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92414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X 页数:8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攻略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纲目录,高频命题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化,高频命题点三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高频命题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线索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尚未形 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线索二:秦汉至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逐步加强。 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君主专制逐步加强。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 省六部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 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二是中央集权 的加强。从郡县制到郡国并行制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 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三是选官制度的演变。,(2018江苏南通一模)西汉时郡守自行辟除椽

2、属(自行招聘府内幕 僚)就已成为通制,东汉时把辟除郡县吏作为仕进之路的风气更 甚,一些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除 椽属 ( ) A.对中央造成巨大财政负担 B.对专制主义集权形成威胁 C.是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 D.利于保证政治生态的清明,答案 B,解析 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自行辟除椽属使地方上有了官吏任免 权,容易导致地方势力的膨胀,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威胁,B项 正确。地方郡县属官的任免由谁掌握与中央财政负担没有必然 联系,A项错误;材料中“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不能证 明地方长官自行辟除椽属为寒门学子入仕提供主要途径,C项错 误;地方长官自行辟除椽属与“政治生

3、态的清明”无关,D项错 误。,高频命题点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1.(2018江苏苏州期末)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 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 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 故旧移殖焉,三也”。下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 ),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答案 D 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 周的贵族属于“故旧移殖焉”,D符合题意。,2.(2018江苏苏锡常镇三模)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 祖

4、,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 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 响是 ( ) 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答案 B 材料解释了姓氏的来源以及作用,显然说明西周时期 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B正确。姓氏是确定宗法制的 基础,不是分封制,A错误;“等级制度”“晋升制度”不符合材料 主旨,排除C和D。,3.(2018江苏扬州期中)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 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 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

5、这本质上说明 ( ) A.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B.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C.各国想借此继承周王权威 D.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答案 D 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封王,显然是对天子 礼乐制度不予遵守,体现出分封制维系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正 确。材料体现的不是对先王的尊崇,故A错误;B属于现象,不是本 质的意图;C中“各国”说法绝对,材料反映的是模仿周天子制 度。,1.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2.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 (1)特点 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 之地或战略要地。 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

6、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 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 之间的横向联系。,(2)历史遗存 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 陈等。 中国的省份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 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3.“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 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 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 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 国

7、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 实中这种文化传统仍然根深蒂固。,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 “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 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 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 定性。,1.(2016江苏单科,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 及长孙”

8、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 D “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反映了“长 子”“长孙”在家族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家族和睦、等级秩序和贵族世袭等信 息,故排除A、B、C三项。,2.(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 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 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 度是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

9、三公、诸侯、诸 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 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A项正确;材料中的“公”是爵位,而 “三公九卿制”中的“公”是官职,B项错误;“郡县制”和“郡 国并行制”都与材料中公、侯、伯、子所体现的“封邦建国” 的本义相悖,C、D两项错误。,高频命题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化,1.(2018江苏常州期中)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异形”,秦始皇指定 官员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了文字。下列对此举 措评价不合理的是 (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有利于实现文化专制 D.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答案 C 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统一了文字,根

10、据所学知识可知,秦 朝统一文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故A、B两项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动了文化专 制,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秦朝统一文字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 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2018江苏扬州期末)钱穆在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 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 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 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唐朝 的政事堂 ( ) 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答案

11、 D A中“始终”表述不当,排除;唐朝的政事堂通过分权 以加强皇权,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唐朝的政事堂成为尚书省的替 代机构,排除C;材料中“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 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强调政 事堂在发布诏书上的权威地位,可见政事堂成为中央决策机构,故 选D。,3.(2018苏北四市一模)“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 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 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 ) A.传达皇帝旨意 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 D.负责监察百官,答案 A 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 查

12、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 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 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 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1.古代君主专制的演变,2.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特点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 展的特点。 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 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 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

13、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 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 基础,是历代统治者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2)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 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消极作用逐渐显现。具体表现在:,1.(2018江苏单科,3,3分)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 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 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 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

14、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中央和地方机关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唐代 前期,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 中书省、门下省的信息,排除A项;起草诏令是中书省的职权,排除 B项;尚书省管辖全国行政,有利于加强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 项错误。,2.(2017江苏单科,3,3分)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 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 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 表明 (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15、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 C 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题干材料显示,唐代时宰 相的行政级别有所降低,行政权力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皇权进一步 打压了相权,说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A项 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所述变化并不会极大提高政府的 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中书省、门下省地位提高并不代表决策 权扩大,故D项错误。,3.(2015江苏单科,2,3分)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 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 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 右流沙

16、”。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 C 淮南子等书虚构三皇五帝及夏禹、商纣时期的 疆域,是一些学者崇古好古的体现,并没有贬抑秦始皇的意思,故A 项错误;B项忽略了秦人著秦史的事实,且秦至西汉之间,年代并不 久远,故B项错误;C项指出了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即引 用史料首重辨伪,这也符合材料信息中不同记载相互矛盾的解读, 故C项正确;材料中石刻与文献所载恰好相左,不仅不能形成证据 链印证历史,反而需要对材料加以辨伪、考证,以期还原历史真 相,故D项错误。,4.(2013江苏单科,3,3分)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 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 “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