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391216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山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二14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部门,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个人耕作B. 自给自足C. 男耕女织D. 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从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可以看出这是在有限的土地之下精耕细作的方式,故答案选D。小农经济,以

2、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排除A;BC项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是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要内容,排除。2.1971年,对唐代洛阳的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其全面积有42万平方米,其中一个窑穴还存有唐代储藏但已碳化的谷子(据估算,这些谷子在唐储放时约25万公斤)。与此同时,粮价越来越便宜,“斗米十五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封建剥削的残酷B. 滥发货币的影响C. 垦田面积的扩大D. 唐代农业的发达【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属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经济发展,“粮价越来越便宜,“斗米十五钱”说明当时农业发展,D正确;其他信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太平御览记载了为诸葛亮造三千口刀(时称“神刀”)的蒲

3、元,他已经能够鉴别取自不同江河的水,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据此可知当时A. 淬火工艺只有少部分人掌握B. 三国时期的手工业实行官营C. 水质对兵器质量有绝对影响D. 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答案】D【解析】“已经能够鉴别取自不同江河的水”等字眼意在强调蒲元对淬火冶炼规律是有了较深认识,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为诸葛亮造三千口刀说明材料反映的是私营而非官营,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水质对兵器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非绝对影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4.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

4、竞启关。”这反映出A. 草市中有夜市B. 江南市镇兴起C. 村寨出现草市D. 专业市场出现【答案】A【解析】根据“夜船归草市”可知,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经济“市”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关键信息“夜船归草市”。5.石刻反映了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通宵达旦。图文信息说明当时的苏州城A. 市坊界限已被打破B. 草市遍布城内各处C. 商帮大多聚集于此D.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5、宋朝时随着商业的发展旧有的坊市界限被打破。所以正确选项为A项。B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草市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乡村野外,并不在城中。C选项中商帮的出现在明清时期,时代错误。D选项中长途贩运贸易也是明清之后才出现的,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特征,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很明确。坊市之间没有坊门,坊墙,说明界限不存在了。通宵达旦说明夜市的发达。6.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所以BCD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7.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太湖流域开发较早B. 统治者“不抑兼并”C.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答案】C【解析

7、】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土地的高度集中的现象,而土地的高度集中的现象根本原因恰恰是土地制度的本身所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选项所造成的,注意是:根本原因既可作对此题。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8.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8、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9.“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

9、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实际上是在强调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是不可避免的,即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A正确;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而未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B;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而非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排除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与新航路无关,排除D。所以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0.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A. 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

10、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C. 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 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693年”“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中可以看出,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大洲间的物资交流比较频繁,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11.某座城市被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此成立。到17世纪中叶,该城市已经成长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其证券交易所已经类似于现代证券交易所。这座城市最

11、有可能是A. 伦敦B. 华盛顿C. 巴黎D. 阿姆斯特丹【答案】D【解析】17世纪荷兰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荷兰的阿姆斯特成立,故D正确;英国伦敦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地点,故A错误;美国华盛顿也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法国巴黎也不是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地点,故C错误。故选D。12.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人们

12、可以采用电报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1889年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被选项中的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飞机发明于1903年,与题干中时间不合,因此符合题意,故选B。排除ACD。13.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A. 规模经营呈良性发展B. 垄断了商民交通运输C. 与洋商交通运输争利D. 开创收购外企的先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仅体现轮船招商局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没有体现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规模

13、及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航运业中有中国轮船招商局,也用外国资本主义参与,所以轮船招商局并不能垄断航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可知轮船招商局与洋商争利,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轮船招商局是第一个收购外企的公司,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14.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

14、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步履之艰”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内保守势力因素的。因此正确。属于外因,材料没有交代;说法正相反。故选D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交通的发展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洋务派兴办洋务遭到保守势力的激烈的反对。洋务运动有关的知识有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指导思想、影响等需要掌

15、握。15.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近代化,是其最早的代表;另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近代化,是其先驱。上文两序号指的是A. 洋务派 官僚资产阶级改良主义B.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C. 洋务派 官僚资产阶级革命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近代化,最早的代表其是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另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近代化以资产阶级的立宪派等为代表。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经济中国的近代化16.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指出:南京政府以远离内地的沿海地区为根基,依靠海关关税、城市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