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90899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X 页数:99 大小:1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考点2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2019北京,11,4分,难度)莫霍面深度不一。如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据图可推断( B ) A.地地壳厚度最薄 B.地金属矿产丰富 C.地地幔深度最浅 D.地地下水埋藏深,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解析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深度越大,地壳越厚,地幔深度越深,由此可知地地壳厚度较大,地地幔深度较深;地靠近河流,地下水受河流补给较多,地下水(潜水)埋藏较浅。据此可排除A、C、D三项。

2、故B项正确。,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2.(2018浙江,2223,4分,难度)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据此完成第(1)(2)题。,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D ) A. B. C. D. (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D )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

3、结成岩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岩石层理结构明显,应为页岩;岩石为石灰岩;岩石为砂砾岩;为洁净颗粒明显的花岗岩。其中页岩、石灰岩和砂砾岩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故选D项。第(2)题,从岩石的形态可以看出,岩石和表面光滑,磨圆度较好,应为河床上捡到的,和岩石是从基岩上打下来的。从基岩上打下来的页岩和砂砾岩都是沉积岩,是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形成的。故选D项。,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3.(2018北京,4,8分,难度)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 C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4、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解析甲处为花岗岩,是由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产生的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A项错误;由花岗岩侵入砂岩岩层可知花岗岩形成于该砂岩岩层之后,而该砂岩岩层形成于断层后,B项错误;岩浆活动过程中会导致周边岩石因温度、压强变化而变质,乙处位于岩浆岩附近,因此形成变质岩的可能性大,C项正确;丙处位于石灰岩层,其溶洞多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而不是岩浆活动造成,D项错误。,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4.(2015上海,1314,4分,难度)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

5、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完成第(1)(2)题。迁移应用能力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D ) 岩浆冷却较快 岩浆冷却较慢 在地表形成 在地下形成 A. B. C. D.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D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解析第(1)题,考查岩石的成因。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到地壳中缓慢冷却凝固后生成的,岩浆中的矿物有充分的结晶时间,因此颗粒较大,结构致

6、密。而喷出岩喷出地表后快速冷却,没有充分的结晶时间,其间的气体填充部分还来不及被其他矿物充填,使之具有气孔构造且颗粒细小。故选D项。第(2)题,考查岩石的特点。变质岩是指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原来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具有岩性致密的片理构造,D项正确;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C项错误;A、B两项是岩浆岩,既没有层理又没有片理结构,A、B两项错误。,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5.(2015天津,3,4分,难度)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中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

7、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C ) 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随岩浆一起沿着岩层断裂地带上升到地表,并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岩浆岩),岩浆岩经过风化、侵蚀,其产物被河流搬运过程中发生沉积,该矿物就出现在河滩泥沙中。故选C项。,考点29,考点30

8、,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考点30板块构造理论 1.(2016北京,4,4分,难度)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平顶海山( D )获取解读信息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成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由图中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图可以看出,此山属于岩浆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由玄武岩构成,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平顶,其随着板块的移动而没入水下,形成平顶海山。,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2.(2015上海,1112,4分,难度)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9、据此完成第(1)(2)题。 (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C ) 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C ) 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 B. C. D.,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解析第(1)题,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地壳在巨大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但因为陆壳厚度大,发生火山的难度大,交界处多高大的褶皱山系;火山一般发生于大陆板块和大洋

10、板块交界处和岩石圈拉伸减薄的地方(比如大洋中脊),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第(2)题,沉积岩变为岩浆岩需先熔化为岩浆,说明海洋板块下沉消熔,错误;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要经过高温或高压作用,这也要下沉消熔,错误;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和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没有经过高温熔化或高压作用,故正确。,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3.(2014全国大纲,6,4分,难度)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C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11、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K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故选C项。,区域认知,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4.(2014海南,17,3分,难度)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P地位于( A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解析P地位于亚洲东部,位于亚欧板块与

12、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活动。故选A项。,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5.(2013上海,1517,6分,难度)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 km,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 km,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完成第(1)(3)题。,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1)总体上看,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是( C ) 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

13、线越远,震源越深 在海岸线的东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 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 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到海岸线距离与震源深度关系不明确 A. B. C. D. (2)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 D ) A.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 B.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 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D.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 (3)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 A ) 太平洋西部岛弧 北美大陆西海岸 北美大陆东海岸 南美大陆东海岸 A. B. C. D.,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解析第(1)题,图中0为海岸线,海岸线西侧,

14、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海岸线东侧,震源深度限于100千米深度以内。第(2)题,海岸线西侧震源深度较深,说明位置较低,海岸线东侧震源深度较浅,说明位置较高。四个选项中,张裂运动两侧的板块深度变化不大,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主要是板块边界隆起,两侧板块高低变化不大;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大洋板块更低,大陆板块被迫抬升,导致震源深度相对较浅。第(3)题,太平洋西部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大陆板块抬升隆起形成,正确;北美大陆西海岸以山地为主,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大陆板块抬升隆起形成,正确;北美大陆东海岸不位于板块交界地带,错误;南美大陆东海岸不位于板块交界地带,错误

15、。,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6.2019全国,37(4),4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里海成为内陆湖的起

16、因来自地壳运动导致的山脉隆升,因此需要具体分析板块的运动状况。必须是板块挤压,才能导致山脉隆升。,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7.2019北京,36(1),8分,难度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答案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受板块的碰撞挤压,容易发生地震。地震可以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等。,考点29,考点30,考点31,考点32,考点33,考点34,8.(2011海南,21,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