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90416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五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浙江三钉模拟)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魔鬼大理岩”属于(A)A侵入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喷出岩解析:读材料可知,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A项正确。2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B)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C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岩浆侵入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解析:首先是岩浆侵入,

2、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表土被侵蚀,石块裸露,石块在外力作用下风化剥蚀,形成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故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故B项正确。(2019河南豫南九校联考)冰岛是坐落在北大西洋中脊上的一个岛屿。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岩浆岩,仅从地表看,冰岛似乎完全由火山喷发形成。然而,地质学家在冰岛的大西洋中脊上发现了古老的火山岩,测年数据表明其年龄值达1 300万年,如果按照板块构造学说,那么大西洋中脊上的火山岩都应该是火山新喷发出来的,年龄值应该为零(或没有)。同时,有人认为冰岛应该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过来的,并提供了一些相关证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冰岛(

3、C)A是从西南方向漂移过来的B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大西洋中脊上C位于板块张裂处,由火山喷发而成D是由被西南风吹来的火山喷发物沉积形成解析:据材料可知,按照板块构造学说,那么大西洋中脊上的火山岩都应该是火山新喷发出来的,因此冰岛应由火山喷发而成,且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张裂处,C项正确。4有人认为冰岛应该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过来的,下列最可能成为此观点证据的是(D)A大西洋中脊上的巨大断层B位于板块张裂边界处C厚达300米的深海沉积物D亚热带和温带的古植物及其孢粉沉积解析:冰岛地处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若认为冰岛应该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过来的,则有可能存在低纬度地区的作物如地层中有亚热

4、带和温带的古植物及其孢粉沉积可作为证据,据此结合选项D项正确。(2018天津文综)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D)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貌类型的成因。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甲处岩层保存完整、坡度较大,地貌类型是谷坡;乙处岩层呈阶梯状、被地表沉积物覆盖,为河流阶地;丙处岩层受侵蚀作用明显、岩石裸露,为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小区域内年降水量差异较小,A错误;

5、根据该地岩层可知,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甲、乙、丙三地均处于向斜构造当中,B错误;三地的植被覆盖率大小有可能不同,但这与地貌类型的形成无关,C错误;根据图例可知,甲地为砂岩、乙地为页岩、丙地为石灰岩,三地岩性差异显著,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由于岩石种类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类型,D正确。6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根据题干可知,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图中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梯性,为河流阶地。由此可以推测,自古河

6、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间歇性抬升,A正确。(2019河南安阳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B)A侵蚀、侵蚀 B侵蚀、堆积C堆积、侵蚀 D堆积、堆积解析: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甲、乙两区域分别位于沙丘两侧,甲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且地势低,主要是风力侵蚀的结果;乙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B项正确。8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C)A偏东风 B偏南风C偏西风 D偏北风解析: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迎风坡坡度较陡,背风坡坡度较缓。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坡

7、,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项正确。(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C)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解析:根据题干中“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可

8、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说明该地河流、沟谷众多。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B)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C D解析:读图可知甲地西侧为低山,其相对高度较小;甲地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河流在上游携带的沉积物,因坡度较小,颗粒较大的先沉积下来,到达河流下游的甲地,只能是颗粒较小的沉积物。(2019柳州模拟)“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由巨大的沙丘组成,颇有沙漠的气势。在这些巨大沙山的附近,并无其他沙漠的踪影。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天漠分布点,图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大漠的南昌赣江厚田沙丘。据此完成下题。11厚田沙漠主体位于赣江西岸,对其

9、形成演化描述不正确的是(C)A河漫滩和阶地缺水干旱慢慢沙化B西岸的泥沙较东岸更易于沉积C夏季风是形成该沙漠的主要动力D沙漠面积扩大主要发生在冬季解析:厚田沙漠主体位于赣江西岸,是河漫滩和阶地缺水干旱慢慢沙化形成,沙漠面积扩大主要发生在冬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西岸的泥沙较东岸更易于沉积,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二、综合题(46分)12(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数条河流。这些河流流经的太行山主脉地区,是“曲峡”分布密集区。左图示意太行山区典型

10、“曲峡”分布地段,右图示意太行山某“曲峡”景观。(1)从气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区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征。(6分)答案:太行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汛期以夏汛为主;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河流有结冰期。(2)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8分)答案:第一阶段,地质时期太行山地区地势平缓,河流侧蚀作用明显,曲流发育;第二阶段,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态,逐渐演变成“曲峡”。(3)说明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8分)答案:有利影响:“曲峡”景观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水能资源丰富,利于筑坝发电。不利影响:“曲峡

11、”地区山高坡陡,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量大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汛期等方面分析。结合太行山区温带季风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进行分析。第(2)题,一方面从“曲”即河流为何弯曲角度分析,另一方面从“峡”即峡谷,也就是从河流下切角度分析。第(3)题,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因此该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3(2019开封模拟)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甲图中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4分)(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答案:M地是背斜。地壳运动使M地岩层向上拱起。(2)简述N地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答案:经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10分)答案: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作用剥落,棱角逐渐消失。解析:观察图中的地表形态可知,M地为谷地,N地为山地,O地为岩浆岩出露地;从图中岩层的弯曲分布状况可知,M地为背斜,N地为向斜,因此可知,M地为背斜成谷,N地为向斜成山。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受内外力作用共同影响。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