复兴法) 【考点】 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制度) 【板块】 必修二:世界近代史 【类型】 史实判断型、比较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世行宗旨)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无关)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史实性错误)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时间性错误) 【考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 【板块】 必修二:世界现代史 【类型】 因果型

12、、比较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3.(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主体不对应)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史实性错误)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推理判断)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表述绝对化、史实 性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板块】 必修三:中国古代史 【类型】 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4.(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

13、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与信息不符)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与信息不符)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史实性错误)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由年代和信息推理),【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板块】 必修二:中国古代史 【类型】 图片型、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5.(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由宋太祖的回答推理)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表述绝对化

14、、史实性错误)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程度性错误)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过度解读)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板块】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 【类型】 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6.(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与史实不符)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由材料推理:减少环节,集中地方权力) C.削弱六部的权限(与材料无关)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史实性错误)

15、【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制度 【板块】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 【类型】 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7.(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从材料不能得出结论)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史实性错误)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从材料与史实推断)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史实性错误) 【考点】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板块】 必修二:中国近代史 【类型】 史实判断型、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8.(201

16、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史实性错误)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不符合史实)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结合史实推断)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与材料无关) 【考点】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板块】 必修一:中国近代史 【类型】 因果型、推理型,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研究,19.(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