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90403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吉林实验中学月考)“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1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C)A遮挡风沙 B遮阳挡雨C防外人跌入 D美化建筑解析: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树冠冒出地面,可防外人跌入,C项正确;地坑是人们在平地上挖出的深坑,在“地坑院”中种树并不能遮阳挡雨、遮挡

2、风沙,A、B两项错误;大树是种在地坑中的,对美化建筑作用不大,D项错误。2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B)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解析:“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故“地坑院”应建在土层深厚,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地下水深、不易出水,降水较少的地区,故B项正确。(2019扬州质检)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下图为我国和西欧两处典型传统村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3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D

3、)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C交通运输方式不同 D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解析:图a为一个紧凑的村庄平面,只有很窄的街巷,这是因为这里没有大型动物和动物拉的车。由于很少有谷仓或马厩,造就了一种大体上统一的村庄外观,主要包括农舍,为我国的村落,该地以种植业为主;而图b展示的是稀疏的房屋,为西欧的村落,与该地畜牧业(乳畜业)的发展有关。所以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故选D。420世纪中期,图a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C)A规模扩大 B机械化C增加劳动力 D资金投入解析: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国家稳定,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加强了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提高了单产

4、;规模扩大与增加单产无关;机械化只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会增加单产;当时经济较为落后,资金不足,投入资金少。故选C。5图b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C)A小麦 B水稻C牧草 D落叶阔叶林解析:图b位于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因此图b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牧草。故选C。(2019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读2013年我国三个临近省级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区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区产业结构最优C区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增强D区处于低水平平衡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区产业结构最优、

5、交通便利,应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区处于加速发展的不平衡阶段,故选A。7未来三区将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则(C)A区因交通时间距离最短产业优先转移到省区B区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只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C三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D因交通拥堵,三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大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区交通时间距离并不是最短;区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并不丰富;伴随着三地经济一体化发展,三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随经济发展,三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小,故选C。(2019湖北八市联考)微信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8人口密度

6、分布图的取得,主要借助的技术是(C)ARS与GIS BRS与GPSCGPS与GIS D数字地球解析:利用GPS技术可以对手机用户进行定位,利用GIS技术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则C正确。(2019湖北省襄阳五中模拟)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景观近似于自然绿化目的。下图为进行了绿化的边坡。据此回答下面三题。9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B)A防治滑坡 B恢复植被C美化环境 D成本低廉解析: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恢复植

7、被,B正确。防治滑坡的功能都有,不是优势,A错误。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成本高,D错误。10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特征有(D)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性喜温凉生长迅速A BC D解析: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目的是保持水土,特征有根系发达,正确。混合的是草种,植株小,错误。可能在阳坡,没有喜温凉特点,错误。生长迅速,利于护坡,正确。故选D。11南方地区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C)A加大昼夜温差 B减少土壤板结C防止雨水冲刷 D增加水分下渗解析: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防止雨水冲刷,C正确。无纺布不能加大昼夜温差、减少土壤板结,A

8、、B错误。具有防潮、透气特点,不能增加水分下渗,D错误。二、综合题(46分)12(2019湖南郴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 000 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

9、少。(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答案: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苗木易失水受损导致质量下降;外来树木,难以适应当地环境;种植技术落后。(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答案: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3)分析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成活率较低的原因。答案:南坡为阳坡,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暴雨频率较高,雨水冲刷严重,土层较薄。(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降低的原因。答案: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热容量增大,削弱冬春季风势力,冬半年气温和土温较高,出现霜冻的概率降低。解析:(1)

10、可从两地距离、环境差异与种植技术角度分析。(2)“荒山秃岭”说明当地土层薄,图示高床利于根系发育,雨季便于排水。(3)可从湿度、土层角度分析。(4)材料提及“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80%”,“小气候得以改善”,则围绕植被覆盖率分析即可。13(2019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段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图甲);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图乙)。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

11、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1)简述风速从16米/秒增至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6分)答案:输沙量总量增加,沙粒粒径变大;02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减小,210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增加;最大输沙量出现的高度上移。(2)判断风速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跃移。理由: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而不是种树的原因。(6分)答案: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厘米高度内,

12、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草的生长耗水量较小,成活率较高,维护成本低,且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4)分析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的原因。(6分)答案: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解析:(1)随风速的变化,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可因从输沙量、沙粒粒径、输沙量随高度的变化及最大输沙量的位置分析。(2)由图可知,风速1620米/秒时,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故结合图示,风速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跃移。(3)与植树相比,种草比种树耗水少且易成活,且地面密植度较高,维护成本低,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且图中显示,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厘米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据此该地多种草防沙。(4)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